傳播國有企業混改商機,聚焦國有資產交易時訊,拓展投資并購價值管理視野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重點培育形成以集成電路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以基因技術為核心的生物產業、綠色低碳產業、高端裝備和材料產業、數字創意產業等突破十萬億規模的多個產業。
為什么互聯網的沖擊會令傳統企業思考自身的組織變革。互聯網對個人能力和競爭環境會從內外部影響企業的組織結構,隨著互聯網的滲透率逐漸增大,會倒逼企業思考組織結構的調整,甚至是徹底變革。
中國要想更好地促進創新創業,需要借鑒以色列、美國等國家的經驗,增加研發、教育等投入占比,同時提高投入效率。目前的“資本寒冬”實則為一種理性回歸,中國下一個經濟增長點在消費和服務領域。
國務院新政,力促物流業減稅降負;中通正式赴美上市,募資100億創中國快遞最高紀錄;廈門港開啟“智慧港口”時代,集裝箱智慧物流平臺上線;韓貨運工會組織今起罷工,物流市場將受沖擊
從2014年阿里、京東、蘇寧布局農村市場以來,電商巨頭下鄉已經進入第三年,隨著智能手機等電子設備的普及,農民的網購意識逐步加強,而農村電商的另一大瓶頸——物流成本也在隨著訂單量的增加而逐步下降,農村電商的發展有望因此提速。
物聯網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進入物聯網時代,智能醫療、環境監控、電子錢包、智能電網等都將慢慢滲透應用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有專家預測,10年內物聯網就可能大規模普及,發展成為一個上萬億元規模的高科技市場,其產業要比互聯網大30倍。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諸多央企開始加碼布局這一產業。
最大的互聯網金融都不是從金融開始的,先有支付寶,才有余額寶和螞蟻聚寶,先有微信支付才有理財通,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都是先有場景再做金融,而不是先做金融,再去挖掘場景。
目前,我國物流業正努力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由傳統模式向現代化、智能化升級,伴隨而來的是各種先進技術和裝備的應用和普及。當下,具備搬運、碼垛、分揀等功能的智能機器人,已成為物流行業當中的一大熱點。
長期以來,“重生產、輕流通”的發展模式導致我國經濟出現流通嚴重落后于生產的局面。流通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當前經濟諸多問題聚焦的“痛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