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月27日-28日,在青島舉行的“2016世界互聯網工業大會”上,來自近10個國家和地區、國內30多個省、市約300位互聯網和制造業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出席會議,就互聯網工業發展成就和實踐,進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探討和交流,本文匯總發言人重要觀點,供讀者參考。
車間承載著“互聯網+”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 李培根
推進互聯網+智能制造,在車間就可以實現,并由此推動企業達到高質、高效、綠色發展等目標
現在一些企業還不知道智能制造+互聯網從什么地方入手,實際上從車間現場就可以看到,互聯網+智能制造,離我們很近。車間現場和企業的很多目標是聯系在一起的,譬如說質量問題,企業可以通過在機床上應用智能技術、自動化技術,對數控機床進行定期體檢,保證機床正常運行的同時提高加工質量。
現在綠色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綠色不光是產品沒有污染,實際上減少浪費、減少資源消耗也是綠色,比如說車間里的機油問題,以前是定期更換,現在是通過智能檢測油品污染的程度,這樣可以減少浪費。
企業都非常重視服務,服務也可以智能化。無錫天奇公司為一家汽車廠做自動裝配線,裝了很多傳感器,還有一個智能引擎云中心,在云中心通過智能分析,判斷設備是否正常,一旦發現問題,就通過云平臺數據管理的專家系統,進行維護、維修。
個性化也可以通過智能化實現。東莞勁勝公司是一家做手機殼的企業,包括產品的開發、品質管控、工時動態匹配等,都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在生產車間解決了這些問題。
再譬如車間里面特別強調的高效,勁勝公司通過應用虛擬的開發設計軟件,用自動化系統取代了部分人工,產品開發周期從120天縮短到80天,產能提升了15%;車間由原來的204人減少到33人,人力節省了80%多,這些都是通過自動化和信息化實現的。
推進互聯網+智能制造,對于剛剛起步的企業來說,質量、高效是基本目標,服務、綠色、個性等是新目標,只要在車間現場圍繞基本目標,數據、設備和人,都可以找到機會。
推進“兩化”融合發展
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 鄔賀銓
實現全產業鏈閉環數字化,從設計到生產、裝配等全過程,都要滿足虛擬世界的要求
推進“兩化”融合、發展數字經濟,主要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產業互聯網的技術基礎、產業互聯網的實現路徑、數字化轉型的機遇與挑戰。
在制造行業,支撐產業互聯網的技術基礎大體可分為信息技術、先進材料技術、先進制造技術、生物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又分成企業管理用的信息技術和與制造有關的信息技術。與生產制造有關的技術包括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再細分,生產制造可以落到集成電路、計算機操作系統、人工智能上面,管理用信息技術有各種各樣工具軟件。
現在整個信息技術是個“大智移云”的時代,“大智移云”是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都會產生大數據,計算無處不在,軟件定義一切,網絡包容萬物,連接隨手可及。
產業互聯網的實現,起點是“兩化”融合,然后上升到企業互聯網化,再進一步發展到智能制造、智能工廠。從實現路徑來講,首先是管理的數字信息化,早期是從財務管理做起的,也實現了企業內部的各種各樣的信息化管理,包括產品壽命管理、供應鏈管理、企業資源規劃、客戶關系管理。另外,過去企業在某個環節做到過數字化,比如工業設計環節、制造環節,現在我們希望整個產業鏈的數字化,并且希望這個數字化是閉環的。
要實現全產業鏈閉環數字化,我們還有很大的差距。譬如有的企業,自動化生產線是很先進的,但從德國“工業4.0”來看還是不夠,德國“工業4.0”希望的不僅僅是一個生產環節自動化的加工,還要上溯到供應鏈的物流,再到包括后端的整個體系。就是從設計開始,一直到生產、裝配等全過程,都要滿足虛擬世界的要求,要給所有的產品賦予身份、信息,整個運行過程中它的位置、狀態都可以進行分享,部件到達目的地之前所有的信息都是即時更新的。
整個產業互聯網規模是巨大的,按照GE公司和世界銀行的分析,2000年至2015年,產業互聯網的使用只發揮1%的效率,但給醫療、鐵路、石油、電力、飛機五個部門分別帶來270億至900億美元的經濟增長紅利。
中國企業的互聯網化是什么水平?有人評價,在2016年中國企業的互聯網化水平是32.7分,應該說不能算合格;我們企業的“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是50.7分,總的來說,中國企業互聯網化還有很大的差距。
在互聯網化方面,中國企業既面臨著巨大挑戰,也有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結合的“大智移云”,代表著信息技術發展新階段的時代特征,是產業互聯網發展的創新平臺。中國企業只有在這方面迎頭趕上,才能贏得挑戰。
“六個轉型”顛覆傳統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 張瑞敏
海爾探索的六個轉型是:戰略轉型、組織轉型、工廠轉型、市場轉型、客服轉型、價值標準轉型
工業互聯網化不僅僅對中國企業,對全世界所有的企業都是一道難題。海爾這方面的探索是實現六個轉型:戰略轉型、組織轉型、工廠轉型、市場轉型、客服轉型、價值標準轉型。
戰略和組織是最重要的。企業發展有兩個變量:戰略和組織,企業如果在戰略和組織上沒有變化,企業沒有辦法發展。戰略轉型,一定是從線性到非線性。線性管理最大的問題,就是把很多動態變化的東西,變成一個靜態的,這在傳統時代可以,但是在互聯網時代根本就不可以。互聯網時代是非線性的,原因就在于我們和用戶之間變成了零距離,零距離一定要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
海爾在戰略上的轉型,就是從以企業為中心變成用戶為中心,我們提出人單合一雙贏的戰略。組織轉型,就必須為了實現滿足人單合一的戰略,從現在的科層制變成網絡化。
戰略和組織轉型,工廠必須轉型。原來的工廠是物理空間的車間,現在的工廠應該是滿足用戶體驗的互聯工廠。海爾的實踐,先從“黑燈”工廠切入,但重要的是必須要有社群與用戶交互圈,交互之后根據用戶的要求,再進行制造。我們會根據用戶提出的要求,專門設計、制造、配送,并且把所有的信息發到手機上,所以用戶感覺就是不一樣。
市場的轉型,就是要從單邊市場轉向雙邊市場,把交易平臺變成交互平臺。海爾的實踐是從電器變成網器,從網器變成網站。所有電器,現在都能連上網,不僅如此,還要變成網站,網站是什么?網站就是一個用戶圈,所有用戶都在上面,進行交互、交流。
客戶的轉型,就是從客戶關系管理變成供應商關系管理,就是說是供應商管理企業。在電商平臺,用戶沒有點擊你就什么都不是,所以對于企業來講,可能就是要把以名牌為目標,變成以平臺為目標。在傳統時代,誰是名牌誰就可以得到溢價,所以說在傳統時代,你要么是名牌企業,要么是名牌企業的代工企業。但是在互聯網時代,要么擁有平臺,要么被平臺擁有。所以海爾的實踐就是把以名牌為目標變成以平臺為目標。
價值標準的轉型。原來的價值標準是體現在企業內部,哪個企業有最好的資產、最優秀的人員,哪個企業一定贏。但現在的價值標準一定產生在企業外部,哪個企業有最大的價值資源,哪個企業就能贏。
和客戶一起擁抱數字化
西門子集團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 赫爾曼
數字化的企業不可能單獨構建,需要攜手合作,西門子一直推進數字化創新嘗試
在中國,工業和互聯網深度的融合,正釋放出無限的生產力。企業希望引領數字化浪潮,但是只有向對的技術進行投入,才可以使這一愿望成為現實。
西門子一直在積極探索對于社會和客戶真正重要的技術,我們將繼續專注眾多的價值鏈,包括電氣化、自動化、數字化的價值鏈。我們工業云平臺可以提供數字化的服務,可以在我們的云端靈活地開發運營程序,可以幫助客戶在全球的設備群中進行資源的優化和預測性的維護,這是我們實現數字化企業的創新嘗試,也是我們和客戶一起擁抱數字化時代的做法。
中國正推進“互聯網+”,實現傳統產業和數字化的轉型,還制定了制造業2025規劃,我們公司也正實現進一步的數字化和創新。
企業不可能是單獨構建的,數字化的企業也不可能單獨構建,需要攜手合作,德國“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都是要引領行業走向未來。對于西門子而言,中國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市場,我們會樹立行業標桿,讓關鍵的目標逐一實現,我們會攜手客戶,共同應對行業面臨最嚴峻的挑戰。
互聯企業助力智能制造
羅克韋爾大中華區總裁 羅伯特·巴特摩爾
互聯企業將實時大數據轉化為可指導行動的信息,將會有助于客戶優化工廠和供應網絡
羅克韋爾是一個技術公司,幫助客戶去實現他們制造的目標。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怎樣通過使用這些技術來實現智能制造的目標。
在供應鏈交付時間、客戶服務方面羅克韋爾已經做了十幾年的努力,從按時交付率82%提升到98%,同時,交付時間也縮短了50%。
智能、互聯資產,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能夠幫助中國實現中國制造2025。今年召開的自動化博覽會上,我們推介了一款產品,可以知道你的機器什么時候出現了問題,這是非常好的一個智能產品,通過這項技術為企業提供的一些數據,可以以一種更加高效的方式來控制整個制造過程。比如說當機器發生故障之前,我們就會有一個預測性的故障維修,這就是智能資產帶來的價值。
這種互聯互通的互聯企業,會應用實時大數據。互聯企業將這種智能資產多策略控制的實時大數據,轉化為可指導行動的信息,企業內的這種控制和信息集成將會有助于客戶來優化工廠和供應網絡,還可以把相關的人員連接起來進行協作,可以更加快速地解決問題。
把機器人與互聯網結合起來
寶佳那智機器人研究院顧問 陳 懇
通過把機器人和互聯網結合,實現工業機器人全生命周期的遠程管理,實現整個系統的遠程集成控制
21世紀有三項技術,給制造業帶來一個革命性的變化,第一是互聯網,第二是智能機器人,第三是人工智能。從根本來說,這三項技術需要深度融合才能推動社會的發展和變革。
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機器人,實際上是兩項關鍵的技術,為我們高效、高質量、低成本以及柔性化和大規模的定制,提供了技術的保障。同時,機器人技術是一個多學科技術密集型的領域,因此產學研的結合、企業的資金、市場的需求甚至加上應用的結合,才能促進機器人技術真正的發展。
我們和寶佳在產學研融合方面已經取得了成果。2009年成立的寶佳公司,通過和日本那智建成機器人生產線以及和清華的戰略合作,成立了機器人研究院,目前寶佳已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機器人應用領域。
通過建立清華寶佳的聯合實驗室,同時建立工業機器人的生產基地和聯合應用研究院,實現了產學研無縫對接。目前,我們研發的工業機器人產品,解決了一系列工業系統的集成和控制問題、軟硬件問題。機器人產品已經在飼料、化工、家電、輪胎、制藥等領域開始應用,未來還將發展打磨、噴涂、焊接、信息化等領域的機器人。
從技術發展的角度,我們的機器人要走模塊化、標準化以及集成化的發展道路,要和市場緊密結合起來。同時從機器人本身來說,要和各個行業的機器換人、信息化深度融合,因此機器人有著巨大的應用空間。
如何把機器人和工業互聯網結合起來?我們有兩個方向,以后機器人不是一臺機器人,而是機器人群和機器人本身的生產線,因此怎么實現機器人遠程的維護、保養和售后服務?這是我們目前要做的工作。通過把機器人和互聯網結合起來,實現工業機器人全生命周期的遠程管理,這個技術目前已得到應用,通過我們開發的遠程監控系統,實現工業機器人在線監控、數據處理、故障處理和報表功能,實現了整個系統的遠程集成控制。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