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橡膠(SBR)是由1,3-丁二烯與苯乙烯共聚生產的高聚物,因其物理性能、加工性能及制品的使用性能接近天然橡膠,在耐磨、耐熱、耐老化及硫化速度等方面較天然橡膠更為優異,并可與天然橡膠及多種橡膠并用,在滾動阻力、抗濕滑性和耐磨性等方面也優于其他橡膠,故被廣泛用于輪胎、膠管膠帶、制鞋和聚合物改性、膠黏劑等領域。
按聚合方法劃分,丁苯橡膠分為乳液聚合丁苯橡膠(ESBR)和溶液聚合丁苯橡膠(SSBR)。
在ESBR生產中,約90%的生產工藝為低溫共聚,可生產低溫共聚1500系列、1700系列(充油型)、1800系列(充油充炭黑)等產品。采用烷基鋰溶液共聚工藝可生產無規型共聚丁苯和嵌段型共聚丁苯。據愛爾蘭產業咨詢機構發布的報告預測,2015–2019年,世界SBR將以7.36%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20年世界SBR市值有望達到231億美元。
2015年,我國SBR產能已達197萬噸/年,裝置開工率跌破60%,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在國際貿易方面,由于美國對中國輪胎的“雙反”(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歐盟等經濟體實施歐盟輪胎標簽法,致使國內輪胎出口受阻,下游產業需求不旺,影響到SBR裝置的經濟效益,造成在建和即將投產的裝置放緩建設速度或推遲投產時間。與此同時,SBR的年進口量占國內產量的1/3以上,產品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因此,研究國內SBR產品市場和技術經濟性,對企業尋找提高SBR裝置經濟效益的突破口具有重要意義。
1 市場分析
1.1 產能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全球SBR總產能已達到760.3萬噸/年。其中,ESBR為551.4萬噸/年,SSBR為208.9萬噸/年,分別占總產能的72.5%和27.5%。同年,我國SBR總產能為197萬噸/年,占全球總產能的25.9%,是SBR生產大國,ESBR和SSBR生產能力位列世界第一和第二。但是,國內有些企業雖已形成產能,卻因市場等因素未能正常運行。另外,由于SSBR裝置可與低順式順丁橡膠、SBS、鋰系異戊橡膠并用一套裝置操作,因此,SBR的實際產能略低于上述數據。
由表1可見,國內ESBR的生產主要采用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傳統技術,產品牌號主要是1500、1502、1712通用型產品,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能滿足環保、節能、適合高性能汽車輪胎需求的產品較少。SSBR產能雖大,也開發出一些新牌號,但尚未形成批量化生產。據統計,2015年國內SSBR的產量僅4.4萬噸,整體開工率嚴重不足。
1.2 產量、進出口量及表觀消費量
近十年來,我國SBR的產量、進出口量及表觀消費量穩步增長。
2006–2015年,SBR產量從67.51萬噸增至2012年的最高峰119.4萬噸,2015年降至97.5萬噸;進口量從25.42萬噸增至35.22萬噸,2016年上半年達19.76萬噸;出口量則從1.85萬噸增至2011年時的最高峰10.82萬噸,2015年降至4.43萬噸,2016年上半年達2.1萬噸。產能過剩導致裝置開工率不足,已從2010年時的最高峰83.9%降至2015年的56.69%。從進出口量看,2015年進口量占產量的36%、出口量僅占4.5%,也證明了目前國內SBR產業出現了產品的結構性過剩,調整產品結構是當務之急。
2015年,國內SBR的表觀消費量已從2006年的91.08萬噸增至128.29萬噸。其中,SSBR表觀消費量為5.69萬噸(部分進口量可能統計在其他稅則號中,導致此數據較實際偏低),占全部SBR消費量的4.25%,顯示出國內SSBR的生產和加工應用水平不高。目前,國內SSBR主要用于聚苯乙烯改性、道路和屋面瀝青改性、制鞋以及各種淺色橡膠制品。
1.3 價格
近十年來,國內SBR的價格起起落落。2010–2011年因國內橡膠市場需求旺盛,刺激了產能的快速擴張,2012年國內SBR產能較2010年增加了40%。隨后由于世界經濟發展趨緩,再加上國際貿易環境惡化,國內輪胎出口屢屢受制,橡膠消費隨之低迷不振,SBR價格也一路下跌。至2016年一季度,逐漸企穩回升。
由圖1可見,SBR的價格與丁二烯價格關聯度較高,而與苯乙烯價格關聯度較低,主要是丁二烯來源有限(主要來源于乙烯裝置),而苯乙烯有多個來源(除苯、乙烯合成,還有催化干氣制苯乙烯、PO/SM聯產等)。因此,SBR生產企業需要有穩定和價廉的丁二烯來源。
2 進出口分析
近十年來,我國SBR的進口量雖有起伏,但總體呈小幅上升的態勢,但2008年9月–2012年9月間出現了較大幅度波動。
2008年9月間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危機蔓延,通貨緊縮顯現,為提振經濟,各經濟體采取了貨幣與財政雙寬松的刺激政策,2009年一季度我國出臺了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并付諸實施,包括汽車下鄉、減稅等一系列政策同期出臺,2010年初宣布汽車下鄉優惠政策延后一年,上述政策對汽車工業起到了強有力的拉動作用。一些跨國輪胎公司在國內合資或獨資廠優先進口當地國產品,一些輪胎出口量較大的企業通過出口輪胎可以優惠的價格進口橡膠原材料,一些來料加工貿易必須采用進口產品,帶動了SBR的進口量。
2009年11月商務部開始對來自俄羅斯、日本和韓國的SBR實施為期5年的反傾銷措施。至2010年9月我國SBR進口量恢復到正常水平,遠高于出口量。近幾年的年進口量在32~36萬噸,出口量在5萬噸左右,進口有上升趨勢,出口有下降趨勢。
2008年7–12月,國際原油價格出現雪崩式下跌,石化產品價格急劇下滑,SBR的價格也跌入谷底。隨著2009年國內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的實施,SBR市場出現價量齊升,至2011年7月SBR的價格達到歷史峰值。由于需求強勁,不同品種間的價格差距不大,進、出口價格相當。
2012年歐盟輪胎標簽法規正式實施,不同品種間的價格出現分化,進口的品種難以用國產品種替代,2009–2012年新增了40多萬噸/年產能,也加劇了出口的競爭,進出口價差逐步拉大。
我國SBR的進口主要以一般貿易和進料加工貿易方式為主,進料加工貿易是我國SBR最大的進口貿易方式,且進口量呈現不斷增加的發展態勢,進口產品中的部分產品國內暫時無法滿足。因此,需改進現有生產工藝,以產頂進。
3 上下游產業分析
3.1 原料丁二烯市場分析
丁二烯是SBR的主要原料,除了可作為SBR的原料外,還可用于生產順丁橡膠、丁腈橡膠、ABS、SBS、SEBS、氯丁橡膠、MBS及環丁砜等。據卓創資訊大宗商品智庫平臺信息顯示,2015年,國內上述合成橡膠、聚合物等材料共消耗丁二烯約253.4萬噸。同年,國內丁二烯產量為231萬噸,進口量27.78萬噸,出口量0.286萬噸,我國已成為丁二烯凈進口國。
為解決國內丁二烯供應缺口,原來已被淘汰的丁烯氧化脫氫制丁二烯的工藝又被重新提出并建設了新裝置。相比由乙烯裝置的丁二烯抽提裝置生產丁二烯,該工藝的能耗和化學藥劑(催化劑等)費用每噸要高出2 514元,再加上13%的原料損失,即使C4抽余液(或醚后C4)的價格按照3 350元/噸(相當于布倫特原油40美元/桶時的價格)計算,每噸丁二烯的成本要比抽提法高出2 950元。因此,在低油價下,丁烯氧化法制丁二烯不具有經濟性,丁二烯供應仍主要依靠乙烯裝置的丁二烯抽提來獲得。在丁二烯來源相同的前提下,上述合成橡膠、聚合物材料又與汽車行業密不可分,這些材料主要用于汽車輪胎、密封條、儀表盤、座椅等,于是形成了同起同落、互爭原料的局面。總體看,由于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以乙烯為龍頭的大宗石化產品市場偏冷,乙烯原料的輕質化趨勢也導致丁二烯供應偏緊。
3.2 下游主要用戶——輪胎制造業
SBR大量應用于輕便客車、轎車的輪胎胎面和輪胎側面。輪胎行業的發展與宏觀經濟、汽車行業發展及公路客貨運輸緊密相關。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近5年來國內橡膠輪胎外胎的產量呈穩步增長態勢,從2011年的83 209萬條增至2015年的92 515萬條,2016年上半年達45 723萬條。
近年來,美國及歐盟等經濟體采用綠色壁壘和貿易壁壘發起了對中國輪胎的“圍剿”。2009–2012年,美國實施對中國輪胎特保案,針對乘用車及輕卡輪胎連續3年分別加征55%、45%和35%的從價特別關稅;2011年11月歐盟實施REACH法案;2012年11月實施歐盟輪胎標簽法,以及巴西、印度等地區的反傾銷等。
2015年8月,美國商務部對中國乘用及輕卡輪胎“雙反”稅令正式生效,致使2015年中國涉案輪胎企業開工率從90%陡然降至55%左右。歐盟隨后又對達不到《標簽法》第二階段標準的輪胎拒絕認證,這意味著從2018年11月起,歐盟將禁止“非達標”輪胎銷售。
2016年2月,美國又對我國生產的卡車和公共汽車輪胎實施“雙反”;3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投票作出該案反傾銷和反補貼產業損害肯定性初裁;6月,美國商務部宣布對進口自中國的卡車和公共汽車輪胎作出反補貼調查肯定性初裁;8月,美國將協調關稅稅號4011.69.0020、4011.69.0090、8716.90.5059項下產品補充納入本案涉案產品范圍,同時宣布對我國生產的卡車和公共汽車輪胎作出反傾銷肯定性初裁,美國商務部預計延期至2017年1月17日發布本案反傾銷終裁;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于2017年3月對上述調查作出終裁。
綜上所述,國內輪胎出口屢屢受制,一方面,由于前些年投資過熱,輪胎出口成為企業生存的主要出路,導致國際市場競爭激烈;另一方面,國際貿易環境導致輪胎出口形勢惡化。從輪胎的國內需求角度來看,盡管近年來我國汽車產量及保有量不斷增加,但輪胎產能增速已遠遠超出汽車增長速度,產能過剩問題日益顯現。同時,產品同質化問題嚴重,各輪胎生產企業競爭日趨白熱化。國內外品牌輪胎不斷提高促銷力度,搶奪市場份額。我國輪胎行業利潤空間隨之被擠壓并向上游傳遞,橡膠產業利潤空間進一步被壓縮。
4 技術經濟性分析
不同生產廠家生產同一品牌的SBR時,丁二烯和苯乙烯的消耗相近,但輔助材料消耗卻因聚合配方、工藝條件和控制水平的不同差異較大。文獻給出了ESBR和SSBR典型生產工藝的消耗指標,文獻給出了不同SSBR工藝技術的消耗指標,文獻給出了ESBR和SSBR的典型配方。根據近幾年國內10萬噸/年生產規模與投資、現有裝置的技術水平、消耗水平和目前的銀行貸款利率,可計算出ESBR和SSBR的單位產品利潤。
4.1 消耗指標
ESBR和SSBR的主要消耗指標見表4。表4中,1502和1712為國內技術生產,進口品種的消耗參照JSR和Zeon資料。由表4可見,ESBR的主要原料消耗低于SSBR,但ESBR的助劑、化學品數量多,費用也高于SSBR。在投資方面,SSBR裝置的投資高于ESBR,相應地折舊、檢修費等高于ESBR,SSBR的能源消耗較ESBR高。
4.2 經濟評價
假設裝置規模均為10萬噸/年,其中ESBR國內技術為2條生產線,國外技術為3條生產線(產品品種多、批量小)。表4中的循環冷卻水、工廠風/儀表風由本裝置提供,并將其水、電消耗合并計算。電、蒸汽、脫鹽水、氮氣由外部供應,生產廢水和廢渣由外部單位處理。進口的SBR產品價格參照未經加工的初級形態的SBR進口價格,并按照同期匯率及進口關稅折算。其他參數選取采用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編制的《中國石油化工項目可行性研究技術經濟——參數與數據》(2015版)。
主要計算公式如下:
單位產品利潤=(銷售收入–總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所得稅)/產品產量
其中:總成本=原料+輔助原料+燃料動力+人工工資+制造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
制造費用=折舊費+修理費+其他制造費+攤銷
固定成本=人工工資+折舊+修理費+攤銷+長期貸款利息
按照上述公式計算出國內技術SBR固定成本約905元/噸,國外技術的固定成本約1073元/噸,SSBR的固定成本約1153元/噸。
通過計算,在2008年3月–2016年7月的101個月中,采用國內技術生產的產品利潤有32個月低于固定成本,表明裝置運行沒有邊際貢獻,處于純虧損狀態(見圖2)。國外技術的固定成本略高于國產技術,但由于SBR的進出口價格差距拉大,國外技術生產的產品的盈利能力較強,在過去的101個月中,僅12個月處于純虧損狀態。
上述評價采用的丁二烯、苯乙烯價格中包含了150元/噸的運費。如果企業能得到價格較低的原料,能源消耗定額及其他成本低、下游用戶穩定,則盈利的可能性要高于其他企業。按照上述公式也可計算出SSBR的單位產品利潤。因國內SSBR市場價格數據較少,采用進口價格中未經加工的初級形態的SSBR價格作為參考。
目前僅收集到19個月的數據。數據結果顯示,在19個月中,有2個月處于純虧損狀態,見圖4。通過對比可見,盡管SSBR的盈利能力高于ESBR,但由于我國目前的SSBR消費有限,2015年國內SSBR產量僅為4.4萬噸,進出口量分別為1.73萬噸和504噸;2016年上半年的進出口量分別為12 913噸和18.62噸。因此,切忌對SSBR一哄而上、盲目投資,造成新的產能過剩。
5 消費結構
目前,全球SBR的消費總量的3/4用于輪胎制品。據卓創資訊統計,2015年我國SBR的消費結構為:輪胎65%、力車胎10%、汽車橡膠制品10%、膠管及膠帶8%、膠鞋7%。因此,SBR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汽車行業和輪胎行業。
2012年,我國的輪胎出口數量占產量的46.4%,2013年占45.9%,近幾年,由于經濟下滑、貿易保護及綠色壁壘,汽車輪胎出口率有所下降,但仍然占40%以上。因此,SBR的產業發展需緊跟國內外輪胎的發展方向。
歐盟的輪胎標簽法規,主要針對節能(降低輪胎滾動阻力)、安全(潮濕路面抓地力)、舒適(滾動噪聲)等方面;歐盟REACH法案則對輪胎中使用的多環芳烴含量進行限制。因此,決定輪胎性能的因素主要有低的滾動阻力、高抗濕滑、低噪聲、高耐磨。但這些性能又相互矛盾,如低的滾動阻力意味著低抗濕滑,高抗濕滑又意味著低耐磨等。由此可見,輪胎制造企業是在上述性能中求得綜合的平衡。
6 相關建議
基于以上分析,建議SBR生產企業在其性能改進方面主要開展以下工作。
1)研制高效引發劑、新型乳化劑和調節劑,優化工藝控制,提高聚合轉化率及完善凝聚技術,從微觀結構上對SBR的性能進行改善。
2)綠色環保方面,除了采用環保型填充油外,還要開發不含有亞硝酸胺的環保型ESBR,聚合配方要選用不產生亞硝酸胺的環保型終止劑和其他助劑。
3)橡膠生產廠家需與輪胎廠緊密合作才能生產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生產企業的研發和與輪胎廠的合作決定著其產品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4)改善生產工藝,降低能耗、物耗,提高產品競爭力。
5)不斷開發廢水、廢渣和廢氣處理技術,降低裝置環境風險。
來源:能源情報 文/李成益 匡宇紅,吉林金浦鈦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南京研究院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