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能源發展重大工程
1.高效智能電力系統
加快建設抽水蓄能電站、龍頭水電站、天然氣調峰電站等優質調峰電源,推動儲能電站,能效電廠示范工程建設,加強多種電源和儲能設施集成互補,提高電力系統的調節能力及運行效率。
2.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實施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對燃煤機組全面實施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使所有現役電廠每千瓦時平均煤耗低于310克、新建電廠平均煤耗低于300克,鼓勵用背壓式熱電機組解決供暖,發展熱電冷多聯供,提高煤炭用于發電消費比重。
3.可再生能源
以西南水電開發為重點,開工建設常規水電6000萬千瓦,統籌受端市場和輸電通道,有序優化建設“三北”、沿海風電和光伏項目。加快發展中東部及南方地區分散式風電、分布式光伏發電。實施光熱發電示范工程。建設寧夏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積極推進青海、張家口等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
4.核電
建成三門、海陽AP1000項目。建設福建福清、廣西防城港“華龍一號”示范工程。開工建設山東榮成CAP1400示范工程。開工建設一批沿海新的核電項目,加快建設田灣核電三期工程。積極開展內陸核電項目前期工作。加快論證并推動大型商用后處理廠建設。核電運行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
5.非常規油氣
建設沁水盆地、鄂爾多斯盆地東緣和貴州畢水興等煤層氣產業化基地。加快四川長寧—威遠、重慶涪陵、云南昭通、山西延安、貴州遵義—銅仁等頁巖氣勘查開發。推動致密油、油砂、深海石油勘探開發和油頁巖氣綜合開發利用。推進天然氣水合物資資源勘查與商業化試采。
6.能源輸送通道
建設水電基地和大型煤電基地外送電通道,在大氣污染防治行動12條輸電通道基礎上,重點新建西南、西北、東北等電力外送通道。加強西北、東北和西南陸路進口油氣戰略通道和配套干線管網建設。完善以西氣東輸、陜京線和川氣東送為主的天然氣骨干管網。
7.能源儲備設施
建成國家石油儲備二期工程,啟動后續項目前期工作,加強成品油儲備庫建設,建設天然氣儲氣庫,提高儲氣規模和調峰應急能力。在缺煤地區和煤炭集散地建設中轉儲運設施,完善煤炭應急儲備體系,擴大天然氣鈾儲備規模。
8.能源關鍵技術裝備
加快推進煤炭無人開采、深井災害防治、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深海層常規油氣開發、低階煤中低溫熱解分質轉化、700℃超超臨界燃煤發電、第四代核電、海上風電、光熱發電、大規模儲能、地熱能利用、智能電網等技術研發應用。提升第三代核電、百萬千瓦級水電機組、高效鍋爐和高效電機等裝備制造能力。突破大功率電力電子器材、高溫超導體材料等關鍵元器件和材料的制造及應用技術。
環境治理保護重點工程
1.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
對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造紙、印染、氮肥、制糖等行業不能穩定達標的企業進行改造。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污染嚴重的項目。限期改造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及基本淘汰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完成35蒸噸及以上燃煤鍋爐脫硫脫硝除塵改造、鋼鐵行業燒結機脫硫改造、水泥行業脫硝改造。淘汰乙炔法生產聚氯乙烯工藝。
2.大氣環境治理
以京津翼及周邊地區、長三角、珠三角、東北地區為重點。控制區域煤炭消費總量,推進重點城市“煤改氣”工程,新增用氣450億立方米,替代燃煤鍋爐18.9萬蒸噸。開展石化及化工企業、加油站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加快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實施國VI排放標準和相應油品標準。推進油罐車、儲油庫油氣回收治理。
3.水環境治理
對江河源頭及378個水質達到或優于III類的江河湖庫實施嚴格保護,實施重要江河湖庫入河排污口整治工程,完成重要飲水源地達標建設。實施太湖、洞庭湖、滇池、巢湖、鄱陽湖、白洋淀、烏梁素海、呼倫湖、艾比湖等重點湖泊水污染綜合治理和長江中下游、珠三角等河湖內源治理,推進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等七大重點流域綜合治理,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加大黑臭水體整治力度,地級及以上城市建城區黑臭水體控制在10%以內,開展京津翼等區域地下水修復試點。整治主要河口海灣污染。
4.土壤環境治理
開展土壤污染加密調查。完成100和農用地和100個建設用地污染治理試點,建設6個土壤污染防治先行示范區。做好化工企業安全環保搬遷后的土壤污染治理工作。開展1000萬畝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復和4000萬畝受污染耕地風險管控。深入推進以湘江流域為重點的重金屬污染綜合治理。
5.危險廢物污染防治
開展全國危險廢物普查,加強含鉻、鉛、汞、鎘、砷等重金屬廢物以及生活垃圾焚燒飛灰、抗生素菌渣、高毒持久性廢物等的綜合整治。建設危險廢物處置設施。
6.核與輻射安全保障能力提升
建成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技術研發基地,加快建設早期核設施退役及歷史遺留放射性廢物處理處置工程,建設5座中低放射性廢物處置場和1個高放射性廢物處理地下實驗室,建設高風險放射源實時監控系統,廢舊放射源100%安全收貯。加強國家核事故應急救援隊伍建設。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