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為投資者進入現代農業生產領域提供了發展機遇,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本進入農村生產領域開發建設現代農業園區,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財政部和農業部在今年發出通知,中央財政將安排50億元,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對認定和創建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給予適當支持。這一支持政策,使現代農業產業園更加引人關注。目前的申請已經到了三批次,有哪些省份入圍,入圍的產業園特點如何,又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發?
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現狀
研究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發現,其發展影響因素包括區位、產業、政府和企業,這四個要素在不同層次對產業園產生不同的影響。本節主要從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區位分布、產業、政策和企業四個維度進行全景掃描和解析。
(一)區域分布
國家從2017年開始評定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到目前為止共公布了三批次,第一批次11家,第二批次30家,第三批次21家,共62家。按照全國四大經濟區來劃分,西部地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數量最多,為24個,占全國的39%;東部地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數量位居第二,為19個,占全國的31%;中部地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數量屈居第三,為12個,占全國的19%;東北地區數量最少,為7個,占全國的11%。
四個經濟區的數量分布差距較大,與它們的區位特性、地理環境、經濟狀況、人口數量等息息相關。如表1所示,西部地區的優勢主要是因為土地資源廣闊,氣候條件適宜農作物栽培,特色農產品較多;東部地區的優勢主要是人口眾多,需求量倒逼現代農業的發展,且便利的交通給現代農業的物流環節提供了保障。
按照省份來劃分,東北的黑龍江、東部的山東廣東、和西部的四川并列第一,均為4個。究其背后的原因,四個省份特點各異,主要經驗如表2所示。
(二)產業特征
這些入圍的產業園,其主導產業都有哪些特征呢?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建設過程中,產業是最終的落地點。各地的優勢主導產業具有很大差別,如黑龍江省以保障性糧食供給為主;山東以特色丘陵農產品為主;廣東是大宗原料的供應基地,如蔗糖等;四川基于盆地氣候,以特色的藥材、茶葉為主導產業。
各省份主導產業不同,但是建設產業園的路徑卻是相通的。一般都需要結合農業產業園的特色,培育和發展主導產業,做大做強之后,縱向拉長產業鏈,橫向壯大產業規模。如山東省金鄉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是第一批被批準創建的11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之一。產業園立足金鄉資源優勢,將大蒜作為主導產業。從做強一產、做優二產、做活三產等方面優化產業園產業結構,打造生產要素聚集,促進金鄉現代農業生產、加工、物流、科研、文化、示范、服務等環節相互融合,帶動農民持續穩定增收,實現“經濟、社會、旅游、生態”價值的最大化。
(三)政策情況
政府對現代農業產業園起到引導作用。從2017年以來,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啟動了申請創建工作,各級省政府紛紛制定了相關政策制度,涵蓋了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建設標準、規范、發展重點、保障措施等方面。
如四川省和黑龍江省,在園區的金融、用地等方面給予支持,較好的推動了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發展。廣東省政府在主導產業個數、產值、全產業鏈和農民收入等方面高標準、嚴要求,對現代農業產業園做了具體規定:以規?;N養為基礎,每個產業園圍繞1個主導產業,符合“生產+加工+科技+營銷(品牌)”的全產業鏈要求,主導產業產值占產業園農業總產值50%以上,產業園內農民收入高于所在縣(市、區)平均水平15%以上。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側重點主要是將做大做強主導產業放在第一位,其次是生產要素的集聚、現代技術裝備的使用,對于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要求沒有定量到具體指標上。
(四)企業情況
企業是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實施主體,企業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尤其是龍頭企業,一方面承擔了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集聚的任務,另一方面與農民建立利益聯結關系,帶動農民就業創業、催生新型職業農民。各地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建設過程中,帶頭的企業又是怎么做的?
各省份在龍頭企業的培育和引進方面,都做了相關指示和具體行動。四川省在農產品加工領域積極引進龍頭企業,圍繞四川的特色農產品進行加工以提升產業鏈價值;黑龍江省采用引進國內外領軍企業,壯大本地龍頭企業,支持龍頭企業組建大型企業集團和上市融資的方式;廣東省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支持發展農村一二三產業,并在2017年至2020年,每年安排省級財政專項資金2億元,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加快發展;山東省培植龍頭企業,促進其規?;?、集團化、品牌化發展,推進龍頭企業轉型升級,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加快上市融資。
二、如何成為現代農業產業園
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需要在哪些方面著重考慮?通過分析多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總結了以下經驗。
(一)產業協調發展
園區首先要打好產業牌,按照因地制宜、產業導向的原則來建設。產業導向要著眼于各地的資源優勢,避免同質化競爭。如今各類農業產業園有很多,如果不能有效協調,就會產生資源爭奪問題。如廣東省明確提出,一園一產業,園區之間的產業既要相互獨立,又要互為補充;山東省指出協調是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內在要求,根據各個區域特色,進行了四個區塊的劃分:半島藍色經濟區重點發展糧油、肉蛋奶、水產品,黃河三角洲重點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省會城市群經濟圈拓展都市、觀光農業、西部經濟隆起帶著重打造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
(二)科技精準使用
園區要抓準科技定位。現代農業區別于傳統農業的關鍵在于科技的引入,農業科技的意義是實實在在解決農業上面的問題,推進現代農業的進程。各地都在進行技術的引入,但前提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技術,與本身的需求匹配。如黑龍江省五常市,從前一直被“五常大米亂天下、天下大米亂五常”的難題所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現代農業產業園物聯網中心應運而生。將大數據應用在產業園,通過“三確一檢一碼”,即確認地塊、品種、施肥量,質量檢測,防偽碼。依托物聯網分辨大米質量,實現全程質量追溯,解決了“哪些是真的五常大米”的問題。
(三)品牌快速建立
品牌的建立可以為產業園帶來持久的競爭力。品牌具有很強的溢價效應和對客戶的拉攏能力,有利于產業做大做強、集聚發展,有利于推動當地農民收入的提高。如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現代農業產業園,被譽為“中國泡菜城”,全國10大泡菜企業,東坡區占了4個。從2009年到現在,通過連續舉辦十屆泡菜節,不斷擴充品牌影響力。截至2017年,東坡泡菜品牌的市場份額達到全國泡菜市場的三分之一,暢銷日韓歐美等100多個海外國家,正逐步與韓國泡菜、德國泡菜形成世界泡菜“三足鼎立”之勢。品牌的建立也使農民獲利,目前共有12萬農戶加入了泡菜產業鏈,泡菜經濟惠及千家萬戶。
三、總結與思考
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長期的布局和規劃。各個要素在其中要發揮自身的優勢,搭建好產業園的基礎。政府對產業園的建設給與政策引導,產業推進產業園做大做強,企業作為實施主體帶領農民一起致富。其他配套的技術、品牌、合作機制等要結合地區的現狀,進行構建。各省市都在積極探索進行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建設,未來如何,哪個省份會脫穎而出,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城鎮化新視野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