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行絢麗多姿的葡萄架遮天蔽日,一片片現代標準化蔬菜大棚錯落有致,一排排規模養殖區井然有序,一輛輛滿載新鮮水果的大卡車馳向四方……閑走在我縣的田間地頭,一幅幅熱火朝天、生機盎然的美景映入眼簾。
2016年以來,我縣依托生態、資源優勢,緊緊圍繞糧食、畜牧、林木、果蔬四大主導產業,以發展現代農業示范區為平臺,以增收惠民為目標,以基地和園區為載體,采取整合資源配置、加大培育力度等措施,讓農業轉型活水涌來。
整合資源,打造魅力示范區
以“一村一品”為抓手,突出示范區特色,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采取試點先行、分步實施等措施,穩步推進“三權分置”改革,積極推進“千億斤糧食”基地建設,實現糧食生產“十三連增”,小麥單產、總產、優質率“三創”新高的良好局面。在穩定糧食種植面積,提高單產和品質的同時,以市場為導向,引導農民大力發展林果業、畜牧業和高效優質蔬果,建設葡萄、水晶梨、桃、胡蘿卜、西甜瓜等特色農業示范基地,打造特色農業知名品牌;聯合多部門籌資,做精、做細,打造具有新農村特色的農業示范區。全縣累計籌集項目資金4930.8萬元,投入杜樓省級現代示范區建設。具有農業發展“風向標”的示范區核心區旱澇保收標準農田面積比例達到91.7%,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5.3%,農村居民可支配性收入達11000元。2016年,在丁里鎮、杜樓鎮、黃河故道、楊樓鎮4個市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投入資金1億多元,重點打造休閑觀光、蘆筍、水晶梨、白山羊等特色產業。
培育主導,壯大新型經營主體
我縣以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主線,通過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退耕還林轉移勞動力培訓”、“農民工就業技能培訓”等活動,培訓新型職業農民500人,實用技術培訓1500人次;積極開展“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建立起以農業產業化企業為龍頭、家庭農場為基礎、農民專業合作社為紐帶的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全年新認證農業“三品一標”6個,新增名優農產品1個,新增產業化聯合體13家,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總數達46家。同時,推薦皖王糧食產業化聯合體等10家聯合體申報市級示范產業化聯合體,推薦強英鴨業鴨產業化聯合體等3家聯合體申報省級示范產業化聯合體。
融資支撐,順暢經營主體貸款渠道
為破解新型經營主體融資難的“瓶頸”,我縣依托“蕭商回歸”工程,采取家庭農場金融服務創新試點、政府融資風險擔保基金貸款(農戶小額貸款)、農業信貸擔保“勸耕貸”等方式,不斷加大融資力度,著力支持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16年以來,家庭農場金融服務創新試點由縣徽商銀行實施,發放貸款17戶共805萬元;政府融資風險擔保基金貸款由中國農業銀行蕭縣支行實施,發放酒店、黃口、張莊寨三個鄉鎮,發放貸款31戶共300萬元;農業信貸擔保“勸耕貸”創新試點工作通過中國農業銀行蕭縣支行、蕭縣郵政儲蓄銀行申貸達21戶,貸款金額合計945萬元。
標準生產,大幅提升農業商品化率
對于孫圩子鄉農民張敬道來說,剛剛過去的2016年是個“豐收年”。他家的5畝胡蘿卜地是鎮里綠色食品生產基地一部分,由于嚴格按照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生產,地里長出的胡蘿卜產量高,品質好,價格比市場價每斤高出0.1元。他開心地說:“俺家今年能收5萬多斤胡蘿卜,收入有5萬多元呢!”
全面提升農產品的質量水平,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高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是我縣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措施之一 。去年來,我縣以基地建設為基礎,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快安全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農產品質量安全系數不斷提高。全縣蔬菜生產基地質量安全合格率達到97%以上,農業“三品”(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發展步伐加快。到去年底,全縣有效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13個,無公害產品35個,產地監控面積65萬畝,產值超12億元。
發展優勢農產品是提高農業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去年來,我縣著力發揮區域優勢,合理布局,積極引導,構建以專業化、區域化為支撐的現代農業基本框架,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初步形成。形成種植業產業帶7個,畜牧業產業帶5個;農產品質量水平的提高,大大增強了綜合競爭力。去年來,我縣進入北京、上海等大都市農產品市場的農產品,由原來的10多個品種增加到30多個品種。
來源:蕭縣發布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