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秋種時節,農用機械大軍的幫忙,讓緊張的農事變得省力又省心。據鹽城大豐區農委了解到,大豐區有計劃地引導現代農機發展,農機裝備結構和裝備水平不斷優化,截至目前,全區農機總動力達86萬千瓦,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7%,現代農機成為現代農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11月10日,白駒鎮洋心農機合作社,一輛輛裝滿稻谷的拖拉機在門口排成長隊。“如今長水稻不苦人,從種到收全程機械幫忙。”等待卸貨的村民告訴記者,種植戶們與合作社簽訂了農機作業協議,水稻機耕、機播、機收全過程承包。合作社還提供烘干設備,田頭的潮稻收上來直接送到這里處理,再也不要“看天吃飯”了。
在白駒鎮沿堤村秋收田頭,農機手陳紅凱嫻熟地操作著一臺“雷沃谷神”水稻收割機。收割機駛過稻田,稻粒進車箱、稻稈粉碎還田,一氣呵成,一眨眼工夫半畝地就收割完畢了。“不僅種地致富,開農機也能致富。”陳紅凱在田頭給記者算起了賬:他花9.6萬元買了這臺收割機,得到國家農機購置補貼1.9萬元。秋收開始后每天他收割40畝左右,每畝收費90元,一天的收益就近4000元,秋收忙活了十多天時間,收益近4萬元。“不用兩年,收割機的成本就回來了。”陳紅凱高興地說。
群眾購置農機積極,得益于優惠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記者從區農委了解到,我區認真執行相關政策,規范農機購置補貼程序,引導群眾積極購置農機。今年以來,全區先后發放中央及省級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2456.65萬元,帶動農民投入資金8000多萬元,累計補貼各類農業機械1830臺(套)。
農機大軍的不斷壯大對于農村糧食生產助力良多。今年以來,全區新發展高地隙自走式噴桿噴霧機、無人機等高效植保機械85臺,復式作業水平明顯提高;全區水稻機插率達到78.5%,玉米生產實現了全程機械化。全區新增糧食烘干機132臺,糧食烘干能力進一步增強;主要農作物秸稈機械化還田水平達到70%。
隨著農機大軍的不斷壯大,農村中涌現出越來越多優質的為農服務平臺。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區擁有農機專業合作社90個,入社成員7000多人,作業服務面積達到300萬畝次。區農機管理部門積極組織農機跨區作業,先后核發跨區作業證605張,全年農機跨區作業收入達8000萬元。為了讓農機集團軍發揮更大效率,區農委不斷強化農機人員培訓,今年以來先后舉辦農機駕駛員職業技能培訓班28期,技能鑒定農機駕駛員503人。區農機監理所加大農機安全監管力度,先后出動檢查人員1200余人次,檢查農業機械6500多臺次,排除各類農機事故隱患377個,今年“三夏”“雙秋”期間,全區未發生農機重特大事故。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