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傳統農業正在遭遇著時代的沖擊,這個貫穿著整個人類文明發展的產業正在發生聚變,大數據不但顛覆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手工勞作方式,也打破了粗放式的傳統生產模式,轉而邁向集約化、精準化、智能化、數據化,為現代農業的發展開啟了“導航燈”。
農業大數據蘊含著巨大的商業價值,如何喚醒沉睡的數據,讓大數據在農業領域發揮潛在的能力,激發無限的價值變得至關重要。今天小編梳理了以大數據等新技術推動農業創新與轉型的七大應用與案例,為在農業大數據領域的探索者做參考。
加速農作物育種
傳統的育種成本往往較高,工作量大,需要花費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而大數據加快了此進程。生物信息爆炸促使基因組織學研究實現突破性進展。首先,獲得了模式生物的基因組排序;其次,實驗型技術可以被快速應用。海量的基因信息流可以在云端被創造和分析,同時進行假設驗證、試驗規劃、定義和開發,將進一步提高作物質量、減少經濟成本和環境風險,培育對人類健康更有益的農作物。
案例:焦作聯豐良種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玉米良種技術開發(育種)”為主營業務的科研型種子公司。該公司建立了玉米育種大數據庫,開發出了具有國家自主知識產權的大數據玉米育種軟件,實現了育種過程中育種材料選拔、自交系生產鑒定、組合測配、雜交種鑒定等各環節,建立起了一個高效率的玉米育種工廠。據了解,他們一年可生產有效組合5000個,效率是傳統育種的100倍以上,綜合運營成本比傳統育種方式降低了90%。
農業生產環境監測
農民熟知自己的每畝土地,從作物每時每刻每一寸生長,到可能傷害作物的風霜雨雪、蟲害等影響因素,可謂對土地的一切都了如指掌。盡管擁有海量的農業大數據,但是一個忙碌的農民是沒有很多時間和精力,利用他所收集的數據來做事情,結果就是最后被這種數據淹沒而無法做出正確的業務決策。而通過傳感器、攝像頭等各種終端和應用收集和采集農產品的各項指標,并將數據匯聚到云端進行實時監測、分析和管理,可實現對生產環境的精準監測。
精細化農業服務
農業很復雜,作物、土壤、氣候以及人類活動等各種要素相互影響。隨著大數據、GPS導航、遙感衛星等技術的提高,可以管理地塊和規劃作物種植適宜區,預測氣候、自然災害、病蟲害、土壤墑情等環境因素,監測作物長勢,實現快速、智能化、定制化地幫助生產者獲取數據、分析結果,進而做出種植決策。另外,生產者們可以跟蹤作物流動,引導和控制設備,監控農田環境,精細化管理整個土地的投入,大大提高了生產力和盈利能力。
農產品質量監測
近年來,由于農產品監管預警工作的不到位,使得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頻繁發生,對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并且嚴重制約了我國農村、農業、農民的發展,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能力迫在眉睫。大數據時代,射頻識別技術、GPS、傳感器等技術在農產品鏈條中的應用,將產生大量的數據進行分析、挖掘,為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提供及時精確的信息,為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案例:來自明尼蘇達州Astronaut A4擠奶機,不僅幫農場主可以代替農場主喂牛,還會使用無線電或紅外線來掃描牛的項圈,辨識牛的身份,在擠奶時對牛的幾項數據進行跟蹤:牛的重量和產奶量,以及擠奶所需的時間、需要喂多少飼料,甚至牛反芻需要多長時間。每一個乳頭里擠出的奶都需要查驗顏色、脂肪和蛋白質含量、溫度、傳導率(用于判斷是否存在感染的指標),以及體細胞讀數。每頭牛身上收集到的數據匯總后得出一份報告,一旦A4檢測到問題,奶農的手機上會得到通知。
農產品可追溯
跟蹤農產品從農田到顧客的過程有利于防止疾病、減少污染和增加收益。當全球供應鏈越來越長,跟蹤和監測農產品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強。大數據可以在倉庫儲存和零售商店環節提高運營質量。食品生產商和運輸商使用傳感技術、掃描儀和分析技術來監測和收集產業鏈數據。在運輸途中,通過帶有GPS功能的傳感器實時監測溫度和濕度,當不符合要求時會發出預警,從而加以校正。
案例:素有“王學圣地”之稱的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培育獼猴桃可謂一絕。他們建立全履歷的農產品大數據物聯網可追溯系統,從果園地理信息系統監控、病蟲害防控到施肥用藥數據管理、采摘管理到保鮮物流到市場信息反饋,全都以大數據分析為指導進行生產決策。他們為每一粒優質修文獼猴桃打造專屬二維碼,可以追溯到產出果園、種植信息、用肥用藥全履歷信息、果園的氣候土壤狀況、生產過程的圖片、采摘記錄、加工儲存等全過程。
調控農產品價格走勢
農產品既是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同時又是工業生產,特別是食品加工企業的原料。因此,農產品價格的穩定從小的方面來說關系到我們的切身利益,從大的方面來說與整個經濟環境的穩定、健康、有序運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借助大數據,可對同類型農產品的類型、質量、價格進行分類比較,實時更新數據進行預警和調控,防止農產品價格“過山車”式發展。
案例:九次方大數據與農業部信息中心合作,為信息中心提供“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數據管理平臺及可視化項目”服務。通過各類對農產品監測數據,實時進行可視化展現,當農產品安全指數低于設定值,可立即預警各類生產企業,自動發布關于農產品安全指數較低的產品和企業信息,增強對農產品價格的調控力。
天氣變化預測
在農業領域,氣象的影響無處不在。暴風雨雪等惡劣天氣直接決定了農作物的產量和銷量,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農業氣象大數據作為農業氣象領域的前沿技術,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反映。海量氣象數據將通過大數據技術,變成可實時分析應用的“活數據”,對天氣信息進行預報預警,指導農業生產與銷售。
案例:The Climate Corporation成立于2006年,總部位于美國舊金山,是一家為農民提供天氣意外保險的公司。該公司通過2500萬個遠程傳感器采集天氣數據,同時結合天氣模擬技術與大量的植物根部特性與土質特點等信息,并將信息通過地圖技術繪制全美國的所有土地氣候數據。在綜合分析各種數據后,會通過系統推送給農民未來可能會破壞農業生產的極端天氣,并推出相對應的保險業務,由農民自由選擇合適的保險進行投保,從而使意外天氣對農民的損失影響降到最低。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