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放眼全球農業發展趨勢,幾乎各個國家和地區都在致力于現代農業建設。所不同的是發達國家更著眼于搶占“制高點”,爭取繼續引領世界農業發展趨勢潮流,而廣大發展中國家更多地是立足國情學習借鑒已有成功經驗,努力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爭取迎頭趕上。
我國農業面臨的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需準確把握世界農業發展的新態勢新趨向,并把我國農業放在世界農業的大環境大格局中統籌考慮和妥善應對。
今年的一號文件,以及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做好新時期農業農村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
1.世界農業科技革命主導現代農業發展
在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中,農業科技是科技革命中的重點內容。世界農業科技革命來勢兇猛,傳統農業逐步退出舞臺,現代農業快速興起。特別是發達國家以科技為主導的農業現代化正在提質加速,其發展的目標、思路和舉措悄然發生變化,即主要利用農業科技優勢,由本國農業市場向占領世界市場戰略轉移,由利用本國資源向利用別國資源戰略轉移,由石化農業向綠色農業戰略轉移。未來農業發展必須依靠農業科技,走農業科技創新發展道路,才能跟上世界現代農業發展步伐。
2.農業生物技術研究與應用步伐明顯加快
進入新世紀以來,分子育種、基因測序、轉基因技術、生物質投入品等尖端農業生物技術加快技術研發和運用。發達國家大力發展轉基因生物技術,加快轉基因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搶占現代農業技術制高點。例如,美國在糧食作物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方面資助并開展了多項研究,主要是采用標記輔助選擇技術改良作物的抗病性和品質。英國生物技術與生命科學研究理事會資助了多項針對糧食作物的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研究項目,包括小麥、大麥、水稻、珍珠粟等。
3.農業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推進現代農業轉型升級
現代農業正在向以互聯網為媒介,將網絡科技深度融于農業生產經營決策、農業生產精細管理、農產品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實現農業的智能化、精準化、定制化的時代邁進。特別是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電子農情監測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促使世界農業加快轉型升級。世界各國紛紛啟動和加快農業信息化進程,形成了一批良好的產業化應用模式。利用衛星、電子農情監測等技術對土地、氣候、苗情等信息進行實時監測,其結果進入信息融合與決策系統;物聯網技術已成為生產管理、輔助決策、精準控制、智能實施的關鍵技術;互聯網技術廣泛用于農產品電商、運輸環境調控、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等多個方面。
4.農業組織創新形成新的生產力格局
未來農業競爭,歸根結底是農業經營主體的競爭。近些年來,世界各國加快培育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型農業組織機構,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化、規模化、聯盟化、標準化水平,農業組織創新愈發成為新的生產力。美國、歐洲等農業發達國家和地區,農業企業、家庭農場等規模經營主體加快發展,特別是一些跨國公司憑借其資金實力、技術壟斷及市場控制能力,越來越在全球農業中扮演重要角色。
據統計,三家跨國公司控制著世界50%以上的種子市場,六家生產農藥的公司控制著76%的市場,十家大公司控制著41%的化肥市場,ABCD四大糧商壟斷國際糧食市場。在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農協、聯盟等組織機構影響力日漸提高,體現了巨大的組織、協調和談判能力。
5.世界農業支持保護政策呈現新動向
農業支持保護是國際普遍做法。近些年來,在WTO框架下,世界各國不斷調整完善本國農業支持保護做法。2014年,美國簽署了新《農業法案》,推出農業保險補貼替代方案,大幅度提高農業保險補貼額度,擴大保險范圍。歐盟出臺共同農業政策,在各國自行補貼的基礎上,2014-2020年間,歐盟每年最高達500億歐元的農業補貼在各成員國之間進行分配。日本的各類農業補貼項目達到470種,日本農民收入來源主要靠政府補貼。
從世界現代農業發展的浪潮中,世界農業的組織結構、生產動力、市場格局、貿易環境等已經或正在發生深刻調整和變化,這必將對我國現代農業建設、農村改革和農業“走出去”產生深遠影響。我們要審時度勢、守住底線、順應潮流、主動作為,特別是要立足我國國情農情和產業利益,準確研判世界農業發展的趨勢性變化,為我國現代農業發展奠定更加堅實有力的支撐。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