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往往只抓住了表象,而忽略了本質。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農業科技園類的項目,這類項目一般由政府支持,農業技術部門主導,但是政府和技術部門又不精通運營,造成資源浪費,這個過程只是提供設備的企業掙到了錢,大部分科技園區處于癱瘓狀態。
二是城鄉一體化類項目,這類項目一般由政府支持,非農企業主導。而非農企業對于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規律不精通,無法持續盈利,讓“爛尾”項目頻出。
三是城鎮化項目,一般由政府支持,大中小房地產主導,房地產企業只關注房地產的變現,同時拿到政府一些政策,造成的結果是根本沒有從本質上改變農村的面貌。沒有農業產業化的支撐,農民無法承擔上樓后的巨大成本。
實現農業產業化可以給農民帶來 2 ~ 5 倍以上的收入提高,農民的鄉鎮化有了物質保障。綜上,我們認為,沒有農業產業支撐的城鎮化都是空中樓閣,不僅不能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反而還會激化政府、企業、農民三者的矛盾。
投資商盲目進入農業,投入幾千萬,流轉了幾千畝的農地,在其上建設了一個占地幾百畝,集研發、科技展示、辦公等于一體的連棟溫室。問題就出現了,重金打造的科研中心除了領導偶爾參觀,對農業生產根本沒有起到相應價值的作用。包括里面的服務人員和設備維護折舊,每年損失幾百萬元。流轉的幾千畝土地本來就不賺錢,加之不懂農業規模種植,品種市場加之不高,綜合技術管控水平達不到標準而造成的減產,再加之雇傭當地農民的磨洋工似的降效,每年賠上幾百萬非常正常。
上述兩項虧損相加,短則五年,長則十年,投資商血本無歸的灰溜溜的跑掉了。 對于投資商,賠個幾千萬后果已經很嚴重了。更為可怕的是,當地的農民賴以生存的土地收益處在“有著沒落”的地步。嚴重影響當地社會的穩定,嚴重的影響了政府在當地百姓中的形象。
運用我們提供的操作方案,投資商和當地百姓共同組建合作社,選擇其中最擅長農活的農民組建植保團隊,用土地托管的方式,進行規模種植。沒有參與生產活動的成員,自覺的幫助合作社監督農業生產,規模種植可以提高農民收入20% 以上,合作社每年還可以獲得幾百萬的利潤。
投資商的資金集中用于建設小型農業試驗中心、適度規模的物流集散中心,帶動周邊更多擁有土地的農民加入該種經營模式中來。形成幾萬畝的種植規模,投資商既可以從規模生產中獲得成百上千萬的利潤,并在產供銷一體化中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在上述兩項業務良性開展的進程中,物色適合當地產業的加工業,實現一部分產品的高附加值商品化。隨著周邊農民跟合作社共同致富,便捷高效的小鄉鎮聚集方式就成為當地的迫切需求。投資商就可以賺到超額的城鎮化利潤回報。
無論是建園,還是建鎮或是建城,都是我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城鎮化運營的基礎模型主要包括了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旅游和地產。農業生產是城鎮化項目建設的基礎,要求就是做實,且保證不賠錢。基于農業生產的農產品加工是關鍵,要求就是做真,并能夠持續賺錢解決因為規模生產而釋放出來的勞動力。基于可持續的生產和加工,延伸的旅游產業,要求就是做成帶有地方特色融合世界元素的靚點,迅速在本區域內打造出影響力,吸引足夠多的人群。最后,有了產業做依托,農民安居樂業,有了旅游做品牌,消費者趨之若鶩,土地升值,延伸到地產項目,水到渠成。
十八大報告強調,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目前,我國農業現代化仍然滯后于工業化、城鎮化, 突出表現是農業基礎仍然薄弱,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較大,“三農”短板現象仍然明顯。農業現代化仍然是“四化”同步發展的重點和難點。充分發揮城鎮化對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引擎作用,大力推動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提升農業農村農民的自我發展能力。加快推進城鎮化,能夠有效帶動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為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推動農業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產創造有利條件。
加快推進城鎮化,可以通過拉動農產品需求、促進農民就業、建設新農村,有效拓寬農民收入渠道,實現 2020 年農村居民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的目標。加快推進城鎮化,徹底改變傳統的農村土地、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單向流動的發展模式,帶動城市資金、技術、信息、人才等現代生產要素向農業農村領域延伸,實現城鄉要素平等交換。
要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增強農村發展活力,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共同繁榮。長期以來,我國城市與農村相互分割,形成了城鄉二元結構。這不僅不利于農村發展,而且阻礙了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從根本上緩解和改變這一狀況,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協調發展的道路,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通過城鎮帶動農村,通過農村繁榮進一步促進城鎮發展,形成城鄉互動格局和良性循環。
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夯實農業基礎地位,著力促進農民增收,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加快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著力在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推進一體化,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能不能緊緊把握我國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特色,事關能否從國情出發,選擇適合我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問題,事關能否從實際出發,科學推進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目標的問題。必須深刻認識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內涵,創新發展理念和模式。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