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一定會給農業帶來根本性變化
農業部、發改委、中央網信辦、科技部、商務部、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林業局8部門在聯合印發的《“互聯網+”現代農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中提出,到2018年,農業在線化、數據化取得明顯進展,管理高效化和服務便捷化基本實現,生產智能化和經營網絡化邁上新臺階,城鄉“數字鴻溝”進一步縮小,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有力支撐農業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
中國農業科學院是國家農業科學的專業研究機構,該院信息研究所是農業信息科技創新的具體研究單位。日前,中國農業科學院信息研究所農業監測預警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許世衛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互聯網+”一定會給農業帶來根本性變化。
記者:現代農業已經取得了重要成就,但現代化程度仍然相對較低,亟需通過農業信息化予以提升。請您談談如何才能使農業和互聯網“+”起來,以提高我國農業信息化水平,使之與第二、三產業接軌?
許世衛:互聯網作為國家的基礎設施,與一二三產業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互聯網+”農業是“互聯網+”大背景下的一個重要方面。
農業是傳統產業領域,這個領域的現實是,最先進的技術和最落后的方式同時并存。一方面,農業生產中諸如超級雜交水稻等這樣一些世界一流科學技術成果已有應用,另一方面,在一些較偏遠地區,仍然有“刀耕火種”的耕作方式。這種差異,是由于農業產業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農業生產從根本上講是自然因素決定的生產,需要借助光照、水源、土壤等自然條件進行,這種自然客觀條件在整體上很難控制,“互聯網+”的意義因而顯得尤其重大,把這么多自然存在因素與生產調控因素結合在一起,但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依托信息技術來構建起一個龐大的支撐底盤,再將農業放在這個底盤上,既遵守自然生產規律,又利用了互聯網帶來的便利。
記者:農業信息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電子商務。請您介紹一下,如何通過電子商務的形式,將農產品生產與大型電商平臺進行有效對接,改變過去的產銷對接方式,使“農超對接”轉化為“農銷對接”?
許世衛:目前,電子商務正在飛速發展,當然它不是在農業領域最先出現,而是最先出現在生活消費品、工業消耗品等領域。因為相對農產品來說,在產品形態、流通價值、服務供給等方面,這些領域的電子商務都更容易實現。那么,為什么農業領域在整個電子商務浪潮中是后發的呢?這是由農產品本身的特性所決定的。首先,相當一部分農產品的商品形態是鮮活狀態,運輸需要冷鏈保鮮,對物流的要求非常高,這就大大增加了流通成本,而農產品的價格本身是比較低的。其次,盡管現在對很多農產品都出臺了相應的標準,但實際上,農產品的天然屬性使得成品和標準常常難以完全相符。
“農超對接”是一個很好的方式,通過新型的商務模式可以使得實體店對農產品進行直接采購。這種農戶和消費者對接的方式縮短了農產品運輸距離,減少了流動銷售時間和流動成本。當然“農超對接”也不是萬能的,其發展也是有條件的,要看具體的生產主體、銷售經營方式、農產品類型以及消費季節。從生產到消費,其產品過程已經形成了社會分工,這是分工的系統化與專業化,是社會的進步。如果人為地縮短產業鏈,長遠來看效益反而降低了。所以說我們不能一味地追求一種模式,有了新的技術固然好,但是需要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并因勢運用,應仰望天空,更應腳踏實地。
記者:利用農業大數據,實現管理的科學化,才能保證服務的全面化,增強決策的正確性,這就是農業信息化。請您談一下,如何使現代農業向信息化方向發展?
許世衛:國務院去年發布了《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我認為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大數據是相對于傳統數據而言的,實際上我們以前進行的各種數據分析、形勢分析、情報分析就是一個“信息處理”的過程。大數據是最近六七年才明確提出的概念,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數據量大、數據非結構化、價值低密度與處理速度快。對農業大數據而言,其數據來源于多個方面、多個過程并有多種數據存在方式,這種大數據理念的數據分析與處理方式,其結果更可靠,用途更廣泛,結論更可信。
對農業大數據,我覺得就是要加強農業、農村經濟大數據建設,建立農業、農村數據采集、運算、應用、服務體系,提升預測、預警能力。要積極推進各地區、各行業、各領域涉農數據資源的開放共享,加強數據資源的發掘運用。大數據推動農業發展有許多工作要做,比如要加快農業大數據關鍵技術研發,加大示范力度,提升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高效化、服務便捷化的能力和水平。農業部現有21套信息采集系統,約有300張表格、上萬個指標,這些支撐了我們農業信息獲取體系。但從提前釋放市場信號、提早做出各種預案的監測預警需要出發,還需要進行更多的即時數據的采集。同時,把氣象數據、市場數據即時采集和有效分析結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解決我們目前農業面臨的實際問題。
記者:如果沒有互聯網,我們的農業還是傳統農業,這是毫無疑問的。那么,到目前,“互聯網+”農業在我國已經取得了哪些成果?
許世衛:成果是有目共睹的。首先,在智能化生產上,“互聯網+”就已經發揮了很大作用,如合理施肥、灌溉,精準化的栽培與養殖,這在一些地區已經開始應用。如收獲時農機具的調度,過去在機收時,要又快又好地找到合適的收割機、農機手,要找到有需求的農戶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現在通過平臺就可以查看收獲進度,滿足各自需求。在農產品的銷售方面,互聯網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很多農產品現在都可以通過電商平臺銷售。2015年,農產品網絡零售交易額在全部商品中占的比例還不到4%,但這也讓人看到了借助電子商務推動農產品銷售的希望。可以說,在這方面,農產品的市場還是非常廣闊的。
記者:在“互聯網+”領域,我們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請您談談“互聯網+”農業下一步推進的內容和方向。
許世衛:在某種程度上說,“互聯網+”只是一種新的手段或者說是新的牽引力。遵守農業本身的客觀規律并善用這種新手段與新牽引才是正確道路。“互聯網+”農業,重點一定要放在優化農業本身,也就是農業的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目標上,并不斷應用互聯網新手段打造現代農業,向智慧農業方向努力。目前我們離智慧農業還有不小的距離。發展智慧農業不只是現實的需要,更是未來的需要。我們現在所說的這套智慧農業的技術體系也是為下一代人準備的。再過二三十年,小規模的生產方式可能會通過土地流轉轉化成大規模機器操作,這種智能裝備的實現要靠智能化核心來支撐。未來農業向人類提供食物來源的基本功能一定不會變,但農業方式、農業效率、農業形態等一定會在“互聯網+”的推動下發生很不一樣的變化。
未來還要加強農業信息監測預警工作,這是我的本行,農業部等多個部門多年以來也都很支持。這里說的監測預警,不僅是針對生產,而且包括對生產、消費、貿易的整個產業鏈數據的獲取、分析、應用全過程。線上農業和線下農業的結合也是個大問題。如何把農業劃分成線上線下,線上如何帶動線下,線下如何支撐線上,這些都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
記者:“互聯網+”將會給農業帶來根本性的變化,這是非常有意義的。請您對“互聯網+”農業的遠景做一個前瞻。
許世衛:我認為,根本性的變化,不是量變,而是深層次的質變,農業增長的方式、路徑、觀念都會發生變化。比如說過去我國恩格爾系數是比較高的,購買食品是基于實現溫飽的需求,但在未來可能就不僅是為了填飽肚子,還附加很多讓人享用的東西在里面。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的消費觀念和對商品的需求都在不斷變化,大的趨勢是從物質上升到精神層面。當然,我們也要看到農業和其他行業的不同之處,不能操之過急,不能把事情簡單化,尤其要考慮到在我國龐大的人口當中,占比例比較少但數量依然很大的那部分群體,這部分人群大多是涉農的,這是“互聯網+”切不可遺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