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深圳市監管部門突擊檢查20個樓盤,中介門店廣告一夜之間被清空;10月18日,上海市8家房企和7家房地產中介機構被查處,房企拿地資金來源成為嚴查重點;10月19日,武漢市新增11家房企被列入房管局“誠信黑榜”……
繼各地密集出臺新一輪房地產調控細則之后,一場樓市“嚴打”風暴橫掃全國主要熱點城市。
這一輪以打擊謠言、維護樓市秩序的“執法調控”對象不僅是房企,還包括房地產中介、O2O網站、房地產媒介等市場參與主體,查處范圍涵蓋了項目定價、銷售、廣告、宣傳等多個環節。
“先是扎堆出臺政策,后是規范、整頓市場秩序,這種高密度、強力度、大規模的查處打擊實屬罕見。”廣東中原地產項目部總經理黃韜表示。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原副會長朱中一指出,本輪房地產調控包含了多項內容,體現了中央引導下各部門的分工:限購、限貸政策及增加住房供應等內容由地方政府來出臺,住建部主要抓中介機構等擾亂房地產市場的行為,中宣部則主抓輿論引導。同時,各地根據樓市情況“分城施策”,調控的范圍和力度也不盡相同。
從“政策調控”到“執法調控”,這場由中央主導、全國聯動的樓市“嚴打”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逼出樓市泡沫、穩定市場。
一場史無前例的樓市稽查
10月14日晚上7點,位于深圳市南山區的某樓盤營銷中心大門緊閉,透過玻璃櫥窗可見辦公桌上的文件、電腦已被搬走,外墻上的大幅宣傳標語被撤下。
在前一天,包括該項目在內的深圳市10個轄區的20個樓盤遭到突擊檢查。據悉,深圳市市場稽查局派出了12個檢查組,由稽查局局長吳兵親自帶隊,開始為期三個月的房地產市場整頓行動,檢查內容包括證照、合同、宣傳廣告、價格、備案等情況。
據項目案場人員透露,所有宣傳畫面均被拍照,紙質文件逐字檢查,翻柜子、搬電腦,所有現場銷售人員不得離場。
市監局當晚發布官方微信稱在多個樓盤發現了虛假宣傳、捂盤惜售、不正當競爭、價格公示要素不足、違反《廣告法》等違法違規行為,甚至在個別樓盤搜出了多個假離婚證及借名購房協議書。
10月13日,深圳市房地產經紀行業協會同時發布通知,禁止深圳地產中介舉牌銷售、派發傳單等營銷行為,禁止房地產經紀機構使用“日光盤”、“最優”、“獨家”等違規廣告用語。
一夜之間,深圳幾乎所有中介門店門口原本滿滿當當的房源信息和樓盤廣告均被撤下。
這是近年來深圳監管部門對樓市祭出的最重一拳。但深圳市市場稽查局局長吳兵稱,這次行動是市場稽查局依照自身職能和相關法律法規,對樓市違法違規或不健康的行為進行整治,并不是外界所說的“嚴打”。
吳兵指出,有關部門8月已經開始從側面排查,9月底嘗試性地先檢查了分別位于龍華和龍崗的兩個樓盤。
調查人員在檢查中發現,開發商人為制造樓市火爆局面并非個別現象,有的開發商煞費心思,甚至專門印制統一口徑的文件,捏造樓市火爆的假象,或者捂盤惜售,人為抬高房價,其中,虛假宣傳的問題最為嚴重。這正是房地產市場長期打政策“擦邊球”所帶來的后遺癥。
據了解,10月1日至3日,北京市發改委已對11家在售樓盤和20家房產中介門店進行了價格執法檢查。這場全國樓市“嚴打”風暴從北京蔓延至南京、深圳、上海、合肥、武漢、成都等熱點城市,背后是來自中央的統一部署和強力推動。
10月18日,上海也開始樓市大清查,8家房企和7家房地產中介機構被查處。據當地房地產從業人士透露,檢查主要集中于虛假房源和宣傳、交易程序、價格備案等方面,“有查繳證物的,有直接去樓盤現場抓人的,19日開始是集中查平臺方”。
風聲鶴唳
“今天一定要把之前發布的文章刪掉,只要有‘最’字眼,包括‘稀缺’、‘獨家’、‘黃金’之類,通通刪了。”10月15日,深圳某房地產自媒體接到一條這樣的指令。
該自媒體運營方告訴記者,深圳在突擊檢查了20家在售樓盤之后,對其中的虛假廣告宣傳重點梳理抓取,依照去年9月1日修訂的新《廣告法》制定了最高罰款100萬元的處罰要求。
10月13日開始,史上最嚴厲的廣告法在深圳開始嚴格執行。杭州、上海、長沙、合肥等地的房地產媒體也先后接到了開發商刪廣告和刪稿的要求。
同時,中介代理機構也迎來了新一波整頓,規范房地產經紀服務過程中的廣告用語。有中介人士表示,開發商明確發布了內部銷售管理要求,對于案場宣傳口徑、銷售數據輸出等做了嚴格限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合法”經營。該中介機構也收到內部通知,重申“切勿為成交而作出違規行為”。
房地產O2O從業者劉覓表示,現在基本主流房產網站都已被約談,所有網站上展示的樓盤,嚴格要求掛上預售證號。同時為了躲避查處,部分網站的頻道頁和內容頁也做了隱藏處理。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此次調控堪稱史上“范圍最廣”、“執行最嚴”的樓市整頓。
一是執法的節奏快,在短期內迅速查處各類違規的做法;二是查處的涉及面廣,對象不僅是房企,還包括房地產中介、O2O網站、房地產媒介等市場主體。
但在深圳某中型房企的品牌總監沈浩看來,“這有點像殺雞儆猴”。以前購房者買房時最關心的價格、地段、學區、升值空間等問題,現在突然不讓說了,讓開發商有點手足無措。
沈浩表示:“至少最近一個月內項目所做的策劃方案和營銷思路都得調整,而如果3個月內一直是這樣的情況,開發商基本上等于提前過年。”
從政策調控到加強執法
國慶假期期間,全國各地密集出臺新一輪樓市調控政策,限購、限貸政策成為市場關注焦點。事實上,對于房地產市場的整頓,政府早在相關調控政策中做出預警。
10月4日,深圳市就在出臺的“深八條”細則中明確指出:嚴厲查處房地產市場違法違規行為。
10月14日,住建部召開電話會議,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9種不正當經營行為作出了明確界定:一類是誤導、欺詐、炒作行為,包括發布虛假信息和廣告、捏造或者散布謠言等;另一類是違法違規銷售行為,包括未取得預售許可證銷售商品房、變相收取定金預訂款、捂盤惜售、暗中加價收費、捆綁搭售、一房多賣等。
住建部相關人士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以往調控都是國務院直接發布政策,此次樓市調控是中央領導親自下的批示,因此調控的著重點和以往略有不同。此前多以限購、限貸為主,現在就是有針對性地根據樓市情況出政策。
嚴躍進認為,“政策+執法”的組合拳之所以有效,在于納入到執法監管隊伍的涉及到國土部門、住建部門和金融部門,對于樓市監管的方位比較全。“同時,過去各類打‘擦邊球’的做法容易使得政策效應減弱,現在相對來說更容易執行,政策效應更容易得到釋放。”嚴躍進說。
據了解,10月13日樓市嚴查之后,深圳市場至今未有項目取得預售證,10月第二周,深圳亦無項目舉行開盤和加推活動,大部分一手樓盤的訪客量和成交量驟減。
而根據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的預測,10月深圳市場原本預計入市的項目將有30余個。
“一來市場不好,使得開發商進入觀望狀態,延遲項目入市時間;另外開發商也不知道怎么定價了,和預售證價格上下差15%以上都不行,又不敢說折扣優惠,拿了預售證又必須都推出來。這種時期,開發商肯定都很保守。”劉覓分析說。
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在2016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上表示,從部分數據的監測情況來看,目前樓市調控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房地產市場高燒開始在退,房價走勢開始趨穩。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