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怎么說呢,不好說啊!”
從幾年前的“雄心萬丈”到現在的無奈,城商行上市的熱情經歷了“過山車”式的變" />
“上市……怎么說呢,不好說啊!”
從幾年前的“雄心萬丈”到現在的無奈,城商行上市的熱情經歷了“過山車”式的變化。正如《站臺》歌中所唱“長長的站臺,漫長的等待……我的心在等待,永遠在等待”,大多數城商行早已準備好上市前工作,但只能抱著期望靜待上市開閘。
但有些投資者已經等不及城商行上市了,一年多前就開始出手拋售城商行股權,甚至有投資者放棄了第一大股東的地位。
“我們也得考慮時機”
重慶銀行屬于準備IPO比較早的城商行。
2010年《投資者報》曾對城商行上市進程進行過一輪調查,并刊發《三梯隊格局虎視A股:33家銀行上市進程調查》一文,當時重慶銀行的上市進展已到遞交申請階段,彼時該行董秘李在寧底氣十足地向記者表示:“上市進程正按計劃進行。”
雖然礙于規定不能透露更多消息,但很多城商行對于記者的關注感到高興,甚至是自豪,河北地區某城商行的董事長甚至在電話中和記者談了近一個小時。
此后,關于城商行上市的消息不絕于耳,尤其是2012年初證監會首次公開在審企業名單,有14家地方銀行名列其中。這一信息讓人振奮,城商行上市已是“臨門一腳”的聲音甚囂塵上。然而直至今日,在審名單中又增加了一家成都銀行,但這“一腳”仍未踢出。
等待上市是有成本的,比如更新上市申請資料,提交最新業績報告等等,加之城商行自身經營的多重壓力,使得當初的激情與自豪逐漸變為無奈。
近期有消息稱重慶銀行、龍江銀行等幾家城商行有繞道H股的計劃。
在近期《投資者報》記者的再次調查中,重慶銀行董事會辦公室人員和龍江銀行董秘李瑞文都表示不方便講,其他多家城商行也不愿多提。
之前已有重慶農商行在H股上市的先例,那么其他城商行是否愿意到H股上市?
“H股能融到的資金遠遠小于A股,而且之前沒接觸過資本市場,對于香港市場更是不好把握,短期內不考慮。”東北地區一城商行董秘表示。
“其實現在城商行也沒有像報道的那樣,對上市那么著急,你看A股市場這么慘淡,即便現在開閘,我們也得考慮時機問題,不能盲目上市。融不夠資金有什么意義?”江蘇地區某城商行人士坦言。
大股東賣股權頻現
城商行IPO開閘遙遙無期,戰略投資者逐漸失去耐心,自2011年下半年開始,城商行股權被轉讓的動作頻繁。
僅金馬甲產權交易平臺信息統計,2012年以來至少有11起地方銀行股權轉讓信息,若合計起其他各地產權交易中心的信息,城商行股權轉讓將多達幾十起,其中不乏第一大股東轉讓股權的信息。
去年8月至11月間,就有一家未透露地區及銀行名稱的城商行第一大股東計劃轉讓股權,在發布信息的標的名稱中還特別以括號注釋“可成為第一大股東”以吸引注意,同時以有上市計劃增加吸引力:“該銀行位于經濟發達的地區,企業盈利能強,股權結構合理,曾引入境外戰略合作者,與同性質銀行比較優勢明顯,并且未來有上市計劃。”
以上市預期作為宣傳的噱頭是普遍做法。比如南昌市某銀行股份轉讓說明中稱:“根據該銀行的規劃,將保持25%復合增長率,在市盈率不變的基礎上,投資者的回報將達到25%以上。該行一直在積極申報IPO,上市可能很大。如該行實現上市,參考寧波銀行(10.65,-0.02,-0.19%)(36倍)和南京銀行(9.28,0.06,0.65%)(34倍)的發行市盈率,投資者的回報更為可觀。”
在重慶銀行的股東之一重慶裕豐貿易公司的轉讓說明中聲稱:“該股票即將上市,利潤十分可觀。”
交易所支持地方銀行
自2007年第一批3家城商行上市后,其他行業不斷有新公司上市,而城商行一直未再放行。
記者從投行人士處了解到,城商行上市能否再開閘,是證監會和銀監會兩個監管機構之間需要協商的問題。
在2012年3月份本報發表的《城商行上市仍無時間表 證監會存三大顧慮》一文中,對城商行上市“干打雷不下雨”的原因進行了分析。
證監會的三大顧慮主要包括:一是城商行剛剛轉制結束,與地方政府有密切聯系,自身風險隱患大;二是金融創新加速,銀行盈利模式面臨挑戰,城商行的應對能力存疑;三是市場行情低迷,銀行融資胃口大,擔心市場難以承受。
但是,相對于證監會,交易所對城商行上市持歡迎態度。
今年“兩會”期間,深交所理事長陳東征透露,他遞交了題為“關于支持城商行、農商行上市,引導差異化發展,切實落實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的提案。
對于交易所支持地方銀行上市的行為,一位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一方面,在大中型國企基本完成上市后,剩下的資質相對較好的國企為數不多,地方銀行相對來說算是較好的;另一方面,滬深交易所的競爭已是人所共知,目前上市銀行都集中在上交所,深交所當然也想引入上市銀行,所以支持地方銀行上市的動機不難理解。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