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交所在文化資源的產權化和證券化的發展中存在風險
2013年10月,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通過國務院部際聯席會議驗收的文交所已達31個。經過一年的調整和整頓,有業內人士認為沉寂一時的文交所將在2014年應來一波“回歸”高潮。那么,在“回歸”的過程中文交所將迎什么樣的挑戰呢。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教授指出,未來文交所發展面臨的挑戰之一就是我們在文化產權、文化資源的產權化和證券化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一是存在制度和法律風險,二是存在價值評估的風險,三是存在社會和市場認知的風險,目前社會和市場對這類資源金融化的認知實際上還是有限的。
過多過濫是文交所發展面臨的大問題
對于未來文交所“回歸”所面臨的問題,魏鵬舉表示,文交所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大問題就是現在文交所總量太多,但卻未形成一個規模化的平臺。魏鵬舉稱,雖然中國文化產業如此繁榮,受到各方重視,但是文交所也沒有必要保存如此多的數量,目前除了絕大多數省一級的區域有文交所以外,在地市一級也存在不少文交所,文交所過多過濫是這一行業發展面臨的大問題。
聯盟化和專業化是文交所未來的發展方向
針對文交所發展中面臨的困境和存在的問題,未來文交所出路在何方呢,魏鵬舉指出,一方面向,文交所應向聯盟化的方向發展,目前全國的文交所急需通過聯盟的方式建立共同的文化產權交易平臺和市場,大家應抱團取暖,謀求共同發展;另一方面,文交所需要向專業化的方向發展。通過兼并重組和市場化的方式整合文交所,去粗取精,最后只保留若干個有代表性有特色的文交所。一是從區域層面上保留若干個有代表性的文交所,二是從差異性出發保留文交所,即留存的文交所要注意相互之間應存在差異化,比如一些文交所是做藝術品的,有些文交所可能是專做非文化物質遺產的,還有些文交所可能專門針對小微文創企業或者中小文化創意企業的,每個文交所都應有所專攻。
差異化是文交所發展面臨的機遇
文交所在發展過程有挑戰但也存在著機遇,魏鵬舉表示,今年擺在文交所面前的一個重大機會就是差異化的方向發展。為什么說差異化對于文交所來說是個重大機遇呢?最近國務院出臺了推進文化創意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這一指導性方針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小微文創企業的發展和文化創意價值的認識都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它對于整個產業的輻射帶動將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文化產權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文化產業本身,它已經成為全產業或者說中國整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引擎了。未來文交所在差異化的發展方向上,可以在小微文創企業或者中小文化創意企業的文化產權方面多下工夫。
文化產權交易所應將重點放在知識產權開發領域
對于文交所介入文化產權領域需要注意的問題,魏鵬舉表示,第一,必須有足夠的政策意識和法律意識,其中尤其要加強參與者的法律意識的培養,不能踩著紅線去干冒險的事情。第二,要有足夠的創新意識,不能裹足不前、固步自封,其實文化產權這一領地到處都是機會,而且值得做可以做的事情是非常多的。但同時他也強調,要做有利于整個文化產業乃至經濟發展的一些事情,不能冒險進行那些炒空的做法。中國擁有大量的文化資源,對于文化資源的產權化的推進、產權化的保護和產權化的開發這些方面其實是大有可為的。
有鑒于此,魏鵬舉建議,文化產權交易所可將重點放在知識產權開發這一領域。他表示,知識產權開發領域還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目前大量的文化創意類知識產權的價值還未被充分的發現,而且這類知識產權的價值也還沒有真正的通過與資本對接去實現。比如說我們經常討論的授權產業就在此例,目前中國授權產業可利用的空間非常大。文交所在介入藝術授權方面可以對藝術品的知識產權做進一步的商業化開發。另外,文化產權交易所也可以進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知識產權的維護和開發利用,中國的非遺資源非常豐富,如何結合有效的資本對這些資源進行知識產權開發,這應是文化產權交易所這個平臺去探索的。
魏鵬舉介紹,在傳統發展模式中大家都不注重知識產權,所以在自我發展的過程中也產生了一些困惑,目前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都存在產權的意識上的苦惱。近年來,隨著我國數量眾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向商業化,大量知識產權案件層出不窮,許多非遺項目都涉及商標侵權、老字號侵權等等,例如官司不斷的“泥人張”, “泥人張”已經形成了一個很好的品牌,所以不僅天津有 “泥人張”,北京和山西也都有“泥人張”,因市場效益的吸引和商標管理混亂,“泥人張”的知識產權糾紛案件屢次發生。如果大家一早就有知識產權意識的話,那現在就不存在這些糾紛了。
專家簡介
魏鵬舉,1970年10月山西生人,博士,教授。中央財經大學宣傳部部長,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中央財經大學文化創意研究院執行院長,文化部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創)主任,兼任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研究員、文化部文化貿易專家委員會委員、財政部國有文化資產管理專家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