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鐘志敏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北京產權交易所獲悉,2013年北交所共完成各類產權交易項目31872項,同比增長28.02%;成交金額10195.8億元,同比增長8.52%,年度交易規模首次突破萬億元。
自2004年2月合并重組以來,十年間北交所累計完成交易額3萬多億元,年交易規模擴張40多倍。北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發揮交易所的平臺作用,拓展市場化服務范圍,推動資源優化配置。
傳統業務亮點頻現
2013年,在國企改制進場交易這塊“蛋糕”日漸縮小的大環境下,北交所仍實現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成交額631.49億元,同比增長14.09%。2013年,企業國有產權掛牌項目競價率達到21.38%,企業產股權資源得到優化配置?!白鳛槠髽I國有產權轉讓的重要平臺,北交所特別注重項目公允價格的發現?!北苯凰嚓P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記者。
從產業上看,去年第一產業成交金額9.38億元,第二產業成交281.17億元,第三產業成交340.94億元,成交額分別占比1.49%、44.52%和53.99%。其中以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占比過半,這與中國目前總體產業結構大體一致,體現出近年來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和并購活躍的態勢。房地產業、商務服務業、汽車制造業、電力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居成交金額前五位,分別成交124.91億元、71.36億元、52.04億元、42.83億元和40.38億元。“交易數據反映出全國產業結構調整的趨勢,活躍行業凸顯了市場熱點。”北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外,北交所成為了上市公司、專業金融機構開展并購重組的重要平臺。2013年,共計有12家上市公司受讓項目13項,成交金額15.1億元,涉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電力工業和房地產業。其中5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受讓項目6項,受讓金額4.2億元;7家民營控股上市公司受讓項目7項,受讓金額7.91億元;6家PE機構受讓6宗項目,成交額7.78億元,主要涉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房地產業、商務服務業等行業。
依托龐大的交易規模,北交所對混合所有制經濟形成的貢獻令人矚目。去年,北交所669項企業國有產權掛牌項目中,民營企業、自然人、外資企業等非國有資本受讓510項,占到76.23%;成交金額201.32億元,占比59.53%。
國有企業實物資交易成為傳統業務的一大亮點。2013年,北交所共完成各類實物資產交易4825項,成交金額57.76億元,同比增長143.3%。其中國有企業實物資產成交56.81億元,同比增長148.08%。
北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2012年2月,北京市國資委出臺《關于加強企業實物資產轉讓管理工作的通知》,成為全國率先開展國有企業實物資產進場交易的省級地區。2013年12月,國務院國資委發布《關于中央企業資產轉讓進場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對央企實物資產進場交易進行了規范。過去兩年間,北交所為實物資產進場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準備工作,預計2014年實物資產進場有望延續2013年的火爆態勢。
創新業務多項突破
2013年,北交所積極開展業務創新,并取得多項突破。
推進全要素綜合服務。在做好企業國有產權有序流轉的同時,北交所將服務延伸到企業的投資、融資、流轉和咨詢等多個方面,搭建了“全要素綜合服務體系”,全國鐵路廣告資源轉讓、電影版權及收益權、焦化產能指標、發電指標、房屋拆除權益等創新品種實現進場交易。
建立旅游資源交易平臺。受北京市旅游委委托,2013年9月,北交所推出“北京旅游資源交易平臺”,主要提供旅游項目招商、旅游企業融資、旅游企業股權交易、旅游實物資產交易、旅游產品發布等服務。該平臺是在政府職能轉變過程中,由北交所提供的市場化服務又一重要業務。平臺首批上線項目近70個,涉及金額80億元。2014年1月,北京廠甸廟會攤位承租權網絡競價在北交所舉行,最終11位競買人以網絡競價方式競得17個攤位承租權。
訴訟資產全進場取得突破。2013年8月,北京市高院出臺《關于部分法院涉民事執行資產統一進入北京產權交易所進行司法拍賣的規定(試行)》,市一中院、海淀法院、朝陽法院和大興法院訴訟資產率先進場處置,標志著北交所該項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截至2013年底,北交所共接收涉及69個案件96個拍賣標的,已發布拍賣公告44個,涉及拍賣標的75個,成交總金額22.36億元。在司法機關轉變職能過程中,北交所的市場化服務再次得到認可。
2013年,北交所投資設立的各專業平臺商業模式逐步成熟,平臺運行平穩,形成了傳統優勢業務與市場創新業務齊頭并進的良好局面。
北京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開市。2013年11月,北京環交所承擔的北京市碳排放權交易正式開市,截至去年12月底,共成交18筆,總成交量4.38萬噸,成交額219.12萬元;北油所推出“加油儲值卡”業務。2013年10月,北油所聯合中國銀行聯合發行“長城北京石油交易所聯名卡”,此卡可在北油所合作加油站享受打折優惠。這是北交所在推動大宗商品價格的市場化形成方面的初步探索;截至2013年底,北礦所“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累計完成交易量2000萬噸,占同期全球鐵礦石現貨交易量的10%以上,初步具備了全球定價影響力。北礦所推出的鐵礦石現貨交易基準價獲得權威機構認可;中技所“專利技術投資價值評價指標體系”成功推廣。該體系能夠實現對企業專利技術進行全方位的價值評價,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知識產權評估難、作價難的難題,得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的高度認可和推廣。2013年,中技所對京東方集團、中國電信等開展核心專利價值評估分析,并逐步向全國拓展。
提升金融服務功能
10年間,北交所交易規模從最初的214億元,上升到2013年突破萬億元,十年增長近50倍,累計總成交規模突破3萬億元。北交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主要得益于兩個方面:一是各類國有資產進場公開、透明處置;二是要素資源市場化進程的加快。
隨著產權交易機構傳統業務的逐漸萎縮,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給整個產權市場帶來新的機遇。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原來國企改革對于產權市場而言重點在于剝離輔業資產、處置低效資產等,讓國企輕裝上陣。新一輪國企改革,是讓國有企業以市場主體地位經營企業,是國資監管部門對國有企業的管理從實物形態管理到價值形態管理的轉變,這對產權市場來說是機遇也有挑戰。機遇在于產權市場有深度參與國企改革的機會,挑戰在于產權市場應當增強組合民間資本參與國企改制重組的能力,產權市場需要進一步提升和發揮平臺功能。”
對于今后的發展規劃,上述負責人表示,北交所將立足于“首都要素市場重要建設者和運營者”的基本定位,進一步發揮交易所的平臺作用,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提供綜合性服務;抓住政府職能轉變的契機,拓展市場化服務的范圍;推動大宗商品價格的市場化形成;推動技術、環保、文化等領域的資源優化配置。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