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鐘志敏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第二屆二次理事會上獲悉,在深化國資企業改革中,各地產權交易機構全行業累計實現國有產權交易增值800億元。同時,創新業務增長明顯,京津滬渝等會員單位的創新業務占到交易總額的80%以上。
創新業務增長明顯
協會秘書長夏忠仁表示,協會成立3年來,行業市場化程度提高,主體業務發展順利,創新業務增長明顯。
主體業務方面,在深化國資企業改革中,各地產權交易機構堅持做實做好產股權交易業務,業務增長明顯,市場地位得到鞏固,幾年來全行業累計實現國有產權交易增值800億元。
創新業務增長明顯。產權交易機構業務已覆蓋股權質押融資、實物資產交易、科技產權交易、金融資產交易、排污權交易、訴訟資產交易、農村產權交易、林權交易、礦權交易、黃金交易、文化產權交易等。京津滬渝等會員單位的創新業務已占到交易總額的80%以上。
2013年,北京產權交易所的金融資產交易、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的碳交易業務增長明顯;天津產權交易中心的貴金屬交易業務,青海產權交易市場的二手房和二手車交易成為主營板塊;吉林長春產權交易中心、北京產權交易所、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武漢光谷聯合產權交易所、山東產權交易中心的股權質押融資業務不斷突破。
特別是北京產權交易所、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發揮產權交易市場資本積聚功能,為企業引入戰略投資分別超過100億元。廣州產權交易所和天津產權交易中心開展中小客車增量指標競價模式,創新了公共資源交易模式。
此外,行業信息化建設水平得到提高,實現了企業國有產權交易項目信息統一披露。目前已發布企業國有產權轉讓項目3572宗,累計掛牌金額2759億元;組織實施了實物資產交易監測系統建設。項目建設已經按計劃完成,正在與會員單位對接聯網;開展“四統一”信息集成服務平臺建設可行性研究和項目申報,該項目入選工信部2013年電子商務集成創新試點項目。
混合所有制帶來機遇
近年來產權市場發展環境得到極大改善,資本化和市場化程度明顯提升,價格發現功能進一步顯現,充分發揮了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促進了國有企業和各類企業產權的規范、有序、高效地流轉。
協會新任會長吳汝川表示,在新的形勢下,如何為國有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服務,如何組合民間資本參與國企改制,是必須面對、也必須回答好的一個課題。“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是產權市場的基礎業務。這一基礎業務面臨著提升、改造,需要有新的思維、新的機制、新的作為。”
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郭建新表示,混合所有制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重要實現形式,行業要在服務理念、服務模式、服務方法上創新。同時要始終重視經營中的業務風險、道德風險。
業內專家表示,當前亟須建立和完善多層次的產權交易市場體系,為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發展提供有效運轉平臺。健全和完善產權交易市場的機制和功能,加強產權交易信息網絡建設,提高系統化和網絡化水平,加強產權交易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升產權交易規范水平,降低產權交易成本,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加快建立和完善產權交易市場相關法律法規,健全產權監管制度;嚴格執行產權交易進入市場制度,提高產權交易的市場化運作程度,鼓勵民營、外資等非公有制經濟的產權進入交易,促進產權競爭,激活產權市場,使產權市場成為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壯大的有效平臺。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