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錢瑩
昨日晚(8月28日),上美股份發布2025上半年業績公告。至此,中國頭部美妝上市公司2025上半年財報已全部發布,2025上半年中國美妝十強也隨之出爐。
據《化妝品報》統計,剝離非化妝品業務后,2025上半年,中國營收前十的化妝品公司依次是珀萊雅、上美股份、上海家化、巨子生物、毛戈平、水羊股份、貝泰妮、逸仙電商、丸美股份、福瑞達。10家公司上半年營收總體量達282.94億元,去年同期中國美妝前十營收總額為257.35億元,同比增長9.94%。
其中,珀萊雅、上美股份、上海家化依舊穩居前三,巨子生物以31億元的亮眼成績排行第四,毛戈平以31.28%的最大增速躍居第五,水羊股份穩健增長,保持第六,貝泰妮降至第七,逸仙電商、丸美股份、福瑞達分別排行第八至第十位。
01
十強格局穩中有變
珀萊雅、上美股份、上海家化穩居前三
和去年同期對比,2025 年上半年,中國美妝十強格局有穩有變。前三名格局穩定,保持不變。
珀萊雅公司以53.62億元的營收繼續領跑,不過增速為7.21%,相對以往有所放緩。作為國貨美妝標桿,珀萊雅靠多品牌矩陣與線上渠道深度運營筑牢根基。主品牌雖微降,但彩棠錄得7.05億元營收、同比21.11%的增長;Off&Relax更是獲得2.79億元、同比102.52%的爆發,由此撐起增長版圖,功效護膚與新興個護品牌的發力,為其長期發展注入活力。
上美股份營收41.08億元、同比增長17.29%,旗下韓束在抖音等新興電商渠道大獲成功,上半年營收額達33.44億元,同比增長14.3%;newpage一頁表現同樣出色,上半年營收實現倍式增長,同比暴增146.5%至3.97億元。
上海家化營收34.78億元、同比增長4.75%,憑借佰草集“大白泥”等大單品線上破億,玉澤抖音自播GMV翻倍,在鞏固線下的同時拓展線上,推動品牌年輕化,整體已走出低谷重回增長。
巨子生物以31.03億元、同比22.50%的成績升至第四。作為功效護膚“黑馬”,可復美營收25.4億元、同比增長22.7%,可麗金營收5.03億元、同比增長26.9%,在敏感肌等細分領域的技術壁壘,使其專業皮膚護理業務表現突出。
毛戈平營收25.88億元、同比大增31.28%,成為十強“增速王”。聚焦彩妝,憑借東方美學定位與高端市場深耕,線上在抖音等平臺大促表現亮眼,線下專柜拓展與體驗式營銷同步推進,品牌聲量與市場份額齊升。
水羊股份營收25億元、同比增9.02%,保持穩定。通過“自有品牌 + CP 品牌”雙驅動,EDB等高端品牌與美斯蒂克等海外品牌協同發展,線上抖音渠道營收9.98億元、同比增16.11%,同時也在線下拓展高端門店,多維度拓展市場。
貝泰妮營收23.72億元、同比下滑15.43%,排名第七。作為曾經的“功效護膚龍頭”,雖薇諾娜寶貝破億、璦科縵增長93.89%,但受行業競爭、戰略調整影響,整體增長遇阻,急需在產品創新與渠道策略上破局。
逸仙電商、丸美股份、福瑞達分別以19.2億元、17.69億元、10.94億元位列第八、第九、第十。逸仙電商護膚業務占比超彩妝,達53.5%,Galénic等品牌增長強勁,品牌升級與渠道優化見成效;丸美股份營收增30.83%,丸美、戀火雙品牌增長,眼部與彩妝產品發力,品牌年輕化有突破;福瑞達營收降7.73%,雖在玻尿酸領域有潛力,但需應對市場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華熙生物2025上半年功能性護膚品業務營收9.12億元,同比下降33.97%,無緣此次十強。
總體而言,2025半年中國美妝十強呈現“頭部穩中有進、中部加速突圍、部分企業承壓調整”的分化格局:珀萊雅等頭部企業憑借綜合優勢延續強勢;巨子生物、毛戈平這類細分領域玩家靠特色快速崛起;也有部分企業因各種因素增長乏力,需通過戰略、產品、組織的變革,在競爭中尋得新機遇。
02
6家企業線上營收占比超70%
從2025上半年中國美妝十強財報數據來看,“線上渠道為核心增長極”已成為頭部企業的共性——十強中6家企業線上營收占比超70%,部分企業更是突破95%,線上不僅是“主戰場”,更是決定營收規模與增速的關鍵變量;而圍繞不同平臺特性的精細化運營,則成為企業分食流量紅利、拉開競爭差距的核心手段。
其中,珀萊雅公司線上收入占比高達95.39%,彩棠針對天貓創新貨品組合、應用AI工具挖掘高價值流量,抖音端以達人驅動為核心、自營直播承接流量,實現多平臺精準適配。
上美股份更是憑借韓束在抖音的強勢表現,連續六次蟬聯抖音美妝TOP1,上半年GMV達34.4億元,超去年全年規模,將新興電商渠道的流量紅利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營收增長。
毛戈平線上收入首次超過線下,占比達51.4%,抖音平臺在38大促、618 期間均登頂彩妝類目榜首,淘天、京東等平臺同步發力,形成全平臺覆蓋。
就連此前依賴線下體驗的逸仙電商,線上渠道也貢獻了絕大部分營收,且通過護膚品牌在抖音的增長,進一步夯實線上基本盤。
這種“線上依賴”并非簡單的流量堆砌,而是企業針對不同平臺特性定制運營策略的結果——天貓側重品牌形象與會員復購,抖音側重內容種草與即時轉化,京東側重品質用戶與物流體驗,各平臺各司其職,共同構筑線上增長矩陣。
線下渠道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從“規模擴張”轉向“精準補位”,成為品牌高端化與體驗感提升的重要抓手。上海家化雖線上增速亮眼,但線下仍在主動布局新興渠道,新增40個成長型經銷商,開拓4.1萬家終端,將縣城以上市場覆蓋率提升至92%,同時通過“萬店萬堆”策略強化終端動銷,讓線下成為品牌下沉與消費者觸達的補充。
毛戈平在線下持續升級專柜形象,入駐北京SKP、重慶星光68等高端商場,還在杭州湖濱步行街開設品牌形象旗艦店,通過沉浸式體驗與專業試妝服務,鞏固高端彩妝品牌定位;水羊股份則為 EDB(伊菲丹)布局核心商圈直營門店,截至上半年已開設8家,以高奢裝修風格匹配品牌定位,實現“線上引流+線下體驗” 的協同。
即便線下占比最低的珀萊雅,也未完全放棄線下,而是通過優化門店結構、聚焦核心商圈,維持品牌線下存在感。
此外,“線上線下數據打通”的趨勢也逐漸顯現。巨子生物構建了覆蓋醫療、零售、社交電商等多場景的全渠道網絡,線下產品進入約1700家公立醫院、3000家私立醫院和診所,超過13萬家連鎖藥房門店和約6000家CS/KA門店,線上則通過天貓、抖音等平臺開展銷售與推廣,線上線下形成“專業背書+大眾銷售”的互補,進一步擴大市場覆蓋;上海家化也通過線上爆品(如佰草集“大白泥”)與線下終端聯動,讓線上種草的消費者能在門店獲得實物體驗,強化消費決策信心。
整體來看,2025上半年美妝十強的渠道策略,已從“單一渠道發力”轉向“線上主導、線下補位、全渠道協同”的成熟模式,而“精細化運營能力”與“平臺適配度”,則成為決定企業渠道效率與營收增長的核心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