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丁加林 實習生 柴澤乾
一年一度的高考結束,大學新生們也開始陸續被各大高校錄取,洗發水自然是新生們必須要準備的生活用品之一。如今開始步入大學開始新生活的已經是00后了,他們使用什么品牌的洗發產品?他們又對洗發產品有著怎樣的要求?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研。
本次調研采取網上問卷調查與采訪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調查樣本為某高校80名大學生,其中女生62人,男生18人。經過調查,男女生在品牌選擇方面上并沒有明顯差異,但在了解產品的方式上,關注網上種草的女生明顯多于男生。
品牌選擇呈現多樣化
在本次調研的樣本中,共計有25個品牌的洗護發產品。除了大眾品牌外,不少小眾的洗護品牌也占有一席之地,而對于選擇外資品牌還是本土品牌,則并沒有明顯的區別。其中,潘婷、飄柔、沙宣、清揚和阿道夫五個品牌選擇的人數最多,占到了總數的48.15%(見圖一)。
高端、大眾洗護平分秋色 外資品牌占優勢
從圖二、圖三的數據來看,此次調查中選擇高端洗護品牌與大眾品牌的人數基本相近。不論是從品牌數量和購買人數上來看,和本土品牌相比,外資品牌仍然占據優勢。這離不開外資品牌在洗護發市場多年來的沉淀與積累。
品牌口碑最受00后關注
面對如此眾多的品牌,口碑成為了00后大學生們挑選洗發水時的重要依據,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認為,口碑是他們最看重的要素(見圖四)。大多數(76.55%)受訪者通過親友推薦、網上種草及廣告的方式獲取產品信息,看重產品的口碑并不讓人感到意外。在采訪中,一位受訪者告訴記者,他在選擇產品之前,其室友已經試用過這一產品,確認使用效果不錯后自己才選擇購買。
控油、護發、去屑等常規功效更受歡迎
根據調查,在洗護發產品的眾多功效中,有70%的00后大學生關注控油效果,有68.75%的受訪者關注護發功效,關注去屑功能和清潔功能的大學生數量則分別為56.25%和57.5%。不難看出,大學生群體在挑選洗護發產品時相對務實,比較關注常規功效。
品牌忠誠度低,嘗試新品牌的意愿較強
在受訪的80名大學生中,有39人表示自己會經常更換洗發水品牌,另外41人則會長期使用同一品牌。但在長期使用同一品牌的大學生中,中途更換過品牌的人同樣很多,這部分學生表示自己并不在意使用什么品牌,一旦其它品牌有更合適自己的產品,會很快更換。
中大瓶裝更受歡迎
目前市場上的洗護發產品規格比較多,有180ml的小瓶,也有1L以上的特大瓶,大學生群體傾向于購買什么樣規格的洗發水?此次調查顯示(見圖七):400ml左右的中瓶洗發水的接受度最高(占56.25%),其次是700ml左右的大瓶(27.5%)。大學生小C則是為數不多選擇了特大瓶的人之一,她坦言,購買這樣的大瓶主要是為了節約購買生活必需品所花的時間,省去反復采購的麻煩,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學習中去。
網購現象普遍,超市仍占一席之地
根據圖八,在網上購買洗護發產品已經成為多數大學生的選擇,同時,學校商超這一購買渠道仍然具有相當的影響力。網購選擇多樣,但網購挑選、比價同樣也會耗費不少時間;而學校內的超市則非常便捷,但可選擇的產品較少,集中于一些大眾品牌,學生想要購買小眾品牌只有選擇網購,兩者各有利弊。
半數以上大學生會使用護發素
調查顯示(見圖九),58.75%的大學生表示自己有使用護發素的習慣,除了一般的護理需求外,大學生燙染發的增加也是他們購買和使用護發素的一大原因。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部分學生會在參加重要活動前專門去理發店做造型。
香味是00后選擇洗發水的重要關注因素
在調研中,有12.5%的00后大學生表示,自己在挑選洗護發產品時,會特別關注到香味這一因素。其中,陽光清爽類型的香型比較受歡迎,而廉價劣質香精的氣味則會對選擇產生不利影響。一些受訪者認為,自己青睞的產品在香味多樣化上做得還不夠,僅有的幾種諸如水果、薄荷等香味難以滿足多樣化的需求。由此可見,洗發水品牌在產品香型上還有很大的空間可做文章。
總結
調查顯示,00后大學生群體在洗護發產品的選擇上,主要呈現這樣幾個特征:第一,品牌選擇多樣化特征明顯,同時嘗試新品牌的意愿比較強;第二,務實理性,注重口碑與實際功效;第三,需求多樣化,會注重頭發養護。
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00后消費者在洗護發方面有著他們的個性和偏好,年輕的新消費群也為品牌方帶來了新的市場機會點:
1、注重產品意識,提升產品質量,樹立良好口碑;
2、加強線上渠道的同時,注重產品的貨柜展示,特別是中大瓶規格的包裝;
3、發質養護需求高,有一定市場潛力;
4、在香型上下功夫,提升顧客消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