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嘉馨
3月15日晚,2025央視3·15晚會引發了社會各界巨大關注,相關事件迅速登上微博熱搜,緊隨一個深紅“爆”的標簽。在本次315晚會中,一次性衛生用品“集體暴雷”了。
315晚會第一個案例是不法公司回收本該銷毀的衛生用品垃圾,進行翻新售賣:位于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的“梁山希希紙制品有限公司”銷售劣質衛生巾、嬰兒紙尿褲,且數量巨大,該公司通過打通品牌工廠員工,收購了原本應該銷毀的不合格產品,再挑出形狀完整,沒有明顯污漬和破損的“二等品”進行翻新售賣。涉及包括蘇菲、嫚熙、全棉時代、好之、麥酷酷、米菲、自由點、Babycare等知名品牌。
△2025央視3·15晚會
第二個案例是過去一年爆火的一次性內褲行業,存在“一次性內褲徒手制作不滅菌”的普遍亂象。產品包裝上標注的面料材質是“棉”,實際卻使用的“滌”,包裝袋上“EO滅菌后變為黃橙色”的標識也是事先印好的。涉事代工廠生產過的產品涉及初醫生一次性內衣、貝姿妍一次性內褲和浪莎一次性內褲。
315晚會對一次性衛生用品的曝光事件仍在持續發酵。截至目前,浪莎、貝姿妍、初醫生已經下架所有一次性內褲產品。蘇菲、嫚熙、全棉時代、Babycare等品牌紛紛發布聲明,表示與違法企業無任何合作,就連案例未涉及的品牌如七度空間、倍舒特、護舒寶、好奇等也發文自證。嫚熙天貓官方旗艦店將直播間播放內容,換成了老爸抽檢其一次性內褲且證明合規的視頻,而其他涉事品牌的官方直播間,除全棉時代外,在昨晚便已停播。
一次性衛生用品,是一個距離化妝品行業僅“一步之遙”的產業。一方面,很多美妝企業都有一次性衛生用品方面的生產線,生產包括化妝棉、洗臉巾在內的美妝工具,甚至某些美妝工具品牌也生產一次性內褲;而全棉時代、尤妮佳等品牌的化妝棉一向備受歡迎,化妝品報查詢發現,僅天貓超市渠道的全棉時代化妝棉就全網熱銷10萬以上;在315晚會中曝光的“虞城縣健芝初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其經營范圍中也包含“化妝巾”。
2024年,“化妝棉普遍菌落超標”“洗臉巾熒光劑超標”都曾引起社會關注,甚至在小范圍內引發消費者放棄洗臉巾重新用起毛巾的潮流。可以說,“一次性衛生用品不衛生”已成為行業頑疾。△2025央視3·15晚會
△“虞城縣健芝初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資料,圖源企查查
另一方面,化妝品行業與一次性衛生用品,同屬快消品,且都與皮膚直接接觸。而二者同樣涉及產品生產環節中代工和廢料處理問題。315曝光的一次性內褲案例中,涉事代工廠為品牌提供“一條龍服務”,包括質檢合格的各種報告、消毒殺菌視頻,以應消費者或有關部門查詢的“不時之需”。這不禁令人想到化妝品行業的相關事件,為了通過質檢,有的代工廠“直接”給企業提供報告;有的企業將“特供”樣品送檢,但實際售賣的產品卻無法通過質檢。
質檢報告和工廠視頻,本就是買方了解產品質量為數不多的方式,而今也可以“批量生產”,這透支的不僅是品牌的信任度,也是整個快消行業的信任度。
衛生巾、紙尿褲的廢料流出,折射出的是工廠管理問題,而一次性內褲不消毒,折射出的是新興行業亂象,二者似乎都能歸結為馬虎、姑息的監管態度。一家公司開工廠或做品牌,必須要對自己的產品質量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大眾負責,消費者了解產品真實情況的手段是受限的,由于信息不對稱處于相對“無知”的狀態,欺騙一個無知的人,這是不道德的,更遑論可能涉及違法犯罪。作為品牌監管者,在生產過程涉及產品衛生、安全方面的底線,不容一丁點姑息。
1983年,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將每年的3月15日定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正是為了保護消費者享有獲得安全保障、獲得產品正確資料、自由決定選擇以及要求賠償和要求保障有益的健康環境等權利。
奉行“長期主義”是每一個品牌都在講的愿景,但穿越周期靠的是對從原料到生產,再到銷售的每一個環節的嚴格把關,將其堅持幾年甚至幾十年并不容易。此次涉事的一次性衛生用品品牌也許會通過聲明、冷處理等方式度過此次危機,但一個品牌的信任度一旦崩塌,想要重建起來并非易事。此次一次性衛生用品的質量危機與信任危機,值得美妝行業從業者警醒。
編輯:楊敬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