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福利网站/麻豆三级视频/国产色在线 com/午夜影院操

首頁 / 數據

電商不再“躺贏”,CS渠道可以向他們借鑒啥?丨每周一話

張明|首席記者|2019-02-24 10:43:14
原創
不管你承認與否,在化妝品行業,電商渠道份額已遠超CS渠道,甚至可能是后者的2倍。它圍繞人、貨、場當中所有商業元素的重構,讓商家與消費家之間的溝通更加有效,也更有效率。這恰恰是CS店主需要學習的東西。

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張明

近日,歐特歐咨詢公司提供的調研數據顯示,2018年1-12月,天貓、京東等15家電商平臺美妝零售總額達2536億元。而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限額以上化妝品企業零售額達2619億元。我們可以發現,電商渠道的份額在美妝行業的占比極高。盡管統計維度不一樣,數據沒有直觀可比性,但電商崛起成為化妝品消費的主流渠道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此前,嬌蘭佳人董事長蔡汝青甚至猜測,電商的總量可能將近CS渠道總量的2倍。事實上,國內G20品牌中,不少品牌的電商渠道份額也已經遠超30%,有的甚至高達50%。不可否認,電商渠道已經成為當下美妝品牌的主要增長引擎。

微信圖片_20191213104223.jpg

與電商相對應的實體渠道之一的CS渠道,日子就沒有那么好過。經過了高速增長之后,CS渠道近年來增長乏力,市場份額逐漸被電商趕上,甚至反超。

記者走訪浙江、福建等市場時,超50%以上的店主談到客流下滑原因時,都提到了電商分流。這個讓CS店主既恐懼又無可奈何的渠道,究竟有什么值得實體店借鑒的地方?

低價促銷?這是電商玩剩下的,CS渠道的價格戰只能是竭澤而漁。去中間化?那是電商早期宣傳的“噱頭”,未必適用于依賴服務的CS店主。不靠價格殺,也不靠去中間化,CS店主真正該學習的是電商對人、貨、場當中所有商業元素的升級。

新零售時代,電商渠道一個比較明顯的變化是,人已經由模糊的消費者變成數字化消費者;貨由經驗供貨計劃生產變為按需供貨智能生產;場由分場景變為無處不在的消費場景。對CS店主而言,個體要做到這種程度很難,卻可以圍繞人、貨、場的細節做文章。

首先,利用互聯網的爆品思維。金錯刀指出,互聯網放大了每個人的能力,所以爆品的核心邏輯是,要彎下腰,謙卑的去發掘每一個客戶最基本的痛點,這些痛點要真實,覆蓋群體要足夠大。店主不一定要貿然切入新品類,也不一定要跟風去裝修門店,卻需要對產品進行系統的規劃。

目前很多店老板做到了區分引流品、利潤品等工作,他們還應該利用工具或其他手段,給消費者畫像,了解不同區域店鋪消費人群的消費特點以及核心訴求。比如消費者在購買彩妝時,店主必須了解,除了底妝以及唇妝之外,她們對其它細分品類的最大訴求是什么,有何新的訴求等。根據這些訴求,再對癥下藥。

其次,學習電商客服的服務思維。電商平臺的客服人員都是通過專業培訓,精心設計溝通話術,以服務網購一族。每位電商客服職能就包括答疑解惑、促成成交、樹立品牌形象、強化用戶體驗,在售前、售中、售后、退換貨環節,他們都必專業、熱情、敏銳及理解消費者。反之再看看如今的專營店渠道,強推以及不專業的現象比比皆是,BA的服務水平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最后,每個能與商品觸達的地方都是你的場。對店老板而言,場已經不簡單局限于店鋪內,而是應該放眼于整個消費者能觸達商品的地方。比如,嬌蘭佳人全力發展App商城是在拓展新的“場”,福建巧遇化妝品連鎖利用微信服務號做吸粉、留粉、維護以及轉化等工作,也是在利用“場”。店老板應該打通不同通路的空間和時間區隔,優化多渠道場景布局,才能最大程度觸達消費者。

電商的成功,是人、貨、場重構的成功,也是無數電商人為之努力后的結果。在流量越難越獲取的當下,電商渠道也不再躺贏。實體店抓住這個機會,或許還能扳回一局。

在消費者更加聰明及更加理性的今天,向電商渠道取經,CS渠道應最大化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才能在電商渠道分流顧客的同時,拉回屬于自己的顧客。

評論列表

(0條)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