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聞強
近日,騰訊、阿里或將競購30億美元的屈臣氏股份這一消息,引發了不少業內人士的討論。阿里、騰訊尋求購買屈臣氏股份的目的是什么?淡馬錫出手屈臣氏股份,是認為它不行了?屈臣氏10%的股份能值30億嗎?
撇開外界的種種猜疑不談,這則消息倒是透露出一個明確的信號:互聯網資本的觸手正在伸向垂直領域,美妝零售自然是很好的選擇。
事實上,早在2018年就有京東系資本公司在尋求對本土美妝零售企業的收購。該資本公司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目前來看,美妝領域還是營銷驅動因素比較大,很容易在短期內有新的勢力成長起來,這個是資本從逐利角度出發的選擇,而像阿里和騰訊對屈臣氏的競購還有出于在零售板塊布局、打通線上線下流量的考慮。
據了解,這家資本公司在去年先后接洽了多家本土化妝品連鎖,但并未找到合適的標的。結合該資本公司以及阿里、騰訊對線下零售收購案例,不難總結出互聯網資本青睞的美妝零售店類型。
首先,門店要完成了從0-1,且正處于1-10的發展過程。互聯網資本會要求美妝零售店已經搭建起自己的商業模型,雙方各取所需,資本幫助零售店在實現快速發展中獲利。
其次,門店應是美妝零售板塊的頭部企業、具備一定規模,自營比例較高。如上述資本公司理想中的標的便是年銷售規模在6億元左右的連鎖,而從阿里以及騰訊對線下零售企業的收購來看,也均是全國或者當地龍頭,銷售規模以數十億元、數百億元計。較高的自營比例也能夠確保公司被收購后的持續穩定成長,而阿里和騰訊對這類企業的布局則可以聚攏用戶,將流量格局再次洗牌。
最后,門店還要有新興發展思路。其中較為典型的案例就是浙江的美星家,該店擁有自己獨特的運營模式,由某知名網站投資,目前正處于快速擴店中。
事實上,目前能夠滿足以上條件的本土化妝品店還是微乎其微,但這并不代表未來沒有更多可能。
一方面,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跨區域化妝品連鎖不斷涌現,其綜合競爭力較之以往的區域連鎖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互聯網資本在對線下大型零售渠道的布局逐漸完成之后,對于垂直領域線下店鋪的關注就成為了必然。
去年10月,阿里巴巴向酒水零售商1919投資20億,正式宣告其向對于線下零售投資走向垂直領域。阿里巴巴CEO張勇亦在去年11月的某次會議上公開表示,新零售將賦能各行業,更多垂直領域“盒馬”將涌現。
就在今年3月,天貓快速消費品事業部總經理胡偉雄表示,美妝洗護已經成為天貓,甚至整個阿里巴巴成長最快的一個業務單元。2018年,有近2000個新化妝品品牌入駐,超過3億的消費者在天貓上購買化妝品,天貓美妝同比銷售增長超60%,成為全球品牌數量最多、體量最大的線上平臺。天貓美妝在阿里巴巴的強勢表現亦或是其在未來涉足線下美妝零售的一個動因。
而要去探討互聯網資本收購美妝零售店的可能結果,不妨先看一下阿里、騰訊在線下零售的既有布局。
從2014年開始,阿里共計花費700多億元控股了銀泰商業、三江購物、聯華超市、新華都、高鑫零售等線下大型賣場。
而騰訊方目前直接控股的線下零售主要還是步步高和永輝超市,不過由騰訊系參與改造的線下零售系統還包括有家樂福、沃爾瑪等大型商超。
實際上,阿里巴巴和騰訊雙方的控股和對線下零售的改造路線是大相徑庭的。阿里主要是通過對線下零售布局去深耕供應鏈,優化升級“貨”與“場”的鏈接;而騰訊為自己劃分了清晰的界限,只做與連接和社交相關的工作,不碰商品。
從目前來看,無論是阿里還是騰訊,互聯網巨頭對美妝領域的關注,極有可能成為美妝店鋪洗牌的加速器。只是,當互聯網資本進入美妝零售板塊, 死亡和新生都不可避免。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