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鄒青穎
近日,根據天眼查官網,國貨彩妝品牌花洛莉亞關聯公司上海品亦奇化妝品有限公司新增一則行政處罰信息,處罰事由顯示,該公司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九條第(八)項規定,發布廣告含有淫穢、色情、賭博、迷信、恐嚇、暴力的內容,處罰金額為2.5萬元,處罰單位為上海市閔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違法事實顯示,涉案商品廣告系當事人員工自行設計、制作并發布在天貓店鋪,主要指向當事人銷售的兩款花洛莉亞口紅產品。其中一款為“親親泥”系列唇泥,其部分色號命名為“親親小居居”“親親neinei”“親親阿咪”等,當事人表示產品命名系引用當時網絡流行詞并予以配圖說明,但客觀上具備一定性暗示,引起消費者不適。
另一款產品為“小蝴蝶結”系列唇蜜,其在銷售頁面展示的唇釉局部特寫,由于拍攝角度導致最終宣傳圖片引起消費者不適。目前當事人已對唇釉相關頁面進行整改。
▲截自上海市閔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據了解,此次受罰的花洛莉亞“親親泥”系列唇泥和“小蝴蝶結”系列唇蜜分別于2021年、2024年上市,由于兩款系列產品的宣傳圖、命名方式均被指存在擦邊、曖昧等情況,今年9月一度引發眾多網友關注,#花洛莉亞 擦邊# 話題沖上微博熱搜榜前三。
雖目前花洛莉亞已下架上述系列口紅產品,但距該“翻車”事件發酵3個月,品牌搜索詞條中仍存在大量有關“擦邊”“侮辱女性”等關鍵詞,這對品牌的形象和消費者信任度都造成了不可逆轉的負面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這并非花洛莉亞首次陷入輿論風波。早在2022年5月,花洛莉亞曾在社交平臺發布臥蠶筆新品預告,并配文“這也太細了吧”,還在評論區回復一些具有爭議性的言論。受到網友質疑后,公司發布致歉聲明,并對涉事員工進行了開除處理。
▲截自花洛莉亞微博
無獨有偶,今年與花落利亞同期受到熱議的,還有另一國貨彩妝品牌黑兔。其一款雙色提亮膏的廣告設計圖也被指有擦邊嫌疑,且該話題也曾登上微博熱搜。
實際上,近年來因產品名稱、宣傳語及廣告設計等營銷方式被罰,或引起消費者反感的品牌并不是個例,這不僅反映出部分品牌在營銷策略上的不成熟,涉嫌低俗或污名化女性的背后,更體現了其對女性消費者感受體察的嚴重失職。
可以發現,作為高消費力群體的女性消費者,對產品品質、理念的追求在近兩年逐漸走高,在追求產品好用的同時,也十分注重品牌理念。而與女性有著天然聯系的化妝品市場,在如今激烈的品牌競爭下,品牌若想與消費者拉進距離、取得信任,除了產品本身的品質問題,更需要基于消費者痛點“講好故事”,這無疑也是當下美妝品牌面臨的挑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