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孫曉燕
10月8日,據港交所官網消息,毛戈平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毛戈平”)的上市申請資料顯示為“失效”,招股書無法正常查看或下載,引發行業內外熱議。
但次日,港交所最新文件顯示,毛戈平已重新遞交了招股書,中金公司為其獨家保薦人,繼續沖擊IPO。
創立于2000年的毛戈平,如今已是國內領先的高端美妝集團,同時,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毛戈平是中國市場十大高端美妝集團中唯一的中國公司,按2022年零售額計排名第八。
最新招股書顯示,2023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止,下同)毛戈平營收為13.98億元;2024上半年營收則為19.71億元。
2021年至2023年,毛戈平的營收分別為15.77億元、18.29億元和28.86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5.3%,3年營收累計達62.9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31億元、3.52億元和6.64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41.6%,營收、利潤穩健增長。同時,按此業績,毛戈平也可躋身2023年國內化妝品上市公司前十。
目前,毛戈平旗下擁有MAOGEPING和至愛終生兩大品牌,分別以中高端百貨專柜直營、電商銷售模式和經銷模式為主,涵蓋彩妝、護膚品類。此外,毛戈平還涉及化妝品藝術培訓及相關銷售板塊業務。
從品牌來看,MAOGEPING是公司的業務重心。2021年-2023年,該品牌的銷售收入分別占產品銷售總收入的96.6%、98.4%、99.0%;2023年上半年與2024上半年,MAOGEPING的銷售收入分別占產品銷售總收入的99.0%、99.3%。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MAOGEPING是中國市場十五大高端美妝品牌中唯一的國貨品牌,按2023年零售額計算,排名第十二,市場份額為1.8%。
從業務線來看,盡管毛戈平是以彩妝產品起家,但隨著護膚產品占比不斷增加,2023年毛戈平護膚品銷售收入首破10億元,占產品銷售總收入的40.2%,這也意味著毛戈平的護膚和彩妝業務營收占比逐漸趨于平衡,業務布局更加良性。
從渠道來看,線下渠道占比較大,但線上渠道也逐漸在毛戈平業務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招股書顯示,今年上半年,毛戈平來自線下和線上渠道的收入分別占其產品銷售總收入的50.9%和49.1%,線上渠道的發展逐漸逼近線下渠道。
毛戈平在招股書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資金的25.0%將用于擴大銷售網絡;約20.0%將用于品牌建設活動;約15.0%將用于海外擴張和收購;約10.0%將用于加強生產和供應鏈能力;約9.0%將用于增強產品設計和開發能力;約6.0%將用于化妝藝術培訓機構;約5.0%將用于運營和信息基礎設施數字化;以及約10.0%將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回顧毛戈平的上市之路,比起在消費市場上的一路高歌,毛戈平在資本市場的道路可謂一波三折。2016年,毛戈平首次遞交招股書,邁出進軍資本市場的第一步。
然而在2017年更新招股書后,由于毛戈平方面主動要求中止審查,或是因其他導致審核流程無法正常推進的原因,其IPO進程陷入停滯狀態。
2021年10月,毛戈平IPO終于首發成功過會,上市申請在2021年第113次發審委會議上獲得通過,上市之路似乎只有一步之遙。但此后,毛戈平卻一直未獲證監會批文。2023年3月3日,毛戈平因A股政策更新,重新進行內部審核,再次更新招股書,并獲交易所受理。然而,毛戈平始終未能收到首輪問詢。直至2024年1月4日,毛戈平方主動撤回IPO,上市之路中止。直至時隔三個月后,毛戈平轉戰港股,為上市之路謀求新的機會。
在這個過程中,毛戈平主要面對了兩方面的質疑。一方面,毛戈平公司的核心品MAOGEPING以品牌創始人、知名化妝師毛戈平的名字命名,深度捆綁毛戈平的個人IP,經營風險較大。毛戈平方亦曾直言“如果毛戈平先生未來減持、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或不再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工作,可能會對公司業務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另一方面,重營銷、輕研發也成為毛戈平的核心問題之一。根據招股書,2021年-2023年,毛戈平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370萬元、1455萬元、2398萬元,三年累計研發投入不足6000萬元,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毛戈平也曾被證監會發審委追問“公司在研發能力、品牌知名度不如一線品牌的情況下,毛利率高于一線品牌的原因及合理性”,彼時毛戈平回應,公司MAOGEPING品牌與歐萊雅、資生堂、歐舒丹等國際品牌的主要彩妝、護膚品牌定位較為相似,但是公司大眾品牌的產品定價較低,拉低了整體毛利率水平。
但從毛戈平近年來的動作來看,其也在努力補齊短板。2023年4月,毛戈平美妝研發中心暨杭州科韻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在杭州上城區舉行奠基儀式,該項目將在兩年內完工并投入使用。此后,毛戈平旗下全資控股子公司杭州星屹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參投國內化妝品代工企業華美康妍(蘇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此強化供應鏈建設,后者由前瑩特麗中國區CEO創立。今年初,毛戈平又在杭州成立一家化妝品科技公司,注冊資本5億元人民幣,進一步加碼研發。
近兩年,隨著多家美妝企業不斷傳來折戟IPO的消息,“上市難”成為了化妝品行業的共識,轉戰港交所似乎成為了“彎道超車”的選擇。在IPO之路屢屢碰壁的毛戈平能否在轉戰港股、重新遞交招股書后順利上市,化妝品報也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