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多名網友在小紅書發帖,稱近一年來寶潔旗下高端護膚品牌SK-II在上海頻頻撤柜,其中不乏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高端商場,引發網絡熱議。據不完全統計,近一年來,在上海地區,SK-II已有五家柜臺撤柜,化妝品報查詢SK-II官方小程序發現,目前,整個上海地區僅剩10家專柜,中國大陸地區專柜共計150家。據化妝品報不完全統計,此前上海SK-II專柜數曾達18家。
同時,整體而言,SK-II的專柜分布多以一二線城市的高端商圈為主,上海(10家)、北京(9家)、成都(9家)成為中國大陸地區SK-II專柜數最多的三個城市。可以看出,上海在SK-II對中國的商業布局中占據核心地位。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SK-II在上海撤柜的動作或許與其下滑的業績相關。
“目前來說, SK-II在整個國內市場的銷售額下滑的比較嚴重。” 瑞士瑞斯美品牌顧問、香港國際商業發展委員會顧問鄒斌向化妝品報表示。
SK-II,走下神壇
事實上,根據寶潔近幾年的財報,SK-II常被外界稱為影響寶潔業績的“拖油瓶”。
自2021財年開始,寶潔連續多次在財報中提及SK-II業績出現下滑的情況。在2022年第四季度的財報中,寶潔直接“點名批評”SK-II,稱該品牌“銷售額下降兩位數,拉低了美容板塊的整體增幅,給公司造成了負面影響。”在寶潔最新發布的2023財年第四季度財報中,SK-II品牌銷售額仍在下降。其中,在大中華區,SK-II的銷售額下降了34%,其銷量的下滑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寶潔的利潤水平的降低。
去年雙十一,在天貓公布的品牌成績單中,SK-II自2016年以來首次跌出前十,分別在快速消費品品牌成績單和美妝行業品牌成績單中排名第13、第11位。同時,歐特歐國際數據顯示,2022年SK-II在天貓和京東等線上平臺的零售額同比下降1.3%。
而在此前,SK-II業績一路長虹,更是寶潔高端護膚品牌矩陣的代表性品牌。在2018財年年報里,寶潔曾提到,SK-II已經連續十五個季度銷售額增速超過20%,2018財年,其銷售額更是增長了30%,成為寶潔業績增長的王牌。
彼時,SK-II在中國市場風頭無兩。在進入中國市場早期,憑借寶潔的渠道、營銷優勢,SK-II以大紅瓶、神仙水等大單品迅速打開了知名度,并以高定價、“奢華”原料被捧為貴婦產品,受到消費者追捧,在國內高端護膚品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國泰君安研報中的數據顯示,2021年SK-II全球零售額為2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5.4億元),其中僅中國市場的零售額便高達71億元,占比超過40%。
核污染陰霾下的SK-II
從集團增長王牌到業績“拖油瓶“,SK-II為什么逐漸走下“神壇”?
一方面,化妝品報觀察到,在SK-II撤柜話題下,被提及最多的關鍵詞為“核污染”。受日本福島核污水事件影響,中國消費者購買日系化妝品熱情下降。寶潔也在最新的財報中表示,SK-II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日本核污水排放影響。
盡管寶潔在核污水爭議后迅速發布聲明,稱其產品并未受到影響,并第一時間對產品進行了檢測,但大部分消費者仍不買賬。不難看出,去年日本排放核污水事件的陰霾至今仍籠罩著包括SK-II在內的日系品牌。“消費者對日系產品的需求慢慢下降了,同時,SK-II最核心的產品神仙水受核污染的影響,消費者始終存在隱憂,(消費者)不敢賭(出事的)概率,”鄒斌表示,“但像其他的(同類)歐美進口品牌,銷量在慢慢遞增。”
海量誠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曾海峰也指出,SK-II目前銷量下滑是受核污染影響,“消費者更傾向購買歐美護膚品,日韓護膚品的銷量都在下滑。”
另一方面,在鄒斌看來,相較其他品牌,SK-II推新節奏有些“跟不上時代了”。縱觀SK-II產品布局,大單品策略成為最顯著的特征。“神仙水”“大紅瓶”“小燈泡”成為SK-II占領市場份額的三大明星單品,但發展至今,SK-II似乎再也沒推出過能夠“接力”的新品。“第一次聽說SK-II的時候,就是知道的這幾個產品,我記得之前美白產品還不是特別多,小燈泡就成了獨一檔的存在,哪怕勒緊褲腰帶都要買一瓶試試,”消費者小李(化名)向化妝品報表示,“但是現在可替代的產品太多了,國貨很多美白產品做得很好也很有效,小燈泡也沒那么神奇了,而且這么多年過去了感覺SK-II還是那幾樣產品,購買欲望不大。”
誠然,在消費者需求愈發細分化、個性化,其他國際大牌不斷推新,加速產品迭代,各個新銳國貨品牌卷研發、卷原料,不斷帶來優質、平價產品的當下,SK-II的節奏有些“落伍”了。
同時,在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下,SK-II所針對的部分高端美妝用戶投入了“物美價廉”的大眾化妝品的懷抱,國貨新銳護膚品的崛起也讓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瓜分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去年三八節,海藍之謎和資生堂在天貓平臺的銷售額,與2022年對比跌幅達到47%和57%,雅詩蘭黛、蘭蔻和赫蓮娜也都呈下滑趨勢,”曾海峰表示,“最近幾年大部分人收入降低后,(這部分人)可能選擇了價格更為便宜的國產品牌。”
此外,寶潔為彌補業績增長乏力而推出的漲價策略也受到消費者詬病。據化妝品報不完全統計,從2018年開始至今,SK-II陸續漲價了4次,其王牌產品230ml的神仙水,從2018年1370元的官方價,漲到了如今1690元的官方價,漲幅高達23%。
盡管寶潔首席財務官Andre Schulten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的消費者研究表明,圍繞SK-II品牌的情緒正在改善,預計下半年會出現持續改善。”但SK-II所面對的問題不僅僅是因核污水而起的一時的輿情壓力,從更深層次來看,其單一產品結構的風險性才是更加核心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