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福利网站/麻豆三级视频/国产色在线 com/午夜影院操

首頁 / 數據

共計罰沒超千萬,盤點2023行業10張最具代表性罰單 | 年鑒④

石國慶|作者|2023-12-25 10:58:39
原創
刀尖舔血,反噬其身。

年末將至,2023即將迎來收尾。今年,是大疫之后全面放開的一年,也是經濟重新迎來復蘇的一年,在全國產業經濟全面得到恢復的同時,化妝品行業也逐漸重現生機。

然而,勃勃生機的背后,仍有不少投機分子為謀取不當利益,反復在國家監管的紅線邊緣“瘋狂試探”。不過,在刀尖舔血,只會反噬其身。這點,從今年開出的一張張罰單中便可知曉。

01

發布虛假廣告

快手10億級品牌公司被罰

事件回顧:
3月6日,上海黛萊皙化妝品有限公司(下稱“黛萊皙”)因發布虛假廣告,被上海市虹口區市監局罰款56萬元。

2.png

△截自上海市虹口區市監局官網

處罰事由顯示,自2022年11月起,黛萊皙通過其微信公眾號發布3篇包含“黛萊皙賦活煥采美容水”“黛萊皙保濕修護蘆薈精華凝膠”等產品在內的推文,并在其中多次涉嫌發布不同產品的虛假信息。

以“黛萊晳十重勝肽美顏水”推文《貴婦抗老都在用的多肽成分,竟然它都有!》為例,推文宣稱美顏水、乳等4 款普通化妝產品中的“乙酰基六肽-8有涂抹肉du之稱,搭配王牌美白成分煙酰胺,積雪草,馬齒筧,舒緩抗炎”等。經查,上述化妝品均無抗炎作用的功效報告。

虹口區市監局認為,黛萊皙上述行為違反了《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發布虛假廣告”及《廣告法》第十七條:“除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并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等規定,遂對其進行處罰。

處罰: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并處以罰款56萬元。

點評:該公司旗下的主力品牌“黛萊皙”,是成長于快手平臺的新銳品牌,在2021年GMV就已突破10億元。在自媒體盛行的當下,線上的推廣方式更趨多元化,無中生有、混淆視聽是典型的虛假宣傳,化妝品的產品功效和宣傳必須有依據來支撐。像“黛萊皙”這樣的10億級品牌,更應“謹言慎行”。

02

1款產品檢出3種禁用物質
云南清茹被罰52萬元

事件回顧:

3月17日,云南省藥監局發布的一則行政處罰信息顯示,云南清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清茹生物”)委托廣州市西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廣州西美”)生產的“妮予兒凈膚清顏祛痘霜”被檢出含有甲硝唑等3種禁用原料,被罰沒超52萬元。

3.png

△截自云南省藥監局官網

經云南省藥監局認定,清茹生物的上述行為,違反了《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五十九條規定:“在化妝品中非法添加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之情形。

處罰:沒收召回涉案產品妮予兒凈膚清顏祛痘霜269瓶;沒收違法所得2317元;罰款521875元;罰沒款合計524192元。

點評:近年來,為了讓產品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不少不法分子在利益驅使下在產品中添加禁用原料的違法事件屢禁不止。本案中,一款祛痘產品被檢出三種違禁原料,其做法惡劣,需引起行業警覺。

03

防曬霜里沒有防曬劑?

廣州姿采被罰沒98萬元

事件回顧:

3月17日,廣州姿采化妝品廠(下稱“姿采”),因涉嫌生產未經注冊特殊化妝品等違法行為,被廣州市白云區市監局罰沒98萬元。

4.png

△截自廣州市監局官網

行政處罰文書顯示,2022年3月,有公司委托姿采負責生產品牌為蕓初的海圣防曬乳。2022年7月經檢驗,發現產品內未檢出產品標簽及注冊資料載明的技術要求標示的防曬劑。白云區市監局認為該工廠涉嫌生產未經注冊的特殊用途化妝品,且該公司在生產過程中未如實記錄產品留樣數量的行為,違反了《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十七條等相關規定,決定對該工廠進行行政處罰。

處罰:沒收涉案產品和違法所得(207648.25元),并處罰款772351.75元,共計罰沒98萬元。

點評:近些年,防曬產品成為抽檢重災區之一。無論防曬賽道,還是整個化妝品市場,都需企業嚴明正身,遵守法規,共同堅決抵制不良劣品的進入。

04

銷售自配“定制化妝品”

魅麗蘇雪罰沒21萬元

事件回顧

5月6日,北京市東城區市監局發布了對魅麗蘇雪(北京)商貿有限公司(下稱“魅麗蘇雪”)的行政處罰。處罰書顯示,該公司因銷售“自配定制化妝品”被合計罰沒近21萬元。

5.png

△截自北京市監局官網

處罰書顯示,魅麗蘇雪自2016年4月開始陸續上架銷售自行配制的“定制化妝品”。截至2022年8月,該公司共銷售“千草宜芳專屬定制護膚水”等8種涉案化妝品,違法所得合計達到3.5萬元。經認定,該公司上述行為符合《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2020年)第六十條第(五)項描述的違規情節,即“化妝品經營者擅自配制化妝品,或者經營變質、超過使用期限的化妝品”。

處罰:責令當事人改正上述違法行為,并罰款174923.55元、沒收違法所得:34984.71元。

點評:去年11月,國家藥監局宣布開展化妝品個性化服務試點工作(特殊化妝品、兒童化妝品、使用新原料的化妝品不參加試點),此舉在一定意義上打開了“定制化妝品”的閘門。但也因為“定制化妝品”的特殊性更需企業嚴格遵循法規,持證上崗。此次魅麗蘇雪公司被罰,也進一步證明官方對“定制化妝品”亂象的零容忍態度。

05

銷售未注冊防曬霜
莎莎被罰近90萬元

事件回顧:

7月3日,企查查更新了莎莎化妝品(中國)有限公司(下稱“莎莎”)的行政處罰信息。信息中,上海市長寧區市場監管局對莎莎“銷售未經注冊的特殊化妝品”“銷售不合格特殊化妝品”的違法行為做出了沒收違法所得5.6萬元、罰款89.7萬元的行政處罰。

6.png

△截自上海市監局官網

處罰書顯示,莎莎銷售的“內在自然清爽抗皺防曬霜”為未經注冊的進口特殊化妝品,而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五十九條規定,經營未注冊特殊化妝品貨值金額1萬元以上的,并處貨值金額15倍以上30倍以下罰款,最終,莎莎被沒收違法所得5萬余元,并被罰款89萬余元(16倍);另外,公司銷售的另一“柏琳清透防曬乳”經上海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檢驗,認定為不合格化妝品,根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六十八條規定,長寧區市場監管局收繳了莎莎131支不合格產品。

處罰:收繳131支不合格“柏琳清透防曬乳”,沒收違法所得56066.21元,并被罰款897059.36元。

點評:在我國,防曬產品屬于特殊化妝品,國家對特殊化妝品的監管從來沒有放松一毫。在本案中,莎莎售賣未經注冊的進口特殊化妝品(內在自然清爽抗皺防曬霜),市監局對其作出的16倍罰款屬正常處罰范疇。

06

無證生產化妝品
新條例下最大罰單開出

事件回顧:

8月30日,廣州波菲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波菲爾”)因化妝品生產違法行為,被廣州市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罰531.8萬元。

7.png

△截自廣州市監局官網

處罰內容顯示,波菲爾在未取得《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的情況下,將自主生產的“波菲爾甲油膠”自2022年5月15日起,放入到其開設的抖音平臺店鋪“波菲爾旗艦店”(9.7元/瓶,總涉案貨值金額為20.86萬元。)中進行銷售。廣州市監局表示,因波菲爾涉案產品數量較多,涉案產品貨值較大,依法從重處罰。

處罰:沒收其違法生產的化妝品、原料及相關設備,罰款5318025元(約26倍)。

點評:此次的罰款金額逾五百多萬元,或為新條例實施以來監管層在全國范圍內開出的最大罰單。

07

無證生產特殊化妝品

廣州敦復法人、主管終身禁業

事件回顧:

9月15日,廣東省藥監局公布了對廣州市敦復化妝品有限公司(下稱“廣州敦復”)的行政處罰信息。

8.png

△截自廣東省藥監局官網

處罰書顯示,2022年3月,廣州敦復在未取得染發類產品的特殊化妝品注冊證的情況下,生產了一批康妝染發膏。涉案產品上標注了廣州市康妝化妝品有限公司的名稱、地址及化妝品許可證號和特殊化妝品批準文號。廣東省藥監局認為,廣州敦復作為取得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的生產企業,生產了標示其他生產企業名稱、地址及化妝品許可證號和特殊化妝品批準文號的化妝品,主觀故意明顯,違反了《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五十九條第(二)項等規定。

處罰:吊銷廣州敦復化妝品生產許可證、10年內禁業;法定代表人終身禁業;直接負責主管人員罰款52080元并終身禁業。

點評:自2021年全國首例化妝品行業終身禁業處罰單公布后,行業至今已經開出8張“禁業令”,逐漸從“罰款”延伸到“罰人”。可見,監管趨嚴的大背景下,吊銷許可證、禁業將成為常態化監管手段。

08

因生產、銷售偽劣化妝品獲刑七年
共處罰金130萬元

事件回顧:

11月2日,江蘇省江陰市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公眾號公布了一則典型案例。某昕美化妝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范某與吳某因生產、銷售偽劣化妝品,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7年,并處罰金130萬元。

9.png

△截自央視新聞

根據江陰法院官方公眾號信息,涉案人員范某與吳某為打開產品銷路,伙同某妃化妝品公司負責人(此次案件被告人之一)李某,生產汞含量超標的“苗皇后夜用鞏固霜”(沒有標明成分、含量、批號等基本信息),并以“非賣品”的標簽搭配“苗皇后雙重皙亮霜”等正品一同賣出。整起案件查獲不合格化妝品共1萬多件,涉案金額超1000萬元。

江陰法院認為,被告人范某、李某、吳某在生產、銷售產品過程中,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三被告人的行為均確已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

處罰:江陰法院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分別判處被告人范某、李某、吳某有期徒刑七年、四年六個月、兩年,并處罰金共130萬元。

點評:生產、銷售偽劣化妝品是不可觸碰的法律紅線,主張投機取巧而漠視消費者生命和健康的企業和人,更應視為行業毒瘤,驅逐于市。

09

因稅務問題被罰87萬元
這家企業被列為重大稅收違法失信主體

事件回顧:

12月15日,廣州旖美化妝品有限公司因逃避繳納稅款,被國家稅務總局廣州市稅務局第一稽查局(下稱“廣州稅務”)擬確定為重大稅收違法失信主體。

10.png

△截自國家稅務總局官網

公告顯示,廣州旖美的案件性質為逃避繳納稅款,違法事實包括:一、采取逃避繳納稅款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173.64萬元;二、其他涉稅違法問題,涉及稅款3.05萬元。

處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對其處以追繳稅款176.69萬元的行政處理、處以罰款86.82萬元的行政處罰。

點評:在化妝品行業中,因稅務問題而被確定為“重大稅收違法失信主體”的事件并不多見,國家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稅收問題不容馬虎。

10

偽造促銷頁面
一電子商務公司被罰沒76萬元

事件回顧:

12月20日,浙江省市監局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2023“鐵拳”“亮劍2023”第九批典型案例,其中,義烏市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因偽造促銷頁面誤導消費者,被罰沒76萬元。

11.png

△截自浙江省市監局官方微信公眾號

案情顯示,義烏市監局發現,自2022年7月起,當事人通過某短視頻直播平臺投放“某潔面乳"產品推廣頁面,消費者點擊該頁面自動喚醒打開手機淘寶APP,并自動跳轉至當事人偽造的“某潔面乳天貓巨劃算”銷售頁面,誤導消費者以為該產品正在參與“天貓聚劃算”活動。

經查,截至2023年11月13日,當事人利用上述方式誘導消費者點擊跳轉頁面共計474萬余次。另查明,當事人在偽造的頁面中,使用虛假內容宣傳產品使用效果。義烏市監局表示,當事人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款的規定,依法對其做出行政處罰。

處罰:義烏市監局對其處以罰款76萬元。

點評:當事人偽造商品頁面,來誘導消費者進入到精心布置的“圈套”中,實在令人憤然,這其中既失了一個企業的體面,又失了消費者的信任。事實證明,如此“鉆空子”,只會讓其付上更為沉重的代價。
從以上處罰案例不難看出,國家相關部門對于化妝品市場監管越來越重視,同時監管也趨向嚴格,任何一個踩到國家監管紅線的經營主體都將到嚴厲處罰。作為化妝品企業,更應該知法懂法,嚴明正身,不要為了蠅頭小利而落得“一子錯,滿盤皆落索”,只有合法合規,才是企業長久發展之計。

評論列表

(0條)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