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認知的突破,才會有真正的成長?!边@是小米創始人雷軍2023年度演講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
如果說5年前的商業世界,還非常依賴資本和營銷的力量,那么,現在真正值得依賴的,則唯有自我認知的進階。
因為,商業世界在不斷更迭,化妝品行業同樣如此。
一個明顯的現象是,連續多年被瘋炒的雙11,熱度已然消退。據星圖數據,今年雙11美妝個護全網銷售額達786億元,同比下滑了4.38%。
當然,在大盤走低的情況下,依然有部分國貨美妝品牌逆勢而行,取得相對可觀的成績。以丸美為例,雙11期間, 丸美旗艦店成交破億,躋身天貓“億元俱樂部”,同比增長109%,刷新丸美雙11歷史最高紀錄!
實際上,今年前三季度,丸美已呈現出高位增長之勢。據財報,1—9月營收15.36億,同增34.34%,凈利潤1.74億元,同增44.84%。其中,Q3營收為4.77億元,同增46.1%,凈利潤4314.38萬元,同增高達1366.81%!
不難看出,丸美的表現并非偶然,而是長線且可持續的。在國貨競爭環境日益緊迫的當下,是什么推動了其逆流而上?尋根究底,突破了自我認知的理念和思維,應是核心內因。
01
拳頭品類+創新產品=多個爆點
丸美雙11成績,早在節日開打之初便有預兆。數據顯示,天貓平臺雙11首日,僅僅5分鐘,丸美GMV(成交額)便突破千萬,16分鐘就超過了去年首日成交額。
最終結果來看,除在天貓有億級表現外,丸美在抖音渠道GMV也同比增長了70%,其中抖音自營同比提升83%。同時,丸美還進入了多個榜單,其中,丸美品牌榮膺天貓國貨新銳護膚TOP17、抖音商城雙11好物節美奢行業護膚榜TOP20,戀火榮膺天貓國貨新銳彩妝TOP10。
就細分品類而言,品牌的表現同樣不俗。雙11首日,丸美便躋身天貓眼膜類目TOP1、眼霜類目TOP6。整個雙11期間,丸美眼霜品類GMV領跑抖音國貨。
具體到產品上,不少明星單品都實現了可觀的銷售。比如小紅筆眼霜,預售期間,預定件數同比增長1020%,雙11期間成交額同比增長443%,再創歷史新高,小紅筆2代眼霜GMV也達到1857萬。同時,小紅筆眼霜與當紅明星新品雙膠原眼霜還一起榮登眼霜熱銷榜、好評榜、回購榜等3大TOP榜。雙膠原眼霜的成交額也突破千萬,在丸美店鋪大單品中位居TOP2。
其他不少產品同樣占據了各品類榜單領先的位置,如成交額同比增長50%的蝴蝶眼膜榮登抗皺眼膜熱銷榜TOP1、眼膜V榜TOP1、眼膜熱賣榜TOP1,小金針次拋精華榮登抗皺精華熱銷榜TOP2、回購榜TOP3,小紫彈眼霜榮登淡化細紋眼霜熱銷榜TOP3等。
不難發現,丸美此次雙11表現有三大特點:1.護膚彩妝均衡發展;2.眼霜品類表現突出,眼部產品依然火熱;3.創新產品正在崛起。而這,恰恰契合了丸美當前的產品策略。
近年來,一手抓具有市場積淀的拳頭品類眼霜,一手抓具有科技背書的創新產品,成為丸美最明顯的路線。多年塑造品牌的經驗,讓丸美意識到,只有在穩固并提升優勢品類的基礎上,以科技為手段開拓創新品類,才能保證業績產生多個爆點,為品牌發展打造更多的增長曲線。
可以看到,小紅筆眼霜等傳統明星單品已常年保持著火熱態勢,而小金針次拋精華、雙膠原眼霜等后起之秀,也逐漸展現出爆品的基因。對于丸美來說,無疑是“兩步走”策略取得成效的結果。
02
造“芯”能力是國貨時代制勝關鍵
“國貨時代正在來臨。”這是今年雙11向行業放出的最明顯信號。
據天貓官方的數據,雙11結果出爐后,天貓成交破億的品牌達到402個,國貨品牌就多達243個,超過半數,而丸美,便是其中之一。
一方面,反映出國貨在電商平臺的發展勢頭越來越猛烈;另一方面,國貨格局的改變,也預示著競爭的加劇,對于本土品牌來說,面臨的挑戰更多。
放在更長的時間線來看,丸美目前在與國貨品牌的競逐中,表現得相當穩健??v向比較,今年前三季度,丸美營收凈利均實現較大幅度的同比增長,增幅在30%甚至40%以上。橫向比較,在A股上市的多家本土化妝品企業中,丸美前三季度的營收增速是最快的,凈利增速也位于前列。
在當前內卷加劇的國貨時代,為何丸美能夠從容不迫、穩中求進?追根究底,與其長期主義的品牌認知不無關系。
當前,整個美妝行業已進入研發驅動時代,圍繞技術、原料的“軍備競賽”愈演愈烈。要想在這樣的環境下實現突圍,走長期可持續的路線,就必須提升品牌在研發端的創新能力,即打造品牌之“芯”。
巧的是,從品牌誕生之日起,注重研發便是丸美的基因之一。眼部護理大師和抗衰老專家等行業地位的樹立,便得益于其多年在研發技術層面的創新和積累。
創建20年來,持續升級抗衰技術、開發獨家抗衰原料,成為丸美在產品研發層面的主旋律。
從2002年開始,丸美就將生物技術陸續應用于眼部護理和抗衰老領域,并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僅研發基地就成立了東京前沿中心、廣州科研中心和上海創新中心,其中,廣州研發中心又細分為基礎研究、應用開發、評價測試、技術支持、開放創新五大中心,設置了多個功能全面的實驗室和研究平臺。
秉著對生物技術的持續探索,截至目前,丸美已建立起國際頂級的原料體系,構建基因工程技術平臺、生物發酵技術平臺、天然植提技術平臺、合成生物技術平臺、綠色化學技術平臺等,并掌握核心原料的上游話語權,累計儲備自研原料80+、量產應用20+。
兩項數據很能說明問題。2022年,丸美研發費用率已提升至3.1%,在業內僅次于華熙生物和貝泰妮;據丸美三季度財報,2023年丸美的研發費用為4422.79萬元,在去年3730.51萬元基礎上增長了18.56%。
而近幾年,丸美實現了技術出圈的,無疑是其對重組膠原蛋白應用價值的深度挖掘。攜手唯一國家級基因工程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結合獨家技術C-pro扣環和獨家“翻譯暫停”技術,丸美開發出的全人源雙膠原蛋白氨基酸序列與人體膠原蛋白100%一致,更易吸收,還兼顧了高穩定性和高功效性。基于這一成果,已陸續推出小金針抗衰次拋精華、雙膠原次拋面膜、雙膠原奶油霜、雙膠原脆皮凍干面膜、醫用重組膠原蛋白貼敷料和醫用重組膠原蛋白敷料等產品。
布局重組膠原蛋白過程中,丸美還展現出重大的行業責任感。為推動這一原料的創新和應用,從2021年到2023年,已連續三年舉辦重組膠原蛋白科學家論壇,尤其是今年,更邀請到歐洲、美洲、亞洲的專家學者,首次站在國際高度看待該原料的巨大研發和應用空間。
顯而易見,在提升自我造“芯”能力上,丸美可謂不遺余力。
03
長期可持續品牌方能征服資本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直接面對資本,上市企業面臨的壓力更大,需要以更高的標準來規范自己的經營。
我們能夠發現,盡管成功IPO的企業越來越多,但并非所有的企業都能夠走得長遠,或是保持長久的穩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在于是否堅持了長期主義路線和可持續發展戰略。
仔細分析,不難得出結論:真正能持續增長、走得更遠的,往往是那種不求于一時流量、堅持做品牌沉淀、不斷積累品牌能量的企業,它們總能在關鍵時刻,展現出強勁的爆發力。
丸美在前三季度和雙11的爆發式表現,正是這種堅持的結果。
那么,要成為長期可持續品牌,到底需要做到什么?
以丸美的經驗為鑒,以下三點必不可少:一是足夠專注,二是善于創新,三是不懼挑戰。
就專注而言,丸美對眼部護理和抗衰領域二十年如一日的堅守,不可謂不專注。一直以來,眼部護理產品都是其絕對的核心品類。直到2022年底,盡管丸美品類矩陣越來越豐富,眼部護理產品仍然能占到65.5%。
就創新而言,上文提到的造“芯”能力即是最好的說明。總的來看,不管是老牌爆品還是明星新品,都在丸美技術創新體系下經歷了升級更新的過程。比如累計銷售超千萬支的彈力蛋白眼霜,就應用了首創的彈力蛋白護膚對抗支柱型老化技術,且經歷了5次迭代。另一個熱賣單品小紅筆眼霜,2020年4月推出后,也升級到了第二代。至于創新產品,從小金針次拋精華到新增的2款II類器械新品,丸美的產品邊界正以可見的速度不斷拓寬。
就挑戰而言,敢于走出舒適區,做跨越式布局,也是丸美近年較為突出的表現。對重組膠原賽道的持續深挖,便是在夯實眼部護理及抗衰領域基礎上的進一步突破。
此外,出身線下的丸美,夯實線下渠道的同時,還勇于布局線上渠道。據其數年來的財報數據,2019年—2022年,線上渠道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44.89%、54.44%、59.54%、72%,已逐漸成為最主要的渠道,其渠道策略調整的效果可見一斑。
在加碼線上過程中,丸美對抖音、快手等平臺的布局極具亮點。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丸美以抖音為主的線上直營同比增長119.53%。丸美2023年三季報中也指出,營業收入增長的首要來源,是主品牌丸美在抖音、快手類直播渠道同比較好增長。
兼顧專注與創新,且能夠勇敢面對挑戰,開辟更多的增長曲線,丸美成為持續增長的長期主義品牌,自然就順理成章了。
從其逆流而上的成長路徑中,不難發現一個事實:無論是在產品端、技術端和資本市場,丸美葆有強勁活力和爆發力的根源,本質在于其認知上的領先。充分發揮固有優勢,樹立創新優勢,并從源頭上強化自身競爭力,秉承這樣的認知,才能鍛造出一個真正能實現長線目標的品牌。
“創業者要有自己相信的地方,或者說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蓖杳拦煞荻聲飨鍯EO孫懷慶品抿多年的這句話,呈現的正是其對突破性認知的追求。
懷揣這種追求,他離“用世界最好,做中國最好”的夢想,只會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