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化妝品報從多方可靠渠道獲悉,上海好特賣因銷售假冒化妝品被查,涉及品牌為原資生堂旗下的洗護品牌可悠然、絲蓓綺、fino芬濃等。目前,該案件正在辦理中。
事件起因于,今年4月初,一名消費者向浦東公安分局泥城派出所舉報稱,一家折扣特賣門店銷售的品牌洗發水、沐浴露、防曬霜,疑是假冒產品。隨即浦東警方成立了專案組對本案進行深入調查,在廣州市、成都市抓獲犯罪嫌疑人唐某、秦某某、張某等6人,在倉庫內查獲正在準備分銷至全國各地的假冒洗發水、沐浴露、防曬霜15萬余件,涉案金額達1700余萬元。
△圖源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公眾號
根據浦東警方和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公布的案件細節,涉及假冒注冊商標的產品的洗護品牌為原資生堂旗下的可悠然、絲蓓綺、fino芬濃等。一位接近該事件的可靠人士告訴化妝品報,售假的折扣特賣門店為好特賣。
△截圖自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
接到爆料后,記者走訪了武漢的3家好特賣,在貨架上均看到了fino紅寶瓶發膜230g,標價統一為45.9元,此外并未看到其他涉事品牌的洗護產品。
△攝于好特賣武漢經開永旺夢樂城店
記者查詢發現,在fino天貓海外旗艦店里,該款紅寶瓶發膜230g的原價為78元,活動價為67.86元。記者詢問客服“是否跟好特賣有合作”,對方表示“沒有收到通知”。
記者以此詢問一位好特賣的門店負責人,對方說關于正品保障方面,如果前來采購商品的顧客有相關需要,店員會在一個app上查到產品的溯源信息、合格標志,包括一些供應商蓋章的相關文件,出示給顧客,“一般顧客看到后就會打消疑慮。”
根據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官方公眾號披露的售假案件細節,此次疑似銷售假冒注冊商標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秦某某,負責外包給加工廠制成假冒品牌洗護產品,加工嫌疑人唐某提供的空瓶等原材料。犯罪嫌疑人唐某,負責采購原料,如空瓶、貼標和膏體,并負責偽造品牌方的授權資質。
最后,犯罪嫌疑人張某,在明知產品為假冒商品的情況下,仍向犯罪嫌疑人唐某采購假冒洗護用品,在品牌方的“授權資質”等文件一應俱全的情形下,以低價正品、廠家直銷為誘餌對好特賣門店進行分銷。
換言之,在“授權資質”可以作假的情況下,上述好特賣負責人所說的APP溯源并非完全靠譜。那么,為什么好特賣的貨源管理到底如何?記者在對好特賣門店走訪過程中,從相關門店負責人處了解了好特賣的供貨情況。
武漢某好特賣負責人介紹,門店每日從城市的總倉收貨,根據供應商發貨的內容,每日都要更新貨品。“這個頻率是非常高的,每天供的貨都不一樣,因為有的品今天有,明天可能就沒有了。”,根據該負責人的說法,為好特賣提供貨源的供貨人流動性較強,范圍較廣,且因沒有合作多年、穩定可靠的經銷商持續供貨,也為好特賣造成一定的選品壓力。
他評價說:“好特賣的優勢主要在于優惠的價格,一瓶依云的水,在別的零售店里賣8元至6元,好特賣僅需2塊8。”
今年6月15日,好特賣聯合創始人張寧在一個行業論壇上透露,好特賣的全國門店已經突破500家,今年4月,剛剛正式開放加盟,計劃每月新增門店50家左右,在年內進入100個城市。
在銷售額和利潤率方面,好特賣同樣增長迅速,在唱衰零售渠道已成老生常談的2023年,成為了逆向增長的代表。張寧說:“我們已經在2023年1月份實現了盈利,在零售淡季的4月份也較往期增長了20%左右。”疫情三年間同時期崛起的其他臨期折扣門店,如嗨特購、小象生活等,分別面臨著破產、增速放緩等困境。可以說,好特賣成了臨期折扣零售領域的幸存者和實際話事人。
一位接近好特賣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好特賣的化妝品售價過于低也是一個問題,它的價格甚至低于拼多多。而供貨方不可能不賺錢,但在極度低價下,這怎么可能實現呢?”
針對此次售假事件,記者嘗試撥打好特賣公開的多種號碼,并以微信、微博、小紅書、抖音等多種社媒渠道聯系好特賣官方總部,均未成功。在此過程中,好特賣加盟負責人曾主動聯系記者,詢問“是否有加盟門店的需求”。記者還收到了好特賣“經銷商供貨邀請”。對方告訴記者,只需留下聯系方式和姓名,就能和相關負責人對接,有望進入渠道的合作群。
誠然,以好特賣為代表的特價折扣店在線下消費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吸引大量年輕消費者進店。但如果對門店經營采取粗放管理的態度,對經銷商粗疏放任,勢必會造成產品質量不合格的惡果,最終喪失消費者的信任。許多案例已經證明,消費者對各渠道美妝集合店、線上網店、線上帶貨主播的選品信任一朝失去,終難挽回。
畢竟,在化妝品行業,保質期是否新鮮,價格是否實惠,尚屬其次,“正品保障”四個字的分量高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