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福利网站/麻豆三级视频/国产色在线 com/午夜影院操

首頁 / 數據

記住這些重要時刻!2022中國化妝品十大新聞丨年度盤點⑧

丁加林|記者|2022-12-27 10:45:37
轉載
所有的未來,不過是過去的某種投射。2022年所發生的,也必將在某種程度上影響未來。這,也是我們需要記住這些大事件的原因所在。

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丁加林

2022,是如此特別的一年。

這一年,中國化妝品產業如過山車般的高開低走,在一季度迎來快速復蘇和增長之后,又因上海及多地散發的疫情,幾乎經歷了一整年的低迷;這一年,俄烏戰爭綿延未絕,對國際供應鏈帶來深遠影響,日化相關原料價格持續上漲;這一年,“二十大”召開,行業相關政策法規持續落地優化,加快推動了行業尤其是本土企業發展轉向研發和技術導向,為中國化妝品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過去的一年,中國化妝品產業發生了哪些影響巨大的事件?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梳理過去一年值得銘記的大事件,我們整理了中國化妝品2022年度十大新聞。

所有的未來,不過是過去的某種投射。2022年所發生的,也必將在某種程度上影響未來。這,也是我們需要記住這些大事件的原因所在。

紅山茶花之爭 林清軒與香奈兒“正面剛”

新聞回顧:

2022年1月3日,國貨美妝品牌林清軒創始人孫來春在微博上發布長文,指責香奈兒(Chanel)不正當競爭,稱香奈兒在新年初始殺入“紅山茶護膚賽道”,是一場“早有預謀”的宣戰。“這是林清軒創業以來,受到的最猛烈的進攻。林清軒的各位戰友,一場戰斗已來了。”

消息一出引發網友熱烈討論,相關詞條#林清軒創始人指責香奈兒不正當競爭#登上微博熱搜。不少網友表示“支持國貨”“國貨當自強”,但也有不少網友質疑林清軒此番意在碰瓷國際品牌。

點評:多年以來,國貨品牌與國際大牌一直處在錯位競爭狀態。本土國貨品牌多集中在中低端產品線,但隨著中國本土化妝品品牌的進一步發展,中國化妝品企業逐步向高端滲透成為必然,與國際大牌正面交鋒不可避免。紅山茶之爭,折射出孫來春以及國貨品牌普遍的憂慮。事件帶來的輿論,也表明行業離真正的文化自信和逆襲,還有很長的一段路。


資生堂出售泊美和Za

新聞回顧:

2022年1月中旬,資生堂旗下泊美和Za姬芮被曝出已被出售。收購方為一家名為URUOI的美妝品牌管理公司,交易預計將在2022年3月完成。

資生堂中國表示,Za姬芮和泊美今后發展規劃將由URUOI負責,資生堂將在過渡期間為相關產品的生產提供支持。據資生堂介紹,URUOI是一家美妝品牌運營公司,具備全渠道經營能力,線上業務運營能力突出。

作為資生堂集團專為中國市場定制的品牌,泊美曾被業內視為“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小公主”,一度風光無限。2001年,泊美品牌誕生,作為資生堂開拓中國市場“敲門磚”,正式進駐CS渠道;2006年,泊美全面進入屈臣氏和百貨渠道;到2012年,泊美已簽約國內8000多家化妝品專營店。

點評:近年來,資生堂集團在社長魚谷雅彥的推動下,制定了以高附加值美膚業務為核心的中長期戰略,資生堂集團也開始逐步縮減旗下大眾品牌。此前,資生堂集團已經出售了旗下絲蓓綺、惠潤、水之密語等10大個人護理品牌,聚焦高端市場,為資生堂帶來了巨大的回報。

被指侮辱女性,寶潔道歉

新聞回顧:

2022年3月24日上午,#寶潔#登上微博熱搜榜。事件起因是“寶潔會員中心”微信公眾號于3月13日發布的一條名為《女人腳臭是男人的5倍?不信現在聞一下!》的文章被指“侮辱女性”,“拉男性、踩女性”。

隨后,寶潔中國在其官方微博賬號發文致歉,并表示將嚴肅整頓該賬號的運營,“寶潔公司一直提倡平等,包容和尊重的價值觀,我們一定會深刻反思,杜絕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當日下午,#寶潔致歉#曾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第一名,話題閱讀量已突破2億次,討論量突破1.2萬次。

點評:寶潔在2022年的翻車不止一次,化妝品品牌在2022年的營銷翻車也還有更多。品牌想要被看見和被記住,不是靠著擦邊球和煽動不良情緒實現的。廣告不只是廣告,還是時代和商業故事的記錄者,品牌營銷的本質仍舊是對人性、生活以及社會的探討和洞察,并在這一過程中塑造意識,表達態度。 

廣東持證化妝品生產企業 降至3000家以下

新聞回顧:

截至2022年5月12日的最新數據顯示,廣東省持證化妝品生產企業已縮減至2943家。

據國家藥監局數據,2021年8月時,全國共有5680家持化妝品生產許可證企業,其中,廣東省3106家,占比55.4%。

據《化妝品報》估算,在2021年8月到2022年5月的9個月里,全國約減少了超400家持證生產企業,其中,廣東省減少了163家,平均每月減少18家。從化妝品企業數量的絕對值上看,行業新一輪的洗牌已經開始。

點評:多年來,廣東作為中國化妝品產業的重鎮,其化妝品生產企業一直占據中國的半壁江山。而3000家,一直是廣東化妝品生產企業的一個標志性數字。而如今廣東化妝品生產企業數量降到3000家以下,這意味著廣東乃至全國范圍內的行業洗牌正式開始,優勝劣汰開始加速,一大批競爭力低下的化妝品生產企業將被加速淘汰。

貝泰妮投資彩妝品牌方里

新聞回顧:

2022年6月,本土彩妝品牌方里 FUNNY ELVES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該輪融資由薇諾娜母公司貝泰妮集團領投、青銳跟投。

資料顯示,方里前身為美妝MCN機構——美兮。品牌創始人兼CEO 楊菊擁有十年的進口化妝品供應鏈從業經歷,首席市場官陶子曾是小紅書電商核心成員。方里品牌定位“更適合亞洲人的底妝專家”,共推出了定妝粉餅與持妝粉底液兩個重點產品線,主打抗氧化、抗脫妝等賣點。

事實上,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在部分已融資品牌未兌現原定業績等因素影響下,美妝賽道的投資者熱情已經逐步消退,投資行為愈發謹慎。而作為產業市值第一的化妝品品牌企業,貝泰妮投資方里這一基于融資方硬實力的“逆勢投資”案例更是因此引發了行業廣泛關注。

點評:當行業認為美妝行業融資熱退卻之際,一眾頭部化妝品公司開始設立投資基金。目前,歐萊雅、資生堂、貝泰妮、珀萊雅、華熙生物、丸美、拉芳家化等多家美妝企業已參與設立產業基金,啟動對集團外品牌的投資孵化,產業基金作為專業資本,必將為美妝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新動能。

YES ! IC退市,彩妝的冬天還在持續

新聞回顧:

2022年8月,瑪麗黛佳母公司創元集團推出的第二個彩妝品牌YES!IC爆出退市消息。

YES!IC成立于2018年8月,是由瑪麗黛佳母公司創元集團推出的年輕化彩妝品牌,主張極簡設計與中國原創。創元集團曾對YES!IC寄予厚望,其出眾的設計感也曾收獲市場的好評。不過,出眾的設計未能拯救YES!IC。持續低迷之后,YES!IC最終還是退出了市場。

點評:不只是YES!IC,近兩年來持續出現彩妝品牌的負面消息,最重要的原因毫無疑問是新冠疫情。疫情不僅減少了人們的出行繼而減少了彩妝消費,還使得人們對經濟下行的擔心增加,縮減相關的非必要性開支,化妝品相關消費也由此受到影響。如果說2022是藏器于身、待時而動的一年,那么在疫情對人們經濟生活影響逐步減弱的2023年,一定會是充滿希望和生機的一年。

新 “105條”發布 委托生產的品牌面臨大考

新聞回顧:

10月25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關于《化妝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檢查要點及判定原則》的公告。《檢查要點》包括化妝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檢查判定原則以及“實際生產版檢查要點”“委托生產版檢查要點,將于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與原“105條”的各項檢查項目和評價方法不同,《檢查要點》分三檔設置了檢查項目,且進一步規范執法自由裁量權,對重點項目均細化設置三檔判定結果:符合規定、存在瑕疵、不符合規定。

“對于品牌方來說是個大地震,相對來說生產企業不用太擔心。”有行業人士表示,這次的新規可以視為之前“105條”的優化版本,檢查的要點和判定標準更加明確了,委托生產企業的挑戰較大,在一定程度上會淘汰一批試圖賺快錢的品牌。

點評:本土化妝品行業中存在大量委托生產的品牌企業,而《化妝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檢查要點及判定原則》進一步壓實注冊人、備案人主體責任。這一新“105條”的正式推出,意味著此前讓化妝品生產企業高度緊張的105條,也會讓委托生產的企業迎來“大地震”。總體上看,這一法規落地將進一步規范化妝品生產質量管理,加速行業的洗牌進程。

17萬+化妝品被下“死亡通知書”

新聞回顧:

2022年10月31日,廣州市市場監督總局發布關于擬取消廣州市未提交年度報告國產普通化妝品備案的通告。通告指出,擬取消截至2022年6月30日未通過國家藥品監管局新注冊備案平臺提交備案時間滿一年普通化妝品年度報告的廣州市普通化妝品的備案。

據了解,本次擬被取消的化妝品備案產品數目約18萬件,這并非今年廣州市監局第一次發布擬取消未提交年度報告國產普通化妝品備案的通告,早在7月26日,廣州市監局就發布通告取消了約20萬件國產普通化妝品備案,也是因為未提交年度報告。

點評:事實上,此次擬取消的化妝品備案,不全是“僵尸備案”。在本次取消備案的化妝品清單中,不乏部分較為知名的洗護品牌,還有多個被取消備案的產品在網上仍為在售狀態。一方面對企業需要嚴格遵循相關法規定期提交年度報告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也對加強行業企業“產品在精不在多”的認知有著重要的意義。

新品牌“偷”中國二十四節氣 歐萊雅道歉

新聞回顧:

2022年11月25日,歐萊雅中國就集團旗下韓系新品牌Shihyo新聞稿中的不當言論作出聲明并致歉。

事件源于早些時候,“歐萊雅首推合資高奢護膚品牌,瞄準24節氣和草藥”的新聞報道中,韓國媒體援引歐萊雅方相關人士的采訪稱:“Shihyo是受亞洲二十四節氣的啟發而誕生的全新高奢護膚美容品牌。”新聞稿還強調“草藥原料都是從韓國本地農民那里直接采購后空運到研發中心的” 。

盡管相關報道發布在韓國媒體,但報道內容傳入中國后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軒然大波。報道中相關言論被指故意模糊文化歸屬,讓中國網友出離憤怒——“這不光是偷了,這是明搶啊!”有網友表示:“二十四節氣和草藥全都起源于中國,跟韓國沒有半點關系”、“這是徹徹底底地‘偷’文化!”

點評: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座具有如此巨大價值的寶庫,保護這座寶庫,不能只是守著不讓別人“偷”,更需要我們的中國企業和中國品牌來共同挖掘、傳播、正名。

圓夢!上美股份敲鐘上市

2022年12月22日,籌備上市多年的上美,終于在港交所迎來敲鐘。

作為一家成立20年的本土美妝企業,上美股份起源于2002年,是一家多品牌化妝品公司,專注于護膚品及母嬰護理產品的開發、制造及銷售,旗下擁有韓束、一葉子、紅色小象等多個品牌,覆蓋科學抗衰、功效護膚、母嬰護理等領域。

此次上市,上美股份總計發售3695.8萬股,發售價每股25.2港元,總市值超百億港元。

點評:作為本土美妝行業極具話題性的明星公司,上美終于上市了。作為一家上市公司,上美的創始人呂義雄那些驚人的夢想,自此有了現實可靠的參照系。

評論列表

(0條)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