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李碩
本周六晚,湖北武漢,全球最大單體購物中心——武商夢時代人流如織,打出8.8折的國際美妝館人氣最先恢復,資生堂、植村秀專柜BA們迎來了久違的充實又忙碌的周末。
周六全天,北京地鐵公司所轄運營線路日客運量202萬人次,相對上周六的100萬人次翻倍;廣州地鐵總客流281萬人次,相對上周六的184萬人次增加了100萬人次。2022年末,第一波新冠感染沖擊半個月后,全國各大城市的活力逐步恢復。
回店的顧客、積壓的展會、待上市的新品、跑市場的行程……可預見的是,對化妝品人而言,即將到來的2023年將是格外忙碌的一年。
據會展信息平臺展加網統計,2022年原計劃舉行1159場展會,只有292場展會開展。今年三季度后,大量化妝品展會、行業會議一再延期,多數被挪到了明年。兩年的展會量合為一年后,2023年,化妝品人的面對面交流、業務洽談的頻次將前所未有地密集。
2023年,忙碌的不僅是市場部,化妝品公司產品部、法規部同樣不輕松。2022年上半年,國產化妝品和進口化妝品備案總數分別為16.8萬余件、3200余件,較2021年下半年環比分別下降25.5%和58.8%。一年的新品空檔期過后,面對恢復的市場、逐條落地的新規,各家化妝品公司需要加班加點地研讀新規,拿出更具競爭力的新品。
2023年,化妝品生產線需要更加充沛的馬力。上月底,全面復工、復產之際,廣州中通生化等化妝品工廠已經在同包裝廠、原料商等共商共議,想辦法把之前不能交付的訂單盡快交付。除此之外,當下,貝泰妮的中央工廠項目進入收尾階段;2023年,如李記包裝新工廠、逸仙電商與科絲美詩合建生產基地等一批工廠也將陸續建成、投產。
2023年,化妝品零售人將同樣忙碌。不僅要面對更多回店顧客的BA們會更加忙碌,店鋪運營者也要抓緊思考下一步怎么走。三年的疫情導致各地物業空出了不少優質鋪位,讓不少人嗅到了機會。例如,近期,薇諾娜上海首家零售精品店在人民廣場來福士開業;兩周前,伊索中國大陸首店落地上海東平路;上周,花西子也在杭州湖濱88商業中心開出第一家全球旗艦店……明年,化妝品行業線下流量的爭奪將更加激烈。
當然,促使化妝品人忙碌的引擎,還歸根結底在于化妝品消費的回暖。本月初,咨詢公司麥肯錫發布了一份中國消費者報告。報告認為:中國的消費勢頭有望于2023年開始復蘇。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Daniel Zipser稱,今年的疫情促使更多中國人儲蓄,2022年前9個月,中國居民的存款金額增長了14萬億元,而通脹率保持在2%,低于美國和歐洲。他認為,這些存款是未來消費增長的基礎。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易經》中有“冬至陽生”的說法,冬至前后陰極陽生,天地陽氣開始興做漸強,昭示著下一個循環開始。冬至已過,年關將至,在這特殊的時刻,愿化妝品人休整身體、穩住心態、積蓄力量,迎接忙碌且充實的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