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李躍躍
繼因“女人腳臭是男人的5倍”等言論遭消費者抵制后,寶潔又在社交平臺翻車了。
日前,寶潔旗下專營衛生棉條等女性護理產品的品牌——丹碧絲官方推特賬號發布的一條推文,遭國內外網友瘋狂抨擊,原文是“You're in their DMs. We're in them. We are not the same.”翻譯過來理解就是“你們只能在女孩的私信里等著,我們(指丹碧絲棉條)已經進入女孩的身體里了。”這句針對男性語境設定的“俏皮”話,以及其裹挾的曖昧不明的情色意味,瞬間就引發大批消費者討伐:“一個專注女性護理的品牌,通過這樣調侃女士的低俗方式取樂,對女生們的惡意與不尊重簡直要溢出屏幕,能不能先搞清楚自己賺的是誰的錢?”……
事情到此階段,一般品牌也該清醒了,但“頭鐵”的丹碧絲還特意再度發文稱,推特不倒閉,他們就不刪除這條推文。
事實上,這并不是寶潔及旗下品牌第一次與女性消費者站在對立面。
今年三月,寶潔會員中心公眾號發布的文章被網友罵上熱搜,文中包含“女人腳臭是男人的5倍?不信現在聞一下”、“女人頭發比男人臟一倍”、“再愛干凈的女人,內褲都比男人臟”等爭議性內容,一家國際大公司推出的這一波“廁所文學”,著實“臭”到了大批消費者:“科普你就好好科普,賣東西你就好好吆喝,為什么要搞這種散發著氨水兒味的拉踩營銷?”“這就是傳說中的先PUA后消費嗎?”……
質疑聲鋪天蓋地,寶潔很快出面道歉:對不起,深刻反思,已開除臨時工。但盡管如此,消費者對寶潔旗下品牌的抵制潮卻已然蔓延開來。社交平臺上,不少網友列出寶潔旗下品牌矩陣表示已將其全部“拉黑”。
與此同時,在監管層面,廣州市黃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也對廣州寶潔有限公司作出行政處罰,指出公司發布的上述廣告違反《廣告法》,責令其停止發布違法廣告,并罰款70萬元。
除寶潔外,近年來,因不尊重女性群體言論翻車的日化品牌不在少數。
此前,全棉時代在一款卸妝濕巾廣告中玩梗,以美女卸妝后變丑嚇退歹徒的內容推廣產品賣點,被指責將女性的恐懼當成創意;杜蕾斯與喜茶的聯動營銷,公開發布“今夜一滴都不許剩”的文案,配上喜茶飲料杯的圖案,讓許多網友感到低俗、猥瑣;國內脫毛儀頭部品牌Ulike曾因一則“沒有藍寶石,我不脫”的電梯廣告備受爭議,這則廣告最終也受到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處罰。
那么,品牌想要被看見和被記住,是不是只能靠著擦邊球和煽動不良情緒實現?顯然并非如此,知乎上有一個提問,“有哪些廣告詞讓你感到驚艷?”自然堂“你本來就很美”的廣告詞沖上了高贊回答,這則于2006年提出的slogan,無疑走在了時代前列,讓女性消費者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很多時候“一種關懷,一種肯定,將消費者置于產品之前,卻更能獲得消費者對產品的重視”。
很多時候,廣告不只是廣告,還是時代和商業故事的記錄者,品牌營銷的本質仍舊是對人性、生活以及社會的探討和洞察,優秀的品牌并不只是在做產品,還在塑造意識,表達態度。面對理性、獨立、個性化的新一代消費群體,面對快速崛起并不斷發現自我的女性力量,她們花的每一分錢,都是在為自己想要的世界投票,傲慢的品牌注定要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