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李碩
11月18日,路威酩軒香水化妝品(上海)有限公司與歐萊雅(中國)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不正當競爭糾紛一審裁定書公開,這一去年曾發行業關注的“巨頭沖突”,更多細節浮出水面。
“蜂蜜”護膚品之爭
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該案件于去年3月立案,后因疫情一度中止。
案件中,作為原告方的路威酩軒公司訴稱,法國嬌蘭(旗下品牌)于2010年推出名為“ABEILLEROYALE”的以蜂蜜為基礎的護膚產品……被告歐萊雅公司于2019年模仿“ABEILLEROYALE”產品廣告宣傳風格,在中國大陸境內推出了名為“NECTARROYAL”/“花蜜奢養”的系列護膚產品,在“NECTARROYAL”產品的廣告宣傳中故意采用與“ABEILLEROYALE”產品廣告宣傳內容相同的設計元素,明顯攀附了嬌蘭長期以來為產品建立的商譽和市場影響力,涉嫌構成不正當競爭。
11月23日,記者在歐萊雅官網鍵入“NECTARROYAL”“花蜜奢養”關鍵詞,搜索結果顯示為以“金致小蜜罐系列”為主的45款產品,主力產品價位在300元左右。其中,歐萊雅小蜜罐滋潤版面霜是歐萊雅天貓旗艦店銷量第三的單品,月銷超20萬件。
在嬌蘭官網,ABEILLEROYALE系列護膚品具體指“帝皇蜂姿緊致修護系列”包括復原蜜、精粹水、精華露、眼霜等30個SKU,單品均價在千元左右,同樣是占據嬌蘭重要銷售份額的王牌系列。
從產品定位而言,嬌蘭帝皇蜂姿系列與歐萊雅小蜜罐系列均瞄準瞄準修護、滋潤等功效,不過由于價格差明顯,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不乏“視后者為前者平替”的言論觀點。
根據11月18日公開的裁定書,除起訴歐萊雅“不正當競爭”外,路威酩軒還稱,歐萊雅產品使用了“NECTARROYAL”字樣,該字樣同“ABEILLEROYALE”商標構成近似,易導致消費者的混淆,涉嫌構成商標侵權。
不僅如此,路威酩軒還指出,歐萊雅“NECTARROYAL”產品的成分并非花蜜,而是蜂蜜,因此使用“NECTAR(中文含義為“花蜜”)ROYAL”和“花蜜奢養”作為產品說明很可能誤導消費者,構成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嬌蘭母公司提出千萬元索賠
根據裁定書,路威酩軒提出了以下五點訴求。
一、歐萊雅停止使用“NECTARROYAL”標識。
二、歐萊雅停止模仿嬌蘭“ABEILLEROYALE”產品品牌廣告宣傳設計概念及風格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包括但不限于停止在其“NECTARROYALM”/“花蜜奢養”產品的宣傳材料中使用下列設計元素,包括(1)以金色、黃色及/或兩者結合的色彩主題;(2)由金色六角形、蛛巢或蜂窩組成的墻壁或平臺;(3)以六邊形包含任何圖像和文字元素。
三、歐萊雅停止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即停止將“花蜜”、“NECTAR”用于商品說明;
四、歐萊雅在其官網、官方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天貓官網、京東官網等銷售以及宣傳渠道的首頁發布澄清聲明(不少于30天),聲明其“NECTARROYAL”/“花蜜奢養”產品與嬌蘭“ABEILLEROYALE”產品并無任何關聯,其“NECTARROYAL”/“花蜜奢養”產品并無任何花蜜成分,以消除對消費者的不當影響。
五、歐萊雅賠償經濟損失(含律師費、取證費等合理費用)人民幣一千萬元。
截至目前,除于去年五月駁回歐萊雅對案件管轄權提出的異議外,中國裁判文書網內暫未將最終判決結果公開,對于此事最新進展《化妝品報》將持續跟進。
今年前三季度,歐萊雅營收同比增長20.5%;嬌蘭所在的LVMH集團營收增速同樣超20%,其中美妝和香水業務漲幅為10%,但涵蓋中國的亞洲市場增長2%,占比下滑至32%。如今,兩家化妝品巨頭的正面沖突,除對熱賣產品的市場心智保護外,也側面折射了其對中國市場份額爭奪之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