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唯美工匠》記者 吳 鑫
不同階段的連鎖店,面臨的問題也有所不同。安徽省內頭部百強連鎖,基本都有著二十年的發展歷史,經歷早期快速擴張,很多都在尋求自有品牌轉型,打造全新店鋪,向縱深處尋找新增長點。同時,市場又在不斷崛起新的店鋪,它們既遭遇巨頭幼弱時期同樣的問題,又面臨時代賦予的新挑戰。
黃山美涵美妝就是這樣一家正處在早期擴張階段的新店鋪,相較于安徽省內一眾從業歷史短則15年長則30年的70后“老幫菜”,2018年入行的店老板江勇正是敢于潮頭戲水的當打之年,他遇到了哪些老問題,又有哪些新挑戰?
半路入行,干勁兒十足
1991年出生的江勇,是湖北赤壁人,2008年從學校畢業后,開過理發店,干過工地,倒騰過鋼材,卻始終沒能找到合適的機會。2018年,岳母在黃山的兩家門店(韓束妝業),因為經營問題已經處于瀕臨破產的邊緣,于是江勇乘機盤下了下來,經過一些調整后,兩家門店于2018年兒童節重新開業。
2019年,韓束妝業歙縣古城店營業額即達到370萬元,相較于2018年翻了足足一番。目前,經過4年多發展,江勇手里已經有5家店鋪,營業額也超過了千萬。
年輕人,干勁兒足,是江勇初入行時最真實的寫照。初接手店鋪,江勇對店內的貨品清點后發現,店鋪共擁有7000多SKU,很多變成無效SKU卻繼續占據倉庫庫存。為此,江勇大幅砍掉了二三線不知名品牌,精簡SKU。目前,整個門店SKU數量已經下降到1300左右,有效SKU大約在800左右。
同時,調整整個品類的結構,擴大洗護、個護等產品的占比。江勇把自家店鋪分為兩類,一類是“便利店”,紙巾、洗發水、沐浴露等占比較高,目的是吸引顧客進店消費;一類是高端店,歐萊雅、資生堂、LG生活等進口品占比較高,彩妝、面膜占比提高,洗護、個護等產品占比較低。前者目前還是延續老名字-韓束妝業,后者改叫“美涵美妝”。
在江勇的構想中,全新裝修上陣的美涵美妝,護膚品占比要達到50%,彩妝類占比要達到20%,面膜占比在5%-10%之間,洗護品降低到3%左右,再添置一些應季品。
零售三要素“人、貨、場”,在江勇看來,自己用了4年時間,已經基本解決“貨、場”兩大基本問題,而“人”的問題是美涵美妝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
正確激勵員工,創造積極性
人是連接“貨”與“場”的關鍵要素,是業績增長的關鍵。初接手時,店內員工在閑時往往在打游戲、追劇、刷抖音,察覺到這個問題后,江勇嚴令杜絕這種行為,“公司要求高,員工心里有時候也是高興的,誰也不想跟一個得過且過的老板”,他坦言。
當然,用規定只能表面杜絕不良現象,根子上要給予員工更大的激勵。針對這個問題,一方面是提高員工待遇,一方面是招聘時更加慎重把關,江勇直言招聘時自己要親自面試,選擇那些真正熱愛化妝品行業的求職者。這樣員工每月的工資提高了,對老板和公司的認同感增強了,店鋪才能持續健康發展。
▲“后院”內員工正在為顧客做項目
當然,除了普通員工的積極性,連鎖店更重要的是解決好店長的積極性問題。在記者采訪時,因為其中一家門店店長離職,江勇表示正在考慮關閉一家門店。
小地方的連鎖店,招聘有經驗、有能力的店長頗具難度,招進來如何管理則更是難上加難,所以多數連鎖店選擇在自己體系里培養店長,這樣員工同公司一同成長一同進步,不容易流失。美涵美妝目前也正在走這一步,制定更好的分錢策略,從體系內培養店長,同門店一同擴張。
對于“新人”江勇來說,相比于干工程,化妝品行業的幸福感指數要高得過,陪伴家人的時間也更多,雖然門店也受到疫情影響,但疫情總會過去,相信明天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