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丁加林
關于“香”的投資新聞,近期有點多。
9月9日,上海美次方投資有限公司宣布對中國本土高端香水香氛品牌聞獻DOCUMENTS進行少數股權投資。美次方是歐萊雅集團今年5月份在中國成立的專業投資公司,是歐萊雅集團首個除總部外單個市場設立的投資公司。
此次投資也是美次方在中國的首個風險投資。
而就在上月底,上海家化宣布投資中國香氛香薰品牌節氣盒子,這也是上海家化首次涉足香氛領域。
上海家化負責人表示,香氛品類作為近幾年高速增長的機會賽道,企業十分看好香氛市場前景,并期望借此獲得外延式增長機會,與目前主力賽道進行互補。此次投資節氣盒子,就是上海家化在香氛賽道的重要布局。
全球第一的化妝品公司歐萊雅,在中國的投資公司的第一筆資金給了一家香水香氛企業;中國第一(從營收角度)的化妝品公司上海家化,也同樣投資了一家香氛香薰品牌,兩家“第一”投資兩家“香”相關的品牌,這已經反饋出中國化妝品市場的一種趨勢。
直觀上看,這種趨勢,是“香”產業被高度看好。
此前幾年,已經有觀夏、Scentooze、野獸派、RE調香室的香水香氛香薰品牌嶄露頭角并獲得多輪融資,香相關品牌在市場和資本市場已經與一定熱度。而此次兩家分居全球和本土頭部地位的企業、歐萊雅和上海家化也盯上這一市場,并迅速出手,毫無疑問凸顯了業內對“香”這一賽道的持續看好。
關于這一點,各類報告和機構的相關研究很多,也有很多洞察。如在這一輪投資熱點中,香氛成為熱點,具備中國本土元素、東方美學或生活方式的香氛品牌尤其受歡迎。
這些洞察,對前文提及的相關品牌做一個盤點即可發現,在此就不贅述。我們想討論的是,“香”相關的品牌,為什么會被市場,而且是被那些最聰明、最了解我們這個產業的投資公司和產業資本所看好?
尤其是,自2020年以來,隨著《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以及相關配套新法規逐步落地,化妝品產業已經進入“功效時代”的時代里,難言有什么實際功效的“香”還會被持續看好?
投資,本質上就是買入一個被市場低估的標的,以在標的物價值放大的過程中獲得收益。“香”相關品牌被資本,尤其是被產業資本好看,代表了市場對嗅覺產業的低估。
而相較于護膚和彩妝,香水香氛品類主要滿足的是消費者情緒價值。就像香奈兒5號的價值絕對不僅僅是掩蓋體味,它蘊含的最大的價值,是提供悅人悅己的情緒價值。
而市場低估了嗅覺產業,意味著我們的市場,對消費者情緒價值的滿足還不夠。
如果有一個指標,能夠代表一種產品帶來的愉悅值,那么這個指標可以稱為情緒價值。當心情不好的時候,它能撫慰人心;當壓力大的時候,它能紓解壓力;當精神空虛時,它能陪伴、填補寂寞……從馬斯諾需求結構來看,情緒價值甚至超過了產品功效,是一種能夠滿足歸屬與愛的需求的媒介。
化妝品能夠提供給用戶的價值無外乎三種:一是品牌價值——標志著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二是產品的功能價值——這是所有化妝品都要具備的基本價值;三是產品的情緒價值,這種價值常常被人們忽略,卻是化妝品的重要價值,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化妝品品牌的生死存亡。
要知道,很多——甚至絕大多數化妝品消費者都不是“理性經濟人”,而是很容易受情感、直覺、情境等因素影響,做出一些違背經濟學的非理性經濟行為的“感性經濟人”。相較化妝品的功能價值,她們時常會更看重化妝品的情緒價值。
從整個化妝品產業發展史來看,化妝品的情緒價值一直存在,它不僅給予消費者美麗的容顏,還能帶給消費者精神方面的寄托。
也正因情緒價值如此重要,化妝品產品的香味、包裝、膚感這些并不直接跟功能功效掛鉤的屬性才會如此重要,阿道夫甚至憑借香型和留香技術,短短數年間成為了中國本土洗發水一哥。
不只是產品本身,化妝品品牌也擁有情緒價值屬性,近年來流行的純素、環保以及純凈美妝,無一不是為消費者提供情緒價值的體現。
在“功效時代”,中國市場香水香氛賽道的爆發,給行業所有的相關企業一個提醒,我們花大力氣在功效、成分、原料領域講故事的時候,千萬不要忽視品牌和產品的情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