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李躍躍
萬科郁亮之后,華為掌舵人任正非也開始呼吁“活下來”。
8月22日華為內部論壇上線了一篇《整個公司的經營方針要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的文章,把“活下來”作為公司的最主要綱領。全文3000余字,從華為的經營方針,談到全球消費市場。任正非的想法,用他的話來說是:把寒氣傳遞給每個人。
“我們要看到公司面臨的困難以及未來的困難,未來十年應該是一個非常痛苦的歷史時期,全球經濟會持續衰退?,F在由于戰爭的影響以及美國繼續封鎖打壓的原因,全世界的經濟在未來3到5年內都不可能轉好,加上疫情影響,全球應該沒有一個地區是亮點?!闭缛握撬裕谝咔榈挠绊懼?,中國化妝品行業以及實體零售也正在經歷一個久違的冬天。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6月化妝品類商品零售總額下降了2.5%,不僅是十年來第二次出現下滑,而且比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間的下滑幅度還要大。
總之,經濟數字曲線實在不容樂觀,但當把視線從這些數字和言論上移開,真正走向田野,美妝市場的寒意或許并不如想象中那么深刻。近日,化妝品報開展的《百城百店問冷暖》大型走訪報道活動中,記者發現諸多低線化妝品店的生意頗有“暖意”。
在最為艱難的2022年,河南南陽燦燦家美妝連鎖(以下簡稱“燦燦家”)依舊保有25%的高速增長。據燦燦家總經理呂金龍所言,從2021年開始門店便持續向下扎根做深度,一方面,疫情之后,燦燦家的選品邏輯逐漸開始轉化為“品質+價格(線上線下對比)+利潤”,更強化年輕化思維,從賣家思維轉為買手思維;另一方面,在服務細節方面做完善,在做顧客接待時均使用一次性物料(眉刀、唇刷),強化員工的服務意識,從后臺到前臺對整個團隊進行專業度提升,“有一個好的位置,你不一定能開好一家店,但有一支好的團隊,你一定能開好一家店。”
在云南建水縣,一個擁有5家門店的小連鎖——情緣名妝也經營得熱氣騰騰。今年,創始人徐成喜在門店的服務上增加了盤發項目,同時強化了動銷策略,并聯合品牌提高了針對性的服務培訓,開啟“利他思維,讓利客戶”原則。而在保山,當地NO.1的化妝品連鎖星芭莎在疫情之下也做出了諸多變革,一方面門店削減了大量SKU,更聚焦暢銷、爆品條碼,提高了整體銷售效率,減輕庫存壓力;另一方面,公司總經理趙晉輝在近兩年還開拓了專門的單品牌店與美妝集合店,接下來醞釀多年的潮品集合店(名創優品模式)也即將落地開業,在趙晉輝看來做生意要擁有5年、10年思維,疫情之下星芭莎依舊能實現增長,原因就在于其一直深耕區域市場,做透做深每一個會員用戶,并不斷通過新的門店模式收獲更多元的圈層用戶。
另一邊,隨著越來越多的化妝品報記者深入更多的縣市級門店,我們發現許多低線市場的化妝品店依舊大有可為,在疫情的背景之下,大部分門店能守住業績甚至實現增長。對此,趙晉輝表示,疫情對于大型連鎖的影響或許更大,因強勢連鎖一般處于大都市或者中心城市,人口流動大,而在縣級市,當地人口雖然不多,但非常穩定,這樣的土地更適合播種培育,助力用戶扎根在門店。
事實上,真正走進市場,來到田野,我們發現,行業現狀并沒有那么聳人聽聞。走訪中小連鎖,更能體會美業人的韌性與堅持。在這趟旅程中,記者聽到的虛無縹緲的商業故事少了,看到的腳踏實地的實事多了。“疫情讓我們的腳步慢了,思考多了”“后臺比以前更強了,管理比過去更細了”“就想好好把區域市場做好,以前總看著更廣闊的的海域,但眼下發現門前的池塘也有許多值得挖掘的資源”……
正如任正非所言,每個人都不要再講故事,一定要講實際,尤其在進行業務預判時,不要再抱幻想,講故事騙公司,損失要從糧食包中扣除,首先要活下來,活下來就有未來。而眼下,疫情已然三年,未來防控或許會成為常態化,我們要從過去恐慌性的自救改為有質量的自救,在寒氣逼人的經濟環境下學會自己取暖。
這一次,一直被忽略的下沉市場,或許能給行業的“新自救運動”帶來更多靈感,我們期待,更多的美業人多一些務實、少一些幻想;撿回一些敬畏,撕掉一些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