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尹應娥 見習記者 胡曼迪
“不要想一夜暴富,做零售就是要踏踏實實地深耕下去,踏踏實實做好一件事。這么多年,我們一直沒開小差。”這是記者近日走訪浙江市場,甘心亭化妝品連鎖總經理彭祥鴻留給記者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作為一個江西人,在親戚的帶動下,彭祥鴻早在20歲就入行,在溫州開起了化妝品店。一干就是17年。如今的甘心亭化妝品連鎖店,憑借“前店后院”經營模式,早已經遍布浙江溫州、臺州、福建泉州等地,門店數破百,并成功躋身中國化妝品百強連鎖。
在探秘化妝品零售的經營模式上,公司另外一個連鎖系統“媛美”在江蘇無錫遍地開花,目前已經布局18家美妝潮品店。
甘心亭、媛美,猶如公司的兩翼翅膀,在化妝品零售市場上比翼齊飛。
每家店深度服務200位會員
“溫州人或多或少都會有親戚朋友在國外,做本地人的化妝品生意并不好做”。彭祥鴻告訴記者,甘心亭在溫州的化妝品店,最初是瞄準了工業區周邊,以服務工業區消費者為主。
溫州是著名的鞋都、箱包、服裝之城,全市規模以上企業6700多家,工業的繁榮也帶動了很多外來人口在此聚集。這些消費人群及覆蓋的區域,便是甘心亭的機會點。
甘心亭自2005年開店伊始,便貫徹了前店后院的經營理念,前店做銷售,后院做體驗、做服務。可以說是國內最早摸索前店后院模式的門店。
近年來,在客流越來越少的當下,因為有前店后院的模式積累,甘心亭每家店都沉淀了不少忠實會員。在彭祥鴻看來,只要每家店能沉淀和服務好200個有效會員,這家店就能生存下來。
但彭祥鴻也十分清楚,前店和后院一定也要把握好“度”。盡管后院顧客一個套盒就要消費一千多元,但門店希望可以為顧客服務十次,甚至更多,這樣一來,既增加了顧客黏性,也加強了顧客回購其他產品的幾率。后院的選品上,彭祥鴻也表示,門店更關注該類產品是否可以解決顧客的需求。當然,后院也是門店主要的利潤來源,帶動了門店平均客單價的提升,如今,甘心亭的平均客單價在300-400元之間。
記者看到,甘心亭門店內規劃了專區,用以陳列會員所購買的產品。據店員介紹,他們會定期預約顧客進店做護理,很多會員因此跟店員成為了朋友。
“在開店這件事上,我們一直沒開小差”
“我們入行很早,但我們堅持在做這件事,或許別人賺了錢天天買房,我們就天天想著開店。”盡管現在看來,甘心亭總體上每年都在提升,但彭祥鴻表示,每天都面臨著各種挑戰。
但很慶幸的是,甘心亭在文化、培訓、教育這塊,穩扎穩打,不斷完善組織架構,堅持一體五路的戰略布局,圍繞化妝品連鎖這一主體業務,其在供應鏈、醫美等多個版塊做了系統化延伸。2020年,甘心亭還成立了自己的培訓學校——甘心亭色咖美妝培訓學校。毫無疑問,學校為甘心亭輸送了不少專業素質過硬的人才,這也是甘心亭能夠不斷發展前店后院模式的關鍵。
在開店這件事兒,甘心亭也一直篤定不做加盟,并且至今還沒涉足自有品牌。作為擁有100多家門店并且跨省開店的甘心亭來說,不做自有品牌似乎很難說得過去。但彭祥鴻卻認為,找到合適的供應商非常容易,與其去做自有品牌花費大量的精力,還不如與穩定的供應商合作簡單快捷。
除了不做加盟,沒涉足自有品,在開店這件事兒上,甘心亭還特別沉得住氣。
“我們開70-80平米的新店,要投入60萬元左右。但我們會至少觀察兩年時間,兩年干不下去,才會考慮關店。”彭祥鴻表示,現階段,一家店三四年能回本,一年能有十多萬的利潤就很不錯了。甘心亭這些年,就是這么一步步過來的。
很多人認為現階段并不是開新店的好時機,但彭祥鴻卻表示,開直營店,不進則退,只不過現階段開新店確實要更謹慎一些。據了解,今年,甘心亭不僅開了十來家新店,還翻新了十多家門店。
“不要想著賺快錢。現階段做化妝品零售,想一夜暴富,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把這個事情當做養家糊口的一個生意、一份工作、一個事業,是絕對能夠生存下來的。”彭祥鴻非常篤定地說。
如今,甘心亭在摸索化妝品零售的道路上,也在走大眾平價路線。2015年,甘心亭在無錫并購了當地的幾家化妝品店,隨后,其在無錫的店統一以“媛美”系統輸出,且選品邏輯和運營思路與甘心亭完全不同,主要以大眾、低價、名品、網紅品為選品思路,更吸引年輕消費群體,其客單價也更低。如今,媛美在無錫已經布局18家門店。目前這類店鋪的經營狀況也比較良性。
這也給了彭祥鴻更多的思考,做化妝品零售,各有各的生存之道,只要堅持把這件事做好,在一件事上傾注了心血和努力,時間會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