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福利网站/麻豆三级视频/国产色在线 com/午夜影院操

首頁 / 數據

被立案調查后,上海文峰因虛假宣傳再被罰280萬元

范歡|記者|2022-08-24 09:18:35
轉載
靠“造神”和營銷話術打造的美容美發“帝國”陷入旋渦。

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范歡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信息顯示,近日,國內“知名美發美容機構”上海文峰旗下兩家公司因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分別被上海市普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00萬元和80萬元。

微信截圖_20220824090628.png

微信截圖_20220824090639.png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文峰創辦于1996年,自稱是集美發、美容、科研、生產、教學、服務、推廣為一體的集團企業,在全國擁有400多家門店,并擁有生物制藥廠、化妝品廠、醫療美容中心和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現有員工近萬人,年總銷售額達數億元。

因虛假宣傳多次被罰

處罰文書顯示,當事人在其門店燈箱及公眾號中發布的“浩哥說”宣傳內容,含有大量封建迷信內容,并宣稱商品具有疾病治療、改變命運、延長壽命等功效,其中包括“華佗、李時珍都解決不了的皮膚和身體問題,浩哥都能調理好”“將淤積在人體五官六腑的各種邪氣、垃圾、毒素排泄出體外”等。

微信截圖_20220824090657.png

截自處罰文書

上海普陀區市場監管局認為,上述行為屬于以虛構、夸大商品和服務效用的方式,推銷其商品和服務,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的規定,構成了虛假宣傳行為。

此外,上述監管部門認為,當事人在上海市擁有127家門店,宣傳影響范圍覆蓋全市。同時,自2021年11月17日起至2022 年1 月14 日,“微博”平臺閱讀量百萬以上的“上海文峰”相關詞條有50條以上,其中“上海文峰秘書夸老板有天眼”詞條閱讀量1億;“上海文峰 2 元護眼液賣2000元”詞條閱讀量 888.1 萬;“文峰店員20分鐘12次推銷套餐”詞條閱讀量1008.2萬等。當事人的虛假宣傳行為引起大量社會負面評價,造成了極為惡劣的社會影響。

處罰文書顯示,當事人虛假宣傳行為持續近6年,且近2年因發布違法廣告的行為已受到3次行政處罰,但仍未吸取教訓、及時整改、合法經營,因此認定屬于情節嚴重情形,給予從重處罰。

記者了解到,因虛假宣傳等行為,上海文峰屢遭執法部門行政處罰。去年12月,上海文峰為推銷沉香灸保健按摩服務,宣稱商品具有疾病治療功效,在宣傳中使用“排濕寒、緩病痛、補元陽、調氣血”等廣告宣傳內容,構成發布違法廣告的行為,被罰10萬元。

今年3月,上海文峰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因發布虛假違法廣告,被處罰款32.8萬元。

天眼查信息顯示,此次被處罰的兩家公司上海新世紀文峰美發美容有限公司、上海文峰美發美容有限公司的歷史行政處罰記錄分別達7條和12條,處罰事由多為虛假宣傳、發布虛假廣告等。

商業模式存疑,被監管部門屢次約談

工商登記信息顯示,上海文峰總裁陳浩任職企業多達129家,除了美容美發領域外,還包括健康咨詢、中醫藥開發、生物制藥等多個領域。依托上述企業,上海文峰的門店,逐漸形成了自產自銷的“銷售閉環”。

微信截圖_20220824090715.png

據悉,上海文峰的商業模式主要以“產品+服務”打包預售,規避預付卡監管,另大肆營銷“類醫療”養生,精準“收割”中老年消費者。

宣揚創始人“有天眼”、話術鼓動老年人“全身氣血養護”、向消費者推定價高昂的套餐,上海文峰的虛假宣傳、“套路”營銷行為屢遭詬病。截至2021年底,上海市消保委接到關于文峰的消費投訴就達500多件,涉及“大額消費拒不退款、售后服務缺位、價格不透明、虛假宣傳、強制消費”等問題。投訴案件包括“七旬老人3年內消費235萬元”“市場價僅2元的護眼液收取2000元”等。

微信截圖_20220824090724.png

圖源新民晚報

2021年6月,上海文峰因在經營過程中存在誘導大額消費等問題,被上海消保委約談并要求限期整改。同年11月,上海文峰再次因為價格不透明、虛假宣傳、強制消費等問題被約談。

2021年11月17日,上海市消保委更發文直指文峰商業模式或暗藏重大風險,其表示:“上海文峰集團主要存在以產品+服務的套餐預售規避預付卡監管,以套路營銷行為逃避政府部門相關監管,以類醫療養生偽閉環,騙取消費者信任等問題?!?/p>

在公司被監管部門立案調查、官網被關閉之后,2021年12月12日,上海文峰曾發布道歉聲明,并承諾馬上啟動建立科學現代的培訓體系,虛心接受相關政府監管部門的一切批評與處罰,并堅決整改到位。但目前看來,上海文峰并未改觀。

虛假宣傳成監管“重災區”

上海文峰被重罰280萬元反映出虛假宣傳、誘導消費等亂象已成為美妝行業痼疾。

2022年,北京醫美鏡醫療美容爭議研究與調解中心和北京國雙律師事務所檢索了近三年來與化妝品廣告有關的980份行政處罰文書,其中,虛假宣傳功效性能以及違法使用、混淆醫療用語兩大類違法情形,分別占到案件總數的44.7%和29.5%。

記者了解到,在虛假宣傳行為方面,化妝品標簽成分標注不實、虛假功效宣稱等是企業屢次踩中的“雷區”。雅詩蘭黛、雅漾、香奈兒、資生堂、歐萊雅等國際大牌及知名化妝品零售商絲芙蘭都曾因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發布虛假廣告等問題而被行政處罰。雅詩蘭黛更是因發布虛假廣告吃下238萬余元的罰單。

本土企業霸王近日也因多款產品虛假宣傳被處罰款55萬元,被罰緣由是霸王(廣州)有限公司在其微信小程序上銷售的化妝品、洗手液等產品,標注了“告別黃臉婆”“有效殺死99%細菌”等功能宣傳用語不合規。

隨著《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化妝品標簽管理辦法》以及《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規范》等一系列化妝品相關法規政策的陸續出臺和實施,對化妝品行業經營、功效的宣傳等有著更加嚴格和規范的要求,監管部門對化妝品行業的監管進一步收緊。

某業內人士認為,化妝品行業將迎來最嚴監管,行政處罰力度加大是規范市場的需要,也是對不良企業的警示。對于化妝品企業自身而言,不僅要保證良好的產品品質,更需遵守市場的發展規律以及法律法規,規范經營。

評論列表

(0條)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