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沖擊下,加之護膚品行業需求增速的放緩甚至在電商平臺銷量嚴重下滑,流量紅利見頂已然成為美妝品牌們的共識——不少品牌紛紛感嘆:買流量,越買越貴,越來越不賺錢。倚靠電商平臺“燒錢營銷”的時代早已結束,在當下的護膚行業,唯有以消費者的切身痛點為導向,以研發力和產品力為矛,持續開發更具專業性、安全性的護膚產品,才能夠在日益激烈的品牌競爭中長青不敗。
而皮膚學級護膚品,作為專業性、安全性及功效性均經過深入驗證的護膚方案代表(由中國醫師協會所頒布的“護膚品皮膚科應用指南2020版”界定),正在日益成為整個行業密切關注或投身其中的“新藍海”。從公立醫院走出的綻妍,就是皮膚學級護膚領域的佼佼者。研發、原料與檢測正是驅動綻妍品牌發展的“三駕馬車”,拉動了綻妍品牌騰飛的序章。
“醫研共創”,研發“有實力”
在《中國制造2025》中,作者認為:“只有注重研發和創新,才是一個企業源源不斷的生命泉眼。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止步不前的人只會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隨著流量紅利的逐漸枯竭,護膚行業已經進入了比拼內核建設與專業實力的階段——空有流量宣傳卻沒有研發力量支撐的品牌就像一盤散沙,不用風吹,走兩步就散了,綻妍同樣深諳這個道理。
自2015年成立以來,綻妍始終把研發和創新擺在企業發展第一位,旗下不僅擁有研發團隊逾60人,手握數十項專利,還設置了西安德諾海思和成都英普博集兩大研發基地,總投入超過6000萬。其中西安德諾海思基地擁有產品基因工程實驗室、產品開發實驗室、檢測分析實驗室、功效評價實驗室等諸多個細分實驗室,可滿足生物活性原料和終端醫療器械產品和化妝品的全流程開發需求,充分做到了研發的精準和極致,這也成為綻妍能夠在競爭激烈的護膚市場上雄踞一方的重要優勢。
在后疫情時代,消費者對安心感的追求顯著提升,對于醫學人士的信任度進一步加強。相比疫情前對美妝博主、帶貨主播的追捧,如今的消費者更愿意將皮膚科醫生以及專業人士的意見作為挑選產品前的首要參考。對出身公立醫院且“不忘本”,始終主張“醫研共創”的綻妍來說,這無疑又是一項重大優勢。
盡管坐擁強大的研發團隊與硬件實力,但在產品研發上,綻妍從不“閉門造車”,而是積極尋求與國內多家權威醫學實驗室進行合作——據品牌介紹,綻妍與西安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研究所合作,利用皮膚再生醫學理論開發皮膚修護敷料;和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合作,進行優質菌種開發,獲得功能更性蛋白和優勢多肽原料;和沈陽藥科大學合作研發復合酸緩釋技術以及益生菌的菌種開發技術;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輸血研究所聯合進行基因工程技術及藥物的開發。除去各機構與研究所,四川大學醫學院皮膚科教授李利、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皮膚科副教授陳瑾等享譽國內的皮膚科專家也紛紛同綻妍達成戰略合作。綻妍以企業+醫院+學校+研究所合作模式,打造國內科技+醫學+生物產業生態圈。
在產品研發的過程中,綻妍以權威的醫學理論和品牌核心優勢BIO+4D即生物科技賦能4D屏障修護理論為指導思想,以一流的基地硬件為基礎,以專利與核心技術為手段,與各大醫學研究所的專業人士通力合作,無論是在醫學領域、品牌產品力、還是在消費者口碑中,都走出了一條扎實的不凡之路。
“立足源頭”,原料“有底氣”
如果說“國貨崛起”是數代中國美容化妝品人的夢想與使命,那么“原料開發”便是橫亙于這條路上讓人無法視而不見的“攔路虎”。在中國美妝品牌使用的原料中,進口原料的占比高達80%,而在歐美、日韓等國的本土品牌中,進口原料只處在“補充地位”。綻妍深知,原料是產品的基石,原料開發更是化妝品創新的源頭。為了突破被進口原料“卡脖子”的困境,綻妍堅持在原料上走自主研發道路,立足于合成生物學,以基因工程技術、活性蛋白生物發酵純化技術、生物材料構建技術為核心,研發、生產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重組貽貝粘蛋白、重組彈性蛋白、重組纖連蛋白等蛋白類生物材料及化妝品原料。
這些生物蛋白類原料可從不同信號通路和不同靶點,對受損的皮膚屏障的發揮修護作用,被綻妍廣泛地應用于皮膚創面敷料和化妝品中。原料研發總監侯曾淼表示,目前綻妍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的質量水平達到國內同行業前列,而重組膠原蛋白已完成重組III型人源化膠原蛋白、重組I型人源化膠原蛋白的規模化生產,所獲得的膠原純度高(≥95%),內毒素含量低(<0.05EU/mg),均達到重組膠原蛋白行業標準的高質量水平。
至于貽貝粘蛋白,更是綻妍幾大核心原料的“重中之重”。據原料研發總監侯增淼介紹,這一項目由該公司旗下的兩大研發基地西安德諾海思和成都英普博集共同開發,技術團隊經過兩年的攻關克難,在研發過程中利用了基因重組、發酵工程技術和特定酶催化融合技術,解決了直接提取材料價格昂貴和產量低下的缺陷。
當今市場中傳統的貽貝粘蛋白主要是從天然貽貝中提取,成本高,3萬頭貽貝提取才可獲得1mg貽貝粘蛋白,而綻妍利用微生物發酵生產貽貝粘蛋白可大幅下降生產成本,2-3升發酵液提取即可獲得1克貽貝粘蛋白純品,且無動物提取成分,生產質量穩定。值得一提的是,綻妍實現了貽貝粘蛋白微生物發酵量產,該技術位于國內同領域前列。
在護膚品領域,產品的創新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原料的創新性。綻妍借助獨立自主的原料研發,突破了被進口原料“卡脖子”的困境,從而有實力也有底氣給予下游產品最有力的核心功效保障。
“精益求精”,檢測“有能力”
除去研發的“硬核”,在檢測端,綻妍也同樣底氣十足。除了與第三方檢測機構合作,綻妍還結合研發基地德諾海思自建的化妝品功效評價實驗室,進行原料端的功效篩選與產品安全性的把控。
眾所周知,消費者表面是“成分黨”,深層次是“功效黨”。成分的背后實際是消費者對產品功能、功效的需求,消費者查“成分”的本質,往往是要解決某種具體的護膚痛點。綻妍并未迎合潮流、一昧地給所有產品統統添加大量熱門成分,而是力求一個“精”字——針對不同膚質、不同敏感程度的消費者皮膚的精準需求開發產品,提供針對性的修護方案。
要開發出這樣精準的功效型護膚品,傳達給消費者真實可靠的效果,就必須從源頭開始進行一系列檢測——首先,要進行原料端的功效篩選,建立原料數據庫;其次,根據斑貼試驗等系列實驗,確定功效原料之間最佳的配比,繼而應用于配方中;最后,在產品成型后,再次進行人體皮膚測試,驗證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確定其能否實現預期的功效——上述的三大檢測項目,不過是德諾海思研發基地漫長而嚴謹的測試工序的冰山一角。曾有業內人士笑言,上市一款產品,光檢測就要花去一萬個小時,這個說法對于精益求精的綻妍而言,并不夸張。
正所謂“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在為消費者提供更精準的產品方案上,綻妍不僅有心,更有實力。綻妍的檢測實力不僅體現在用心設計、復雜嚴謹的檢測工序上,還體現在其過硬的檢測設備和技術團隊上。在德諾海思基地的實驗室中,綻妍為其配備了皮膚水分、油脂、紅色素、皮膚顏色等多臺專業檢測儀器。同時,該實驗室還擁有一支獨立的技術團隊,以開展志愿者篩選、測試流程管理、試樣檢測結果采集、數據統計分析等工作。
截至目前,該功效評價實驗室已經能夠覆蓋人體皮膚斑貼測試、皮膚保濕測試、皮膚舒緩測試、皮膚酸堿度測試、皮膚乳酸刺痛測試、皮膚辣椒素測試、皮膚油脂測試、皮膚清潔率測試等十余項測試項目,可針對皮膚屏障修復、敏感肌舒緩、皮膚保濕等進行產品的人體功效評估,并結合細胞學、組織學層面的檢測數據,以及皮膚生理學知識,多維度進行產品評價,對皮膚問題的定位和解決提供更精準、更科學的產品方案。
除此之外,時下的化妝品新規對化妝品功效檢測和備案提出了種種新要求,不斷變革的市場格局正在倒逼上游企業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提前布局的綻妍生物,可謂走在行業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