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家用美容儀市場滲透率的逐步提高,產品問題也隨之頻現,包括燙傷等產品質量、虛假宣傳以及產品效果難以鑒定等。家用美容儀為何問題頻發?
一位醫美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商家間惡意競爭是問題頻發的原因之一,此外,家用美容儀市場準入門檻較低、行業監管不明確以及行業魚龍混雜等都是影響因素。
1.8萬臺初普美容儀召回背后,代理商涉及惡意競爭
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總局官網披露,新基石(深圳)科技公司按照《消費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的要求,主動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報告了召回計劃,自即日起,召回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期間進口的初普TriPollar牌第一代Stop Eye型號家用射頻美容儀,涉及數量多達1.82萬臺。
據了解,本次召回范圍內的家用射頻美容儀,如果在使用過程中長時間停留在同一位置或過于緩慢移動時,可能出現設備探頭溫度過高的現象,極端情況下存在導致皮膚燙傷的安全隱患。
來源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資料顯示,初普美容儀是Pollogen公司旗下品牌,背后的母公司是當前全球醫美設備龍頭科醫人集團(Lumenis),旗下M22光子嫩膚、激光脫毛等項目為中國消費者所熟知。據悉,初普品牌誕生于2010年,于2014年進入中國市場,擁有RF射頻技術為主打的系列美容儀產品。據公司官網數據,近年來初普美容儀銷量極速增長,2020年5月初普最新一代產品Stop Vx在國內進行了首發,首發單日銷售額突破4000萬。
一位醫美行業人士對鈦媒體APP表示,初普美容儀產品出現問題,或與其售賣流程及其代理商等相關,據該位醫美人士了解,不同于雅萌等原裝進口,初普品牌是進口后才組裝的。而初普的代理商新基石(深圳)科技公司是一家“有前科”的企業,公司老板因損害品牌聲譽罪目前已被判刑。
來源于雅萌官微
企查查數據顯示,新基石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是陳亮,旗下公司也包括南京小鯨鯊公司等。今年6月27日、7月5日,Ulike、雅萌分別發布官方聲明稱,南京小鯨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初普美容儀中國代理商)及其相關負責人陳某、周某雇傭“網絡水軍”損害品牌聲譽,被法院判決構成損害商品聲譽罪并處刑罰,負責人陳某、周某犯損害商品聲譽罪,判處有期徒刑7個月。上述醫美行業人士對鈦媒體APP坦言,同行之間惡意競爭也是問題頻發的原因之一。
家用美容儀市場處于成長期,行業統一標準亟待完善
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家用美容儀市場存在著虛假宣傳、質量安全以及產品效果難以鑒定等問題。此前,央視曝光了Refa、Notime等品牌家用美容儀存在質量安全問題,比如溫控不標準、易造成燙傷等。深圳消費者委員會2020年對10款家用美容儀進行測試,其中6款樣品鎳釋放量測試結果不符合歐盟REACH法規要。此外,無證經營也是一大問題。
一位醫美人士表示,家用美容儀市場問題頻發,與行業處于成長期,標準尚未統一相關,目前家用美容儀器按照常規小家電的標準監管,尚未列入醫療器械,因此在產品宣傳以及生產等方面均較寬松。
資料顯示,涉及家用美容儀的監管文件有《GB4706.1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通用要求》《GB/T36419-2018年家用和類似用途皮膚美容器》《GB4706.15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皮膚及毛發護理器具的特殊要求》等。其中專門針對家用美容儀制定的《GB/T36419-2018年家用和類似用途皮膚美容器》僅為團體標準,即推薦標準,不具備強制性。
寬松的環境意味著市場準入門檻較低,于是大中小企業紛紛跑步入局,進一步加劇了行業混雜的現象。目前蘭蔻、歐萊雅、資生堂、雅詩蘭黛以及保潔等國際美妝頭部企業紛紛砸下重金進軍該領域,國內來看,昊海生科、丸美股份等也于近年入局;自家研發之外,家用美容儀市場不乏“貼牌亂象”,加劇了產品質量的不確定性。
來源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不過,在醫美強監管趨勢下,家用美容儀的監管也在日漸完善中。在2021年4月份,國家藥監局發布一則關于征求《射頻美容類產品分類界定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該意見稿明確,射頻美容類產品應該按醫療器械管理。今年3月底,國家藥監局調整了《醫療器械分類目錄》部分內容。其中明確表示,射頻治療儀、射頻皮膚治療儀類產品按《醫療器械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的規定申請注冊,并列屬為III類醫療器械;自2024年4月1日起,射頻治療儀、射頻皮膚治療儀類產品未依法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不得生產、進口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