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妝品報見習記者 郭會 記者 肖紅
“表活等基礎原料有一點降,但是比起漲幅而言并不算大。”
“部分基礎原料是降價了,現在倉庫還有之前的囤貨。”
“確實聽說降價了,但是目前還不考慮大規模購入。”
近日,多位業內人士告訴《化妝品報》,棕櫚油衍生物類原料迎來降價潮。在化工原料價格持續上漲了一段時間后,原料市場終于迎來拐點。
棕櫚油價格回落帶動下游市場價格下行
“在目前的化妝品原料市場上,主要是棕櫚油植物油的衍生物的價格有所回落。”中山市博深化學有限公司總經理田龍飛告訴記者,大部分表面活性劑都是從棕櫚油衍生物做出來的,所以相應會降價。“相關原料價格目前仍不穩定,要看國際毛棕櫚油的走勢,目前棕櫚油衍生物類原料的價格降幅在10%-30%。”
湖北荷潤自然日化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衛華同樣表示,棕櫚油衍生物類原料價格的下降幅度離最高點接近30%-40%,“但是距離恢復到價格大漲之前甚至還有20%-30%左右的下降空間。”
卓創資訊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精煉仁油價格持續上漲,3月10日漲至峰值,市場價格為19000—19200元/噸,價格高位運行約一周后出現下跌,7月13日,精煉仁油市場價格為11200—11500元/噸,較第一季度峰值下跌約40%。
棕櫚油、精煉仁油價格的變化引起了下游市場脂肪醇市場價格下行。卓創資訊數據顯示,7月13日,C12—C14醇價格為11000—11300元/噸,3月15日價格峰值為23300—23700元/噸,下降約52%。昨日C18—C16醇市場價格為18500—21000元/噸,較4月15日23500—25000元/噸的峰值數據下跌16%。
△數據來源:卓創資訊
總體來看,C18—C16醇價格相對穩定,雖然第二季度整體呈下降趨勢,但價格仍比去年同期更高;而C12—C14醇價格則回落較快,已跌破去年同期水平。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以棕櫚油為原料合成的表面活性劑具有綠色環保、可生物降解的性質和優良的表面活性,在化學驅油劑、洗衣粉、液體洗滌劑等領域應用廣泛。棕櫚油提煉物如脂肪酸及其衍生物脂肪酸酯、脂肪醇和脂肪胺等亦可生產表面活性劑,作為乳化劑、潤濕劑、軟化劑、潤滑劑和調理劑等廣泛應用于清潔劑和化妝品配方中,或用于潤滑劑、印刷油墨和生物燃料中。
以脂肪醇為例,在日化領域,以脂肪醇為原料的醇系表面活性劑被廣泛運用于洗發水、發膜、水、乳、面霜、唇蜜等產品中,發膜中蘊含的不飽和脂肪醇,能夠起到修護與養發的作用,在唇蜜中加入脂肪醇則可以增強產品使用時的順滑感。
供需杠桿失衡導致價格回落
業內人士告訴《化妝品報》,棕櫚油價格的持續下跌與全球范圍內棕櫚油原料的供需失衡有關,受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消費觀念趨于保守,消費意愿和能力下降。
李衛華告訴記者,棕櫚油衍生物類原料價格下降的原因與“市場需求因之前漲至高位而抑制”有關,“同時,目前大宗商品因美元加息普遍下跌,加上印尼出囗關稅降低,棕櫚油的產量也在逐步恢復。”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國民經濟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3—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連續三個月同比出現負增長,以棕櫚油為原料的日用品、化妝品5月份銷售總額分別同比下降6.7%、11%。市場交易活躍度低,原料下行觀望情緒濃重,買賣雙方交易意愿低,棕櫚油衍生物類原料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導致其價格持續下跌。
“棕櫚油衍生物類原料價格回落或與印尼恢復棕櫚油出口有關。”上海某原料公司研究人員告訴《化妝品報》記者,自 4 月 28 日印尼停止棕櫚油出口之后,印尼棕櫚油庫存壓力不斷攀升迫使印尼政府宣布于 5 月 23 日取消棕櫚油出口禁令。
資料顯示,在印尼棕櫚油出口禁令解除初期,由于出口政策缺乏細節,且出口許可證發放進度偏慢,市場供應并未得到及時恢復。6月9日印尼貿易部啟動出口加速計劃,并立即生效,有效期到 7 月 31 日,出口加速計劃的落地標志著印尼棕櫚油出口政策由抑制出口轉向刺激出口。6 月 28 日,印尼官員表示政府已發放了 189 萬噸棕櫚油的出口許可證,其中 108 萬噸是基于印尼國內市場義務(DMO)項目,其他 80.6 萬噸是基于出口加速項目。
累庫風險高,全球油脂價格或繼續下行
總體來看,棕櫚油衍生物類原料價格回落對整個化妝品行業利好,在多種原料價格持續上漲的背景下,棕櫚油價格回落意味著成本下降、利潤上升。田龍飛表示,目前市面上尚無棕櫚油衍生物類原料的可替代品,“植物脂肪酸唯有棕櫚油最經濟。”因此棕櫚油的降價對市場有著廣泛的影響,能極大地鼓舞廠家的生產積極性。
但同時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無論是廠家還是經銷商,在買賣原料時不一定都是現貨交易,對于有高位庫存儲備和選擇期貨交易的廠家來說,短期內會面臨虧損。
值得一提的是,印尼的棕櫚油出口力度尚未達到緩解其國內庫存的程度。美爾雅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張翠萍介紹,到7月6日左右,印尼已發放240多萬噸出口許可,實際發貨量在160萬噸附近,仍低于250萬—300萬噸的常規出口水平。7月初印尼再度提升出口配額,DMO由其國內銷售的5倍提升至7倍。“內外并舉,說明當前印尼國內面臨較大的庫容壓力,預計7月印尼棕櫚油庫存高達800萬噸,那么印尼棕櫚油陸續投放仍將壓制全球油脂價格。”
與此同時,另一棕櫚油出口大國馬來西亞,在雨季影響消退后,棕櫚油產量開始進入季節性的高產期。市場預計6月底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將回升到170萬噸以上,7—10月份有繼續累庫的風險。
“也就是說,目前棕櫚油衍生物類原料的價格還將持續波動。”上述研究人員表示,目前很多企業對相關原料仍持觀望態度。
李衛華認為,棕櫚油衍生物類原料價格下降或將持續一段時間,“預計九月份可能會開啟下半年新的漲幅,因為屆時下半年旺季到來迎來需求高峰,不過前提是疫情不再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