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妝品本報記者 彭健
5月25日是國際愛膚日,為更好地普及化妝品購買、使用等安全知識,在中央網信辦舉報中心具體指導下,新華網、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共同發布“2022年度涉化妝品辟謠榜”(以下簡稱“辟謠榜”),向百姓科普化妝品的正確使用方法,引導消費者增強科學安全用妝意識。
幾點補充:
關于“小金盾”
2021年12月,國家藥監局發布了兒童化妝品標志——“小金盾”,其目的是提高兒童化妝品辨識度,保障消費者知情權。
2022年3月7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正確認識兒童化妝品標志小金盾”科普文,重點強調“小金盾”是指代兒童化妝品,非兒童化妝品不得標注這個標志。
然而,有一些化妝品生產經營者在推銷產品時,將“小金盾”標志與獲得國家審批、質量認證等宣傳用語相掛鉤,有意混淆“小金盾”標志的涵義,欺騙消費者。
因此,辟謠榜指出:依據《兒童化妝品監督管理規定》,兒童化妝品應當在銷售包裝展示面標注“小金盾”,非兒童化妝品則不得標注。需要注意的是,“小金盾”不是產品質量認證標志?;瘖y品標注“小金盾”,僅說明該產品屬于兒童化妝品,并不代表該產品己經獲得監管部門審批或者質量安全得到認證。
記者在淘寶網上發現,目前已有許多兒童化妝品品牌旗艦店標注了“小金盾”,例如柒小仙旗艦店售賣的兒童表演專用彩妝就使用了“小金盾”標志,并宣稱所有產品均通過微生物檢測要求和毒理檢測;另外,紅色小象旗艦店售賣的嬰兒多效面霜等產品也搶先標注了“小金盾”,網店客服表示:后續將有更多紅色小象產品獲得“小金盾”加持。
《兒童化妝品監督管理規定》還明確指出:自2022年5月1日起,申請注冊或進行備案的兒童化妝品,必須標注“小金盾”;此前申請注冊或進行備案的兒童化妝品,未按照規定進行標簽標識的,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應當在2023年5月1日前完成產品標簽更新。也就是說,無論是國內還是進口的兒童化妝品,在2023年5月1日后都要加上“小金盾”標志。
“食品級”化妝品絕對安全?
近兩年,為了迎合消費者對健康綠色的需求,一些商家推出了可食用果凍口紅、食品級兒童防曬霜等“食品級”化妝品,并宣稱此類化妝品安全、無副作用。事實上,部分商家打出“食品級”的廣告,是為了替代“純天然”“無添加”等早已被禁用的違法違規宣傳,體現產品的安全性和高質量,這與真正的“安全用妝”背道而馳。
辟謠榜指出:評價一個化妝品是否安全,需要評估它的原料安全性,同時還需要評估它的產品配方、生產工藝、使用方式、貯存條件等?;瘖y品的安全性與它是否“可食用”沒關系。一些商家即使使用了某些可用于生產“食品”的原料來生產化妝品,也并不代表生產出來的化妝品是安全的。
另外,從現有標準以及技術規范來看,并不存在“食品級”化妝品的概念,也不存在可食用的化妝品?;瘖y品和食品依據不同的法規規定,適用不同的產品標準、原料要求、生產條件等?;瘖y品的安全性,主要涉及原料安全性,以及配方、工藝、使用、貯存等,與是否“可食用”沒關系,且食品的使用方式是經口攝入,并通過消化系統各個器官的協調合作來完成消化和吸收,與化妝品的使用方法、作用部位、作用機理均不相同,兩者不可一概而論。
辟謠榜還指出:一些可食用或者在食品中廣泛存在的物質被收錄為化妝品禁用原料,比如魔芋、維生素K-I等。
需要注意的是,化妝品不僅不能食用,誤食化妝品還存在安全風險。根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在化妝品的日常使用中,若偶爾少量從口唇部攝入化妝品,不必過于擔心,因為這種攝入量較小,仍在安全容許的范圍內。但如果兒童把化妝品誤當作食品,主動大量攝入,則可能導致健康風險,如果出現不適癥狀,還應及時就醫。
除以上兩大謠言外,辟謠榜還梳理了“兒童化妝品與玩具混為一談、醫美面膜絕對安全、無防腐劑的化妝品更安全”等八大謠言,進一步提高了公眾對化妝品安全的理解和認知。
牙膏可以治療疾病?
除了辟謠榜列舉的10大謠言外,化妝品對消費者的誤導謠言還有很多。
例如,目前市場有一些名稱冠以“牙膏”的熱銷產品,宣稱具有“抗幽門螺旋桿菌”、“通過抗幽門螺旋桿菌去除口臭”等功效。消費者便認為此類牙膏可以治療疾病。但事實上,這些產品很多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牙膏,所謂“抗幽牙膏”大部分都是打著“專利”“高科技”幌子,通過在部分網絡平臺大量投放虛假廣告蒙騙消費者。
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科普文顯示,牙膏是指以刷牙的方式作用于人體牙齒表面,起到輔助清潔作用的半固體制劑。根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規定,牙膏參照普通化妝品的規定進行管理;牙膏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進行功效評價后,可以宣稱具有防齲、抑牙菌斑、抗牙本質敏感、減輕牙齦問題等功效。值得注意的是,牙膏不能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醫療作用,不能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功效宣稱。
另外,牙膏宣稱“抗幽門螺旋桿菌”缺乏科學依據支撐。有研究顯示,口腔中可能存在幽門螺旋桿菌主要集中在牙周袋、齦溝內,與牙周病、口臭、胃癌等消化系統疾病相關性,缺乏科學依據。而幽門螺旋桿菌定植在胃中,無法通過用牙膏刷牙預防或治愈。可以看出,牙膏不是藥品,更不能替代藥品治療疾病。
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人們接收的大量信息中難免摻雜謠言。"謠言流傳起來非???,辟謠遠遠跟不上。"就是當代網絡環境的寫照。面對化妝品存在的種種謠言,我們不能盲從盲信,而是要選擇官方渠道的信息、提高防范意識,樹立起正確的護膚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