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李碩
今年前三季度,疫情給CS渠道的彩妝品類帶去了極大沖擊。作為發源于CS渠道的品牌,蘭瑟選擇同代理商和門店共進退,致力于完善代理商的培訓體系,幫助代理商建立強大的促銷團隊去服務終端門店。
具體而言,第一,實施“清道夫政策”,代理商可將滯銷品退回給公司,并換取所需要的新品;第二,越艱難的時候越要創新產品,今年7月份,蘭瑟推出了V&A博物館聯名款穆夏系列,包含氣墊、粉底棒、眼頰盤、口紅等多個品類,這個重金打造的IP系列給市場注入了信心。
在新品營銷推廣方面,蘭瑟采取線上線下并進策略,在線下嘗試BA新品體驗、妝容打卡等營銷新玩法;線上開展網紅直播帶貨,同時也計劃在微博、小紅書、抖音、快手等平臺進行內容投放。
據介紹,2019年,蘭瑟在全國執行了100多場路演活動,投入費用在1000萬元左右。未來,蘭瑟的營銷投入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加。明年6月,蘭瑟還會重磅推出和法國聯名的口紅系列,并根據實際情況推出部分進口品。
除了渠道舉措外,依托萬邦集團強大的生產力和先進的科研能力,定位植物彩妝、專注于色彩美學的蘭瑟的產品品質在業內的口碑向來很高。過去幾年,持續升級供應鏈一直是蘭瑟的工作重點,“彩妝是一個更新迭代極其迅速且SKU眾多的品類,品牌之間未來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供應鏈的競爭。”蘭瑟方面表示,蘭瑟在彩妝市場最大的優勢是供應鏈,這不僅體現在前臺的產品的創新,也體現在后端運營。
基于強大的供應鏈,蘭瑟針對不同的渠道推出了差異化的重點產品,例如,針對品牌線上電商有電商專供產品;唯品會有唯品會專供產品;屈臣氏有屈臣氏專供產品,這樣的舉措不但做到了精準布局,也有效平衡了各渠道之間的利益關系。基于對市場的把控,今年前三季度,蘭瑟在電商渠道和屈臣氏實現了逆勢增長。此外,除CS、電商、屈臣氏、百貨渠道,蘭瑟也一直在和部分新興的彩妝集合門店保持溝通和聯系。
其實,拋去疫情影響,彩妝市場的洗牌早已開始,一是整體傳播環境變了,互聯網傳播渠道分散,消費者注意力難集中;二是主力消費群體自主意識覺醒,追求個性化和品質,彩妝品牌不得不轉型升級,不然就面臨淘汰的風險。
不過,轉型和升級是不同的兩個概念,每一次的渠道變革,市場上都會誕生一批踩準流量洼地的新興品牌。但長遠來看,品牌需要時間雕琢,品牌可持續增長的動力在于其能夠不斷地挖掘并沉淀品牌增量。
在蘭瑟看來,疫情影響下,人們的消費習慣發生了一些改變,但中國消費者的彩妝消費意識會逐步升級,基于此,蘭瑟將持續加大在品質、營銷、人員方面的投入,并為品牌價值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