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家清之春
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丁加林
日化行業在后疫情時代的復蘇要來得快一些,而與化妝品等品類相比,家庭清潔類產品的增長更為明顯。一方面,包括洗滌、清潔等在內的大量日化用品與人們的生活聯系緊密;另一方面,疫情讓消費者的生活習慣發生改變,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洗手液,這一連美國紐約州長都在電視中帶貨的品類,在疫情期間迎來了爆發式增長。
據艾瑞咨詢調查顯示,超過30%的消費者表示將繼續使用免水洗手液和消毒水、衣物除菌液三個月,此后一直使用的消費者占比,同樣超過了30%。更是有近三成民眾表示,疫情之后,每天洗手次數6-8次,人們洗手的頻率增加了46%。疫情下民眾個人衛生標準的提升,讓洗護產品迎來一個大的增量市場。
今年2月,本來是電商銷售淡季,但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天貓洗手液銷售額單月同比增長了799%,消毒液及衣物除菌液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360%。
在化妝品店渠道方面,率先恢復的同樣是家清品類。許多店鋪更因此將家清、消毒殺菌以及紙品等產品作為主打品類來銷售。
后疫情時代,原本不太受市場關注的家清品類將迎來一波增長的高峰,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不過具體來說,這一市場將迎來怎樣的變化?
凱度消費者指數近期的一份調查顯示,后疫情時代,消費者的選擇和行為,將呈現三個方面的變化,包括品類擴張、使用場景、產品升級等。品類擴張方面,主打專業的除菌健康品類,如消毒濕巾、消毒液,將在較長一段時間保持增長;產品升級方面,傳統除菌產品可疊加“天然” “溫和” “凈化”等新的訴求,實現復合功能的升級;而使用場景方面,消費者生活更加精細化和碎片化,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需求會越來越細分。
當然,家清市場的機會,尤其是消毒、除菌市場驟然顯現的極大機遇,引來了大量短期投機主義者。他們或許會給這一市場帶來一些不和諧的雜音,但從長遠來看,隨著短期逐利者的退出,這個市場一定會迎來一段“家清之春”。
衣物除菌:疫情之下的瘋狂生長
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李碩
疫情下,消毒殺菌市場正瘋狂生長,衣物除菌液、免洗消毒洗手液、消毒濕巾等細分品類被推倒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數據顯示,對比去年同期,今年春節期間,家庭清潔用品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300%,商超、電商平臺斷貨、缺貨頻發,下游經銷商產品訂單不斷,上游供應鏈上包材“一瓶難求”。
據記者觀察,就衣物除菌品類而言,看到風口的新老入局者切入市場的方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以滴露、威露士為代表的消毒品牌,通過配方優化,推出消殺細分類產品,進軍衣物除菌液市場;另一種是以藍月亮、立白為代表的洗滌品牌,通過拓寬洗滌劑功能,推出具備除菌功效的洗衣液、洗衣凝珠等產品,搶占市場空缺。
衣物除菌液VS除菌洗衣液:殊途同歸,各有千秋
從使用者視角出發,衣物除菌液與除菌洗衣液,功能相近,但使用方式略有區別。
與衣物柔順劑的產品開發邏輯類似,衣物除菌液增加了洗衣步驟和時間。例如,許多產品會在使用說明中指出:使用者若有更高除菌需求,可選擇先用除菌液浸泡衣物,后用洗滌劑漂洗的方式,以充分發揮產品除菌功效,減少除菌劑化學成分殘留。
而除菌洗衣液則實現了“除菌+洗滌”一步到位,使用上更高效。“從洗滌用品看,洗消護一體、洗消護結合的產品是一個市場不錯的方向,更適合社會高節奏的生活需求。”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副理事長王萬緒在《新冠疫情下,對洗滌行業的思考》一文中談道。
記者對比市面上主流衣物除菌產品后發現,在功能宣稱上,“除菌、除螨”是衣物除菌類產品的主要賣點,在這一點上衣物除菌液與除菌洗衣液基本一致。例如,大部分產品宣稱對生活中的常見致病菌,如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的殺菌效率超99.9%。
據悉,衛生部的《消毒技術規范》對抗菌產品選擇了金葡、大腸、白念3種代表性病菌,如果標簽上對上述3種病菌都有效,則抗菌效果好,通常將殺菌率達到99.9%以上的為消毒型產品,殺菌率≥90%為抗菌型產品。
衣物除菌類產品性能差異,除體現在殺菌的種類上外,也體現在用量上,即在同量水的條件下,用量越少則產品殺菌性能越好。
含氯類、苯酚類、季銨鹽類 除菌劑原料走向多元化
在產品最核心的抑菌、抗菌劑層面,目前,主流衣物除菌液或除菌洗衣液的核心成分主要包括苯酚類、季銨鹽類和含氯類等幾類。
其中,含氯類產品的代表為84消毒液,其核心成分次氯酸鈉(NaClO)雖具備強力的消毒功效,但由于具有強氧化性和腐蝕性,會導致有色衣物褪色,在衣物除菌類產品中的應用有限。
與含氯類產品相比,苯酚類產品更溫和,不易導致衣物褪色,其主要功能是除菌和除螨,對殺滅病毒可能有效,滴露、藍月亮、奧妙等品牌的衣物除菌液均屬于此類。以市面上暢銷的滴露品牌為例,其消毒液和衣物除菌液的核心成分均為氯間二甲苯酚(PCMX)。為適應衣物特質,滴露在消毒液基礎上優化了衣物除菌液配方,不僅采用了無磷配方,并在經典松木香外,增添了薰衣草和檸檬兩種香型,更適合衣物留香。
除了以上兩類衣物除菌產品外,季銨鹽類產品在近幾年也實現了長足發展,記者查閱資料后發現,此類抗菌劑具備廣譜、低毒、高效、化學性質穩定等特點。
記者發現,威露士、安潔以及前些天出現在羅永浩直播間中的活力28抑菌洗衣液均屬于季銨鹽類產品。例如,核心成分為季銨鹽氫氧化物內鹽的安潔衣物除菌液,就在其產品宣稱中提到,產品采用了食品用消毒劑,在消毒之外更關注消毒安全,專為衣物設計,具備中性環保、無殘留等優勢。
某業內人士認為,衣物除菌類產品在國內市場發展緩慢,與其配方技術難度和成本較高有關。未來,伴隨著免洗消毒洗手液、消毒噴霧、消毒濕巾等多種形態產品開發的深入,廠家對植物提取、新型胍基表面活性劑殺菌劑、新型季銨鹽、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等新原料的研究和運用將更加深入。
群雄并起,衣物除菌市場正處認知培育關鍵期
“目前,消費者對衣物除菌類產品的認知和消費習慣尚待培育,市場正處于品牌搶占消費者認知的關鍵階段。”某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近年來,國內消毒液市場保持著5.5%的年增速,去年市場產值規模達103.4億元,疫情的出現加速了市場發育,許多品牌和企業開始擴大投入。
上世紀80年代的乙型肝炎疫情,讓“84消毒液”進入千家萬戶;2003年的“非典”疫情,讓威露士和滴露迅速崛起;2020年的新冠疫情正催生消毒液熱,大眾消費者對消毒除菌產品的認知更清晰,選擇也趨于多樣化,這帶動著一系列細分品類的成長。
在市場占有率的爭奪中,威露士、滴露等品牌正依托其在消殺領域的專業性形象,開拓衣物除菌等細分市場。記者觀察到,春節以來,滴露和威露士勢頭強勁,占據著各大電商平臺衣物除菌類產品銷量前幾位。
與此同時,立白、藍月亮、奧妙等老牌日化勁旅的力量也不容小覷,他們擁有成熟的銷售渠道、強大的研發能力以及成規模的生產線,對新品營銷節奏的把控也更為熟稔。
更重要的是,如果說在21世紀初,寶潔、聯合利華、立白、納愛斯等日化巨頭處于洗滌市場份額競爭階段,對產品細分功能關注有限的話,如今,進入存量市場后,企業和品牌對差異化競爭的渴望,也將促使他們更快、更深入地挖掘衣物除菌市場。
消費者健康防護常態化,洗消護一體類產品是趨勢
目前,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市場對衣物除菌類產品的需求趨于平穩。
記者實地走訪武漢某大型商超后發現,除了極少數品牌產品外,超市貨架上衣物除菌類產品供應充足。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和前兩個月相比,衣物除菌類產品爆發期已過,同時,這和消費者前期的大量囤貨也不無關系。此外,目前,記者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上看到,武漢地區衣物除菌類產品基本可以實現現貨發售。
“長期來看,隨著消費者衛生防疫意識提升,消殺用品會進一步走進消費者日常生活,并保持較為穩定的發展態勢,相關細分品類將得到長足發展,如衣物消毒液、洗手液等將迎來更大的市場發展空間。”藍月亮副總經理徐玉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
此外,立白集團已于近期宣布,公司將繼續重點布局消毒領域,加強研發能力,加大消毒品類的科研投入,探索高效、易用、多場景細分的消毒解決方案。
在消費升級、健康衛生意識升級的趨勢下,未來,消費者在選擇衣物除菌產品時,將更加注重產品成分、科技、使用感和綠色環保等議題,這將推動衣物除菌類原料研發開發與產品品質的升級,提升產品針對性、穩定性和環境友好性將成為衣物除菌類產品的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