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福利网站/麻豆三级视频/国产色在线 com/午夜影院操

首頁 / 數據

化妝品的報復性消費來了?丨抗疫?

李碩|記者|2020-02-22 12:58:21
原創
我們相信中國商業的韌性,相信中國人的勤奮,相信美業長期向好、高質量增長的基本面不會因為這次短暫的疫情而發生改變。

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李碩

“前幾天,某彩妝品牌的一款唇釉在李佳琦的直播間賣了上千萬元,這太讓人咂舌了,估計李佳琦和品牌方自己都沒想到”,某彩妝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

這位行業人口中的神秘品牌為Colokey,記者在該品牌天貓旗艦店上看到,那款被李佳琦推薦過的唇釉月銷已突破75萬支,30天內此僅此單品就為品牌貢獻了3000萬元以上的銷售額,展示了強勁的逆勢爆發力。或許,隨著門店營業、工廠復工、快遞物流的恢復,化妝品的報復性消費浪潮就要來了嗎?

微信圖片_20200403125413.jpg

2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公開表示:疫情可能對一季度的經濟活動造成擾動,但在疫情緩解以后,中國經濟會出現補償性恢復。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出現積極向好趨勢,零售界也開啟關于報復性消費的大討論,蒙受了不小損失的美妝從業者們開始憧憬并謀劃疫情后的增長點,將“三八”、“五一”等小長假列為消費反彈的關鍵期。

這里業內討論的報復性消費,即人們的消費需求經歷了疫情時期的壓抑后,出現的釋放與反彈趨勢,這其中,被“憋壞”的社交性、非必要性需求最為明顯,而這種現象在非典過后就曾出現過。

非典過后的報復性消費會再現嗎?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在2003年非典疫情過后,消費品零售大盤的確出現了類似于報復性消費的現象。根據巫師財經的統計數據:國內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從2003年4月開始崩盤,當年5月份快速下滑至4.3%,而在疫情快結束的6月,又突然反轉,迅速回到正常水平,在7月份就增至9.8%,并且在之后的幾個月里,出現報復式反彈,甚至遠超正常水平。

微信圖片_20200403125417.jpg

△數據來自巫師財經

當然,報復性消費在不同零售細分板塊的表現存在差異,在這里我們引用咨詢機構貝恩的劃分方法,將不同場景的需求變化分為以下三類:

1.快速回穩型,適用于日常剛需、且需要經常采購的消費場景,如生鮮食材、母嬰育兒等。

2.短期囤貨型,適用于日常剛需、但具備囤貨性的消費場景,如健康防護、家庭清潔。

3.反彈/報復消費型,需求受疫情沖擊嚴重,而疫情結束后需求釋放,出現反彈式、甚至報復式消費,適用于非剛需的消費場景,由于社交和聚會活動的減少,此類商品需求出現暫時性下降,包括:聚會節慶(例如糖果、紅酒)和個人形象(例如護膚品、化妝品、口腔護理)等,但隨著社交活動的逐漸恢復和口紅效應的疊加影響,相關需求可能出現強勁反彈。

微信圖片_20200403125423.jpg

當然,人不可踏入同一條河流,單單參考歷史經驗預測未來的說服力略顯不足,畢竟非典時期經濟大環境不同于現在:當時國內經濟正處于由投資拉動的強勢增長期,從經濟增速看,2003年實際GDP增長10%;而17年后,經濟新常態下疫情后的社會就業、收入、物價、利率等等因素都影響著每個人的消費欲望。來自KuRunData的一項調查就顯示,24.76%的受訪者表示疫情過后會報復性消費來緩解這半個多月的空虛,不過有75.24%的受訪者表示疫情過后,自己不會有報復性消費的行為。

因此,就算化妝品存在報復性消費的話,也要結合具體的時間點、品類、人群以及消費場景做判斷。比如,在品類維度上,消費力的反彈在兼并社交性、非必需和低單價屬性的品類中的表現最明顯,相對護膚、洗護等品類而言來說,彩妝品類爆發的機會是更大的。

報復性消費品類:彩妝>護膚,定制套裝存在機會

“動蕩過后,消費會比以往更強勁,假設疫情呈現與以往相似的走勢,我們相信我們有能力在今年繼續跑贏市場,創造銷售額和利潤率并駕齊驅的又一個豐收年”,歐萊雅在2月7日發布的2019年度財報中寫到。

回顧歷史我們發現,2008年的世界性經濟金融危機出現時,“口紅效應”顯現,口紅、面膜等廉價的非必要之物銷量反而上升,歐萊雅公司2008年上半年銷售額逆市增長5.3%,這與其他大宗商品和奢侈品的低迷銷量呈現出鮮明的對比。

“報復性消費出現可能性很小,但如果有的話,很可能出現在彩妝品類”,廣州珈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林工對記者表示,在彩妝細分品類中,考慮到口罩在這段時間是“剛需”,可能眉筆、睫毛膏產品需求較旺盛,底妝等需求較平緩。

在化妝品中很多品類的消費都是不能往后推的,比如面膜,面霜等具有剛需屬性的產品,這類產品的消費彈性小,但同餐飲、旅游的需求邏輯相似,彩妝是屬于可以往后推的非必需消費,畢竟,疫情切切實實地遏制了人們的社交場景的消費。因此,隨著未來社交活動的逐漸恢復,疫情對社交的壓制作用,很可能會帶來社交相關類消費的報復性增長爆發。

微信圖片_20200403125436.jpg

除了社交性、非必需性和客單價低等特性外,疫情期間,爆發式增長的直播和短視頻等媒介,也十分有利于彩妝產品的推廣和市場教育,相比與功效顯現時間更長的護膚品,彩妝更適合視頻的呈現形式,受關注度和銷售轉化率也更高。

“在家期間,大家都刷抖音、看直播,跟著美妝博主學化妝,如果說之前有部分新手人群覺得自己化的不好,不敢消費,現在練了差不多一個月,一旦封閉期結束,是時候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了”,林工談到。

有業內人士指出,除了彩妝外,定制禮盒、護膚套裝也可能成為品牌的增長點,畢竟,疫情爆發在春節之間,許多計劃好的走親訪友都暫停了,當疫情結束后的節假日里,很可能會出現高頻的拜訪送禮行為,對此,經銷商可提前做好貨品儲備,規劃好銷售策略。

報復性消費人群:學生>上班族、下沉市場>高線城市

“與非典時期不同,這次疫情期間,很多品牌、店家都在微信群秒殺、直播賣貨,電商一直在做銷售,順豐、京東一直在提供送貨服務,各行各業報復性消費的可能性不大”,新疆代理商江洪并不看好報復性消費的出現,“春節前后是各行各業的黃金銷售期,本來去年的行情就不好,疫情讓很多企業備的貨銷不出去,損失非常大,尤其餐飲業,沒有了收入,大家口袋沒錢,肯定首先要保證先還房貸、付房租,還信用卡。”

的確,報復性消費的前提是人們有錢,且有消費信心,而消費者的信心指數是其根據經濟發展形勢,對就業、收入、物價、利率等綜合判斷后得出的。在非典時期,消費者信心和預期指數斷崖式下跌,在隨后的9個月才慢慢恢復,但也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也就是說,盡管當時經濟上行,人們生活水平和收入都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但消費信心的恢復仍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微信圖片_20200403125447.jpg

△數據來自巫師財經

在觀念層面,此次疫情蒸發了很多潛在的社會財富,讓現金流風險暴露,意識到風險的個體更容易選擇保守的投資和消費,人們會趨于尋求“有糧在手,心中不慌”的踏實感,在消費上也會更加謹慎。

而在現實層面,多地復工時間一再延長,很多企業面臨生死存亡問題,員工一季度的收入會受到明顯影響,在房貸、車貸以及教育類費用等剛性支出下,失業和收入減少帶來的焦慮心理,會壓制很多潛在消費。

在焦慮的人群中,在高線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和負擔了更多生活壓力的中年人,剛性支出高,收入減負明顯,受到的沖擊最大;而小鎮青年和學生群體的生活負擔少、經濟壓力小,購買力的釋放可能性強,釋放周期長。因此,這個時間點上,美妝品牌可以深耕這個市場,滿足其差異化需求,做好針對性的營銷,培養用戶品牌偏好及消費習慣,對于品牌來說是很有價值的長期投資。

報復性消費場景:線上優于線下、近場優于遠場

2月19日,在接受白巖松采訪時,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癥醫學專家王辰表示:新冠肺炎與SARS不同,SARS傳播性和致病性都很強,很快把宿主殺死然后病毒自身也不容易存活,但新冠肺炎有可能轉成慢性疾病,像流感一樣與人類共存,對此我們從臨床診治和生產生活防范方面都要做好相應的準備。

微信圖片_20200403125451.jpg

△央視《新聞1+1》節目中白巖松連線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人們消費心態和行為的轉變也將是平緩的,因此,在時間線拉長的情況下,報復性消費表現可能并不明顯。此外,當封閉措施停止后,常規的預防措施仍將存在:包括勤洗手、戴口罩的習慣,人與人的安全距離,學會正確的咳嗽、打噴嚏等,并最終落到生活方式和行為層面的改變。

微信圖片_20200403125456.jpg

△ 2003年6月刊登在中國青年報的一篇短訊

這也意味著,人們會盡量避免與人聚集,到店購買會比較謹慎,百貨店、大賣場、購物中心等遠場業態受到的沖擊最為明顯,貼近社區化妝品店、便利店、社區生鮮店等近場業態沖擊相對較小,因此,CS渠道的 Mall店、街邊店和社區店這三者間的店數、銷售額和利潤率,在疫情過后或將重新洗牌。

此外,線上的報復性消費可能性要高于線下,實體零售的銷售損失很可能是不可逆的,眾多線下門店必須要找到云化的新業務,學會使用微信群、朋友圈、直播等新工具,尋找新的流量入口,這在疫情過后也十分重要。

報復性消費的品牌:平臺扶持下,傳統品牌的機會來了?

在國際大品牌、小眾進口品牌和國產新銳品牌的擠壓下,不少傳統品牌面臨著業績增長的壓力。

對以G20品牌為代表的國產品牌來說,去年是艱難的一年,但今年,或許是個轉型的機會,從外部來看,疫情發生后,部分平臺流量傾斜政策正轉向線下品牌,包括淘寶、京東、蘇寧、抖音、快手等平臺均在此期間對線下品牌展開扶持。

例如,快手發起了“暖春計劃”,自2月6日起,品牌主可零門檻入駐快手小店,保證金和企業認證服務全免,同時快手還將開放高額度技術服務費減免,減免后,企業僅承擔 1% 支付渠道手續費;抖音則推出“線上不打烊”活動,面向全國線下商家推出 3 億流量扶持,通過線上團購預售和線上直播分享商品兩大方式,幫助線下商家開辟線上推廣渠道。

微信圖片_20200403125500.jpg

△截自抖音線上不打烊活動說明頁

淘寶鼓勵商家主動運用線上渠道,針對2月內新開播商家,滿足3小時直播次日獎勵公域流量;針對連續直播三天且每場滿足3小時,次日獎勵公域流量;2月內開播總時長的TOP30的賬號,3月可獲得淘寶直播首頁推薦。

外部有扶持,內部有動力,線下品牌運用新工具尋求線上自救,反而成了傳統品牌探索數字化的開端。不管多傳統的品牌,都正進行數字化改造,品牌通過直播、空中美客、社群秒殺、無接觸配送、云店全維度發力,助實體店尋找新的流量入口和營銷模式,探索新零售,推動促銷方式、會員管理、數據挖掘、個性化定制等方面的轉變。

微信圖片_20200403125504.jpg

△來源:凱度×春夏 Z世代消費者護膚市場全景行業洞察白皮書

“這次疫情,讓我們曾經想做沒時間做,或想做做不了的,都在主動、被動的做起來、做下去”,江洪告訴記者,自己公司代理的秀麗韓、衡美膚在引導店家做直播、做微信群銷售的同時,還解決了貨品配送問題,可以做到“一件代發”,公司一年的物流方面費用(人員、車輛、倉庫、運費)差不多120萬左右,如果改變之前的模式,就這一項,至少可以減少60%以上,更別說滯銷和臨期報廢品的費用”,江洪表示,品牌方如果能把配送交給第三方物流,保證好各方面的利益,可以減少很多積壓和滯銷,降低資金占用,提高周轉率。

新的商業模式下,“廠家-代理商-經銷商-消費者”的貨品轉移模式正向“廠家-消費者”模式轉變,層層壓貨的弊端也正被摒棄,可以說,疫情對傳統品牌的改造是由內而外的,抓住機會說不定就能逆勢爆發。

今年是艱難的一年,品牌方的營銷預算可能會更少,行業內可能會出現競爭及促銷消耗戰局面,公司內資金、人員都會有很大變化。因此,品牌和經銷商要提前想好應對對策,提高資金使用率,各方面都需要重新構建、重新定位,店家需要時間消化庫存產品,代理商需要花錢協助店家、品牌方需要投入更多資金和人力。

今年也會是社會向理性邁進的一年,每個人都有足夠多獨處時間反思自己生活方式,反思自己企業經營,反思自己生意邏輯,或許,美妝行業不畏懼經濟低迷,畏懼的是悲觀放棄。我們相信中國商業的韌性,相信中國人的勤奮,相信美業長期向好、高質量增長的基本面不會因為這次短暫的疫情而發生改變。

評論列表

(0條)

相關資訊